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市场经济是流通主导型的经济,能否加快现代流通的发展,已成为提高我国经济运行速度、效益和质量的关键。“十一五”时期我国流通产业发展规划的酝酿和形成将进入关键阶段;入世后过渡期,流通领域的走势和动向也在引起各界关注。
“‘发展国内需求与商业现代产业功能’,体现了当前我国经济生活的迫切要求。无论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还是推动内外贸协调发展,都需要我们认真贯彻落实扩大内需这一战略方针,积极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近日在第二届中国现代流通(上海)国际论坛上指出。
对于如何加快流通业的发展,姜增伟提出了一些希望:在开放的市场经济体系中,流通业的主导地位正越来越突出,流通业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也越来越大。要加大专门人才的引进力度,形成不同层次的人才体系,同时也要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重点培养中高级管理人才。
流通业先导地位日益突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流通业正逐步由“末端”行业转变为“先导”产业,对于生产的“依附”关系转变为“决定”关系。全社会对流通的重要性的认识正日渐深化。国家领导人多次指出,流通是现代经济的血脉和神经,消费通过流通来决定生产,只有现代流通方式才能带动现代化生产,小流通决定小生产,大流通决定大生产。去年,国务院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全国流通工作会议,并出台了19号文件,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流通业发展的重视。
在谈到我国流通业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凸现的主要表现时,姜增伟指出:一是,伴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速,流通对生产的引导作用越来越强。流通最容易把握消费的变化趋势,能够通过市场引导生产,带动创新,优化结构。而产业的创新和升级,会给消费者提供很好的产品,促进消费的不断升级,从而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又会促进消费的不断升级,实现消费与供给的良性互动。二是,伴随着市场供求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流通对消费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大。经过20多年发展,我国商品市场已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市场需求不足对经济增长的约束作用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注重将扩大国内需求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加强流通对开拓市场的带动作用和对消费的促进作用。
推进现代流通是国家战略
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司长、研究员陈文玲认为,现代流通能力决定了城市竞争力。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综合竞争能力,越来越取决于流通能力。能否加快现代流通的发展,成为提高经济运行速度、效益和质量的关键。在我国实现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的过程中,应加快推进现代流通进程,把由生产决定型经济转向流通主导型经济,实现经济运行方式的转变,这也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现代流通还是经济全球化的内在动力。市场经济越发达,流通的地位和作用就越重要。现代流通生产在经济运行中的先导或导向作用,带动了国内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形式的不断调整和升级,由此构成了国家持续增长的竞争力和城市综合竞争力。
现代化的大生产,需要现代化的大流通,只有现代化的大流通,才能带动现代化的大生产。现代化流通对市场经济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大。没有流通的现代化,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运行效率也就不可能得以提高。
陈文玲说,总起来看,经济资源和要素禀赋如商品、资本、劳动力、信息、技术等,通过现代流通被配置的范围越来越广、越来越迅速,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通的各种壁垒不断被消除,国际化的现代流通成了经济全球化的内在动力,经济全球化是流通发展到更高阶段出现的必然结果。
在促进内需中的基础性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黄国雄指出,要充分发挥现代商业在促进内需中的基础性作用。一是把握四个基本原则,即商品市场是动态的也是静态的,商品市场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商品市场是地方的也是区域甚至是全国的,商品市场是有限的也是无限的。二是要明确三个基础,即现代商业是城市的经济基础,是城市人民生活的基础,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基础。
总结近年来的研究成果,黄国雄强调还要突出五个重点:完善小康型的社会商品结构仍是我国开拓市场的基本任务;千万不要忘记尚处于温饱型和不足温饱型消费群体的基本需求;积极开发以生活服务为中心的服务产品,促进三产比重不断提高;在过剩中找短缺,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寻找卖方市场;还有要注意到生活消费的过剩是相对的,产能过剩是相对的,产能过剩不等于商品过剩,商品过剩不等于消费过剩。
发挥现代流通业的“双优”功能
现代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具有“双优”的本质和功能。“十一五”时期中国面临的重大主题都同充分发挥现代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有关,而发挥这种影响力对于带动第二产业、反哺第一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有利于优化工业经济结构和流程,增进农民收入和消费,而且将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研究员宋则指出,根据测算,在未来5至10年,从市场、流通入手,实施优化结构、优化流程、节能降耗、增进消费、突破存量困扰的相关举措,潜力巨大,前景可观,可望从经济存量中斩获至少“5万亿至6万亿元”的巨额经济实效,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结构和流程发生重大积极的变化。
宋则强调,要充分发挥现代流通服务业带动工业经济的影响力,突破工业存量困扰,优化结构、优化流程。要充分发挥现代流通服务业反哺第一产业的影响力,培育农业市场化基础,增加收入、促进消费。现代流通业要促成农村经济微观基础的成长,构建城乡一体化交换体系和现代流通服务体系是重中之重。将农村市场作为建立商品畅销体系和现代流通服务体系的启动点,不仅可以大大缓解工业品滞销积压,而且可同时缓解农产品的滞销积压,从而把“全局”搞活。要充分发挥现代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切实使“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实现形式。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非洲建材市场商机正旺 [2014-3-12 10:41:19]
- 优胜劣汰趋势凸显 女鞋行业冷热不均 [2014-3-12 8:30:03]
- 年度“消费热词”折射消费变化趋势 [2014-3-3 10:24:20]
- 雾霾“火”了净化器 市场概念混乱标准不一现 [2014-2-27 11:50:02]
- 智能市场无免费午餐 [2014-2-20 16:20:17]
- 电视市场格局洗牌在即 [2014-2-20 16:18:52]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