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在北京工商大学主办的首届“贸易强国论坛”上,众多专家纷纷提到我国流通产业在刚起步阶段频遇的尴尬。
我国流通产业的行业结构包括纯商业结构(批发、零售和批零兼营)、餐饮业结构、商业服务业结构、售后服务修理业结构、物流配送业结构。
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认为,传统商业在我国流通领域中所占比重较大。经过近10年发展,配送业务的发展只是近十几年的事,仍面临进展缓慢、设备落后、信息化程度低等状况。配送规模小、物流网点没有统一布局,多镇地区的配送普遍效率低下;配送中心现代化程度、机械化程度低,不能广泛使用发达的交通设施;配送中心功能不健全,信息未得到充分地加工和利用,离信息化还有一定差距。
我国流通产业仍不具备规模优势。以连锁企业为例,我国目前仍没有能与家乐福、沃尔玛等抗衡的大型超市。在流通业较为发达的上海、北京,有着物美、华联等本土超市类企业,但数目多、规模普遍较小。然而流通企业作为服务型企业,单体扩大有一个规模临界点,超过这一点,规模的扩大反而会导致效益的降低,因此流通企业规模效益主要是通过连锁这种组织形式来实现。由于我国流通企业自身实力以及体制性障碍等原因,大多数没有采用连锁经营方式,经营规模受到极大限制。
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认为,外资商业模式不可全效仿。外资商业企业在华享受“超国民”待遇,货款、进场费一路“飞行加油”。但是,此“通道费用”模式能否被国内企业所效仿值得探讨。中国商业是“小商业”的王国,需要自我自发地转变,零售业需要走出一条规范化的道路,然后进入规模化轨迹。
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指出,国内流通企业信息化投入远远不够。中国流通业国际化刚刚起步,现代化程度不高,物流水平也普遍较弱。目前,中国的零售企业在国际化上还处于摸索阶段,偶尔通过并购涉足海外市场的,也是使用当地的团队,缺乏自己培养的海外管理人才。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路还远。并且,从现代化水平来看,国际大企业对信息科技化的投入占销售额的比例为1%,国内流通企业仅为0.4%。
“很多内贸企业缺乏真正的商业精神。”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王晓东说,流通领域长期靠出租货架资源和收取高额进场费等低劣的流通方式搞无风险经营。内外贸市场的规则、机制、结算方式等诸多差异令内外贸企业难以对接,未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非洲建材市场商机正旺 [2014-3-12 10:41:19]
- 优胜劣汰趋势凸显 女鞋行业冷热不均 [2014-3-12 8:30:03]
- 年度“消费热词”折射消费变化趋势 [2014-3-3 10:24:20]
- 雾霾“火”了净化器 市场概念混乱标准不一现 [2014-2-27 11:50:02]
- 智能市场无免费午餐 [2014-2-20 16:20:17]
- 电视市场格局洗牌在即 [2014-2-20 16:18:52]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