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便利店,为了满足老龄顾客群的需求,推出了送货上门的业务。门店专设小型配送车,针对一些畅销常用的商品品种提供针对送货上门的服务,对于一些行动不便的老龄顾客就是非常方便的举措。
有限的卖场空间内推陈出新,追求评效的最大化
日本的便利店平均单店面积在110平米左右,SKU数在2,500品类左右。平均客单价能达到46元,评效在9万元以上。店铺销售的死敌是顾客想要购买的商品缺货,卖不出去的商品却占据很大的货架面积。所以有必要通过对顾客需求的精准分析,增加畅销商品,加速新商品的导入,才能给顾客带来更满意的商品体验,从而提高来店频率,增加销售额。
同时,撤除滞销商品,可以帮助减少不良库存,从而减少降价商品的比例,品类的减少伴随着人工成本的降低,也有助于整体利润的提升。这需要对每日的POS数据进行彻底的分析,基于分析结果进行订单量的预测并进行合理下单,积极引入畅销商品和新商品,滞销商品及时撤除,同时调整货架陈列和库存,从而提升销售额。
根据商圈消费人群的特点有效进行差别化
为了利于竞争,小型零售企业走向专业化。很多小零售商都采用专营店的方式,进行差别化、个性化的经营,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同样较好地生存了下来。
以大型购物中心为主业的零售巨头永旺自2005年开始发展与便利店同等规模的小型食品超市业态。该食品超市名为“My Basket”,已发展到有450个门店,并实现了单年度的盈利(截止2014年4月)。这是以人口的城市回归和老龄化为背景的新业态的尝试。虽然从外观来看类似便利店,但店里多以米,生鲜等食材为主。
顾客多以居住在附近的年长人群为主,价格也远远低于便利店。借助永旺集团整体的采购能力,可以通过“低成本”集聚小商圈的方式实现低价格,和便利店适当的实现差别化,而小商圈的便利性与社区体验这些非价格竞争优势是大店铺所难以提供的。
从全球零售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美国沃尔玛,法国家乐福和英国特易购等零售企业巨头在本土都积极拓展卖场面积在1,000平米左右的小型超市业态。虽然小型业态在各国的定义有所区别,但顺应消费者需求变化,定位和经营模式适当差别化的企业必将在竞争中取胜。
从中国企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多数零售企业尚未找到适合本企业发展的店铺经营模式,无论发展哪种经营模式都需要适应消费需求的变化,适当在同业内进行差别化,结合自身发展特点的业务开拓才可能有长远的发展空间。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便利店:下一轮商战的主战场? [2015-4-28 16:49:52]
- 从日本便利店看零售业发展 [2015-4-28 16:38:58]
- 全家等便利店业态发展5大核心优势 [2015-4-23 15:20:19]
- 7-11在日本扩张的密钥 [2015-4-10 15:13:00]
- 便利店要抢夺个人即刻消费市场 [2015-3-27 17:22:28]
- “互联网+”之下社区O2O、便利店如何做? [2015-3-25 17:32:19]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