对国内商业,人们喜忧参半。令人欣喜的是,我国商业尤其是零售业近年来有了较快的发展,2003年,全国年销售额达到亿元以上的百货商场的销售总额比上年增长6.3%,不但总体盈利,利润总额也有了较大的增长,增幅达31.1%;同时,使人备感压力而忧的是,至2004年12月11日不过5个月时间了,届时我国政府将如约取消对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在地域、股权和数量方面的限制,内、外资商业企业在没有这些限制的形势下的竞争将更趋激烈,“狼”很快就要真的来了。此时,清醒、客观地分析现代商业发展的新特征,对国内商家认清形势、确定发展战略和竞争对策,十分重要。
现代商业发展的新特征不仅体现在企业的外部,还体现在企业的内部,不仅体现在企业的经营层面,而且体现在企业的管理层面。具体说,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第一、国际化与本土化并存。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大商业集团向外扩张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在2004年全球排名前10位的零售企业中,全部采取“本土+国际”经营战略,无一例外。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并存在我国还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内、外资商业企业在时空上并存。其次是在经营方式上,外资企业已更加注重中国化的操作方式;如家乐福所以能够在华获得抢滩占点的宝贵时机,就与其迂回进入我国大陆市场采取的大店单店经营策略不无关系。
第二、立体销售网络形成。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现代商业中已经形成大中小并举、纵横交织、虚实结合的销售网络,既有超大型的50-60万平方米的商业购物中心,又有街区贴近居民的几十甚至十来平方米的便利商店,既有精心进行零售商业网点选址的现实商店,又有网上购物的虚拟商店。
第三、商业与制造业相互交融渗透。现代经济的发展不仅催化了商业批、零一体化的进程,同时使生产与流通两大领域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上、下游产业之间的相互渗透已经越来越清楚地显现。首先,制造业向下游延伸,涉足商业领域或直接面对终极市场,开设大批自营的门店;接踵而来的是,大型零售商业向上游发展,实行前向一体化战略,拉动制造业的发展。产业的疆界不再明确而稳定,领域大有淡化和重新划分的可能。
第四、综合化与专门化并存。现代商业发展的现实对原有的“商业轮转”理论、零售商业生命周期理论等提出了挑战。现代商业已经形成新与旧业态共存、综合与专业互补的商业体系。在我国大型百货商店一度被高呼过时之后,人们惊喜地发现,大型和超大型商业购物中心里,百货商店又成为了“新宠”,但凡新开业的购物中心的“一级主力店”中必有百货商店。与此同时,经营专门品类商品的专业型商店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品类杀手”已经令其它各类零售商望而生畏。当代商业的竞争形式,不是简单地由新业态取代原有的业态,而是新旧业态之间既竞争又依存。
第五、大众化市场与定制化市场共生。在以满足大众基本需要为目标的商业形式在全球范围内发展的同时,传统的“替产品寻找客户”的观念正在转变为“替客户寻找适合的产品”。即时响应、大规模定制作为企业竞争战略被日趋广泛地实行。这在一定程度上使价值链产生了变化,尤其是交付点和销售点的定制,是以零售业的变革为条件的。销售点和交付点的大规模定制不仅变化了销售方式和内容,还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流通业及制造业的革新。发达国家的先驱企业已经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第六、商业竞争软、硬交错。新的竞争格局使商业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竞争可谓软硬兼施。“硬”竞争体现在店址选择、商品定价、商品的结构与组合、促销等方面的招数频出。“软”竞争体现在品牌、为顾客提供更加周到的服务等方面花样翻新。值得注意的是,外资商家的大举进入我国,也有其软、硬两方面的意图:硬的方面为寻找低成本商品来源,软的方面是拓展推广其产品和商店品牌的大市场。
第七、信息流通产生“双刃剑”作用。信息业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社会进步,但对商业企业却可以产生不同的作用。信息的快速传播使企业可以即时获知消费者需求,并据以及时调整商品供应。从一定意义上讲,信息可以替代库存的商品,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交易成本。沃尔玛集团关于库存和数千种商品每日销售量的信息,让大型供应商如宝洁公司得以计划每天应该向哪个门店送多少箱牙膏、洗发液。但是,由于信息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信息获取的不对称性,原来商品提供者垄断的大部分信息已公开化、透明化,这对习惯于传统方式的经营者来说就不是福音了,它无疑加大了经营的难度和成本。
第八、体验营销构筑竞争优势。体验营销(Experiential Mar-keting)就是从消费者的感觉、情感、行动和联想等角度,重新定义、设计营销行为。商家要根据不同的地区特性及终端销售环境,展现不同的体验诉求,把消费者见物、见景所思完全把握在手中,讲究品牌定位的整体一致性。有些商业企业已经意识到,只有那些能真正刺激顾客感觉、心灵和大脑的营销行为才会得到顾客的认同和信任,并开始通过品牌设计、广告宣传、店面陈列等一系列努力实现体验营销。发达国家的商家正在通过体验营销的实施来构筑自身的竞争优势。
第九、老客户与新客户同样得到重视。在传统的商业活动中,企业往往更重视对新客户的开发,将其作为拓展市场的重要指标。而在现代商业活动中,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了老顾客的价值。据有关统计,开发一位新客户所需费用相当于用来保持一位老顾客的费用的5倍。因此,关于顾客终生价值的探讨在美国首先出现了。在现代商业活动中,已有很多企业建立了客户关系管理部门,通过数据管理对老顾客进行动、静态的实时分析,把握其状态,进行有针对性的工作,充分挖掘老顾客的价值,并将其与开发新客户摆到同样重要的位置来看待。在客户关系管理的基础上,先进的企业已经提出了“全面关系管理”的概念。
第十、“零售统治”遭遇挑战。上世纪70年代以来零售商主动、制造商被动的局面已有逐渐变化的趋势,这顺应了市场关系中消费者与生产者关系的转变。精明的制造商通过产品延伸等做法“占领零售商的货架空间”,如宝洁、菲力浦等公司所采取的策略,无疑增加了制造者与零售商的讨价还价能力。除此之外,网络经济的出现,使人们在网络上购物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流通业比制造业更接近消费者的优势没有了,甚至货架空间的优势也会不复存在。商业企业应该正视这一变化,作出及时的反应。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电子商务成农产品流通重要补充 [2014-4-1 21:26:13]
- 王先庆谈2014首届中国(广州)专业市场发展 [2014-4-1 11:29:56]
- 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发力电子商务 [2014-3-31 15:46:43]
- 专家学者激辩“批发市场去留” [2014-3-21 15:16:08]
- 2014全球零售商市场:中国内地位列亚太区之 [2014-3-20 11:05:22]
- 非洲建材市场商机正旺 [2014-3-12 10:41:19]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