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注册
| 流通理论研究 | 流通产业研究 | 流通企业研究 | 流通技术研究 | 流通渠道研究 | 流通资本研究 | 流通政策研究 | 流通热点专题 | 
| 零售业研究 | 批发业研究 | 物流业研究 | 餐饮业研究 | 酒店业研究 | 旅游业研究 | 会展业研究 | 旧货业研究 | 拍卖业研究 | 
| 业态研究 | 选扯研究 | 配送研究 | 防损研究 | 市场研究 | 客户研究 | 商品研究 | 自有品牌 | 卖场研究 | 店铺研究 | 促销研究 |
| 超市 | 百货店 | 购物中心 | 购物广场 | 商业街与步行街 | 便利店 | 专业店 | 专卖店 | 家居建材店 | 商业地产 | 电子商务 | 直销 |
您当前位置:首页> 流通研究 > 流通前沿正文
消费如何打好翻身仗
来源:2020年3月19日 国际商报 发布时间:2020-3-19 点击数:


专家圆桌

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  霍建国

网来云商首席执行官  郑玉鸿

苏宁金融研究院消费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付一夫

(排名不分先后)

在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已经转为外防输入的阶段,促进消费回补的迫切性更加凸显。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在着力推动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回补。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如何把握好复工复产与扩大内需的平衡点?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线上教育、线上医疗等新型消费、升级消费能否巩固、壮大起来?消费究竟能否如业界期待的那样出现“报复性反弹”?本报特邀业内权威专家,围绕消费回补的一系列热点议题进行讨论。

1.中央层面多次强调,要把复工复产与扩大内需结合起来。您认为现阶段如何做好这项工作?怎样才能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平衡?

霍建国:中央提出要一手抓疫情,一手抓经济发展,有条件的地区要抓紧复工复产,同时强调要把复工复产同扩大消费结合起来考虑。这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需要我们认真贯彻落实。

前一阶段,在防疫的紧要关头,生产部门克服了重重困难,加班加点保障了抗疫情所需的相关产品和设备,对抗疫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目前抗疫工作出现全面向好的迹象,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已转为外防输入,我们应抓好复工复产的进度,力争将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小。

要想平衡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关键是要努力改善生产和消费环境。此次疫情不仅影响到生产端,需求端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从现实情况判断,生产端比需求端恢复得更快,但如果需求端的恢复跟不上,生产也会受到一定的制约。具体而言,首先,要继续保障生活必需品和日用消费品的生产,因为在经济生活完全恢复正常之前,耐用品的消费弹性较大,但日用消费品和生活必需品的弹性较小,要加大这些产品的生产和保供。其次,企业在复工复产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生产高科技产品和升级换代产品。疫情过后,人们对品质型消费的需求会上升,高质量产品仍有较大的需求空间。总而言之,疫情对消费的影响虽然较大,但仍属于阶段性影响,相关部门应着力改善消费环境,企业要加强对消费动态变化的跟踪研究。相信疫情过后会出现一轮较强的消费反弹。

郑玉鸿:在疫情防控期间,内需与刚需被画上了等号。疫情周期仍不明朗,何时能恢复正常秩序仍是未知数。叠加对未来经济走势的观望,出于对个人经济收入的担忧,一部分民众除了刚需之外,不敢消费,也无法消费。相关部门对此高度重视,也作出了工作部署。

首先,优先保障生产型、技术型企业复工复产,保障产品供应链全面恢复。服务型企业根据疫情发展逐步恢复正常运作。其次,在控制人员流动的前提下先行实现“分区复工”,把人员的流动和接触控制在区域范围内,防止疫情死灰复燃。最后,在疫情逐步控制后,需增强民众信心,消除恐慌感,让民众敢于消费。

复工复产与扩大内需相辅相承,安全复产,建立信任,才能使两者之间平衡。

付一夫: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没有消费也就无所谓生产。因此,只有把复工复产与扩大内需结合起来,让复工复产和消费成为经济社会不可分割的有机链条,才能大大调动企业复工复产的积极性,并推动国民经济运行重回正轨。

一方面,疫情防控仍是头等大事,企业仍要对疫情防控工作保持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平衡好防控和生产的关系,为开工营造良好开局。具体而言,企业应分批有序地推动错峰返程返岗,涉及重要国计民生、重大项目的要及时返岗,尽早开工,不具备条件的企业、非紧迫工作岗位可考虑适当延期返工,并鼓励在线远程办公。同时,要采取保障措施。在交通方面,要采取通风、消毒、体温监测等必要措施;企业层面,应通过采取多项措施降低工作场所人员密度,并健全日常消毒、通风等机制;有能力的企业要配备消毒液、体温枪等物资,为职工配发口罩等防护用品。

另一方面,零售行业应抓住“宅经济”逆势火爆的机遇,积极拥抱变化,大力拓展线上业务,有的放矢地对外卖、网购、生鲜电商、上门服务、移动直播、短视频等进行有效布局,在产品、业态和服务等方面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体验。同时还要时刻跟踪广大消费者需求变化的趋势,不断调整产品结构,丰富场景搭建,优化服务方式,在带动自身业务增长的同时激发出消费者的消费意愿。

2.目前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疫情过后消费会出现“报复性反弹”;一种认为即便疫情过去,错失的消费行为也很难大幅回补。对此,您持怎样的观点?您认为全年消费能否稳得住?

霍建国:消费领域同生产领域不同,生产领域可通过加班加点补回部分损失,特别是订单较充足的产品。服务业则不同,关门停业的损失很难通过延长营业时间补回来,特别是中小型服务企业困难更大,疫情对消费的影响大于对生产的影响。

当然,一部分服务领域的消费反弹会比较明显,如餐饮、娱乐、航空旅游以及会议展览等,耐用品消费恢复会相对滞后。所以我们必须在促消费方面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要鼓励大型服务领域进一步改善服务,创造更具吸引力的服务环境,对中小型企业则要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帮助它们克服一些困难,确保其尽快恢复营业。

日前,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23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以市场供给、消费升级、消费网络、消费生态、消费能力、消费环境等方面为着力点推出19条硬举措。相信这些举措会将潜在的消费需求释放出来。

郑玉鸿:从整体消费诉求分析,“报复性消费”会存在,只不过有限且周期短暂,很难出现“疯狂性消费”的情况,消费整体大幅回补的可能性不大。具体而言,年轻群体出现“报复性消费”的概率很大,中老年人出于生活压力和未雨绸缪的心态可能更愿意提升自身的“经济抗性”,从而倾向于理性消费。

总体而言,我认为全年消费同比下降几乎是必然现象,主要受限于百姓整体收入的减少。疫后阶段,企业与个人的重心会更多地放在恢复与重建上,部分行业可能面临小规模洗牌,不足以支撑消费大幅回补。

付一夫:广大居民的消费需求一直都是存在的,虽然餐饮、旅游等消费需求被抑制或延后,但外卖、网购、生鲜电商、上门服务、在线教育、在线问诊、泛娱乐等线上消费需求却出现井喷式增长,充分表明国人的消费能量之巨大。这些领域的火爆和发展壮大也有望为国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并引领我国产业进一步升级。

说到底,疫情的发展态势是决定一切的核心因素。历史经验一再告诉我们,虽然疫情在短期内对消费造成冲击,但长期影响并不显著。更何况,我国经济韧性十足,人均GDP也首次突破1万美元,距离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入高收入行列的日子越来越近,我们理应对未来的消费市场充满信心。接下来,只要疫情能够快速、彻底得到控制,全年的消费将不会受到太大影响。而且可以预见的是,疫情结束后,消费将大概率迎来一波“报复性反弹”,后续再通过各种支持措施加以刺激,消费仍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3.您认为疫情防控催生的线上教育、线上医疗等新型消费、升级消费是否具有持续性?未来,要想培育壮大这些新型消费、升级消费,需要做好哪些工作?

霍建国:抗疫期间形成的一些新型消费方式和服务项目在疫情过后仍具有一定的生命力,如在线教育、网上医疗咨询和养老服务等,国内的消费需求较大。未来,要继续培育、巩固上述新型消费,一定要形成配套的法律法规,规范这些服务项目发展。同时还要有监督考核部门或消费者的投诉部门,促使这类服务进一步提高质量,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总之,我国的消费正处于升级阶段,高质量、低成本、便捷的服务型消费,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同时竞争也会愈加激烈,需要建立起法治的、规范的保障制度。

郑玉鸿:无论是线上教育还是线上医疗,其持续性依然取决于行业本身的健康和有序程度。从线下转为线上,其核心价值在于带给用户更便利、更具性价比的消费体验,从认知,到体验,再到信任,最后产生黏性,需要较长的培育周期,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要想培育壮大这些新型消费,需要的是“行业口碑”。以线上教育为例,其最大的优势是突破人数限制,无限降低授课成本,但其劣势在于师生之间的互动性会减少。线上教育的课程和讲师需要慢慢细分,形式要更切合互联网授课,从而让学生以低廉的成本突破地域限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讲师和课程。

新行业的发展需要经历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需要试错,逐步形成体系模式,单纯靠“热度”是不够的。我们应支持百花齐放,同时做好监督工作,对消费者的投诉和建议有快速响应机制,避免鱼目混珠,推动行业整体健康发展。

付一夫:线上教育、线上医疗等新型消费有望成为未来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消费领域,原因有三:第一,这些消费领域真正捕捉到了广大用户的“痛点”,既是疫情隔离期满足人们相关需求的便捷手段,又是未来打破教育、医疗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衡的重要方式。第二,随着5G全面商用落地,当前各类消费场景有望迎来颠覆性变革,而线上教育医疗等新型消费将更加高效便利,渗透人群也会更为广泛。第三,以教育、医疗为代表的服务类消费逐渐取代商品性消费,原本就是国人消费升级的重要方向,发达国家的经验一再证明这一点。

未来,培育壮大新型消费离不开各方的共同努力:对政府部门而言,应在着力支持新型消费发展的同时强化行业监管,针对行业乱象进行严格治理;对平台而言,应树立起“消费者是一切商业价值的原点”这一理念,不遗余力地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优质贴心的服务,同时应有效运用大数据手段来完善消费者画像,针对不同消费群体提供精细化、个性化的产品,以此来增强用户黏性,确保行业健康高质量发展。



作者:佚名  编辑:wxj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零售业将被颠覆?数字零售会 2018年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
    热门资讯
    我被便利蜂控制了!” 便利店也过“双11” 便利蜂外
    热门标签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16095034号   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版权所有 ©2004-2016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