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流通理论研究 | 流通产业研究 | 流通企业研究 | 流通技术研究 | 流通渠道研究 | 流通资本研究 | 流通政策研究 | 流通热点专题 | 
| 零售业研究 | 批发业研究 | 物流业研究 | 餐饮业研究 | 酒店业研究 | 旅游业研究 | 会展业研究 | 旧货业研究 | 拍卖业研究 | 
| 业态研究 | 选扯研究 | 配送研究 | 防损研究 | 市场研究 | 顾客研究 | 商品研究 | 自有品牌 | 卖场研究 | 店铺研究 | 促销研究 |
| 超市 | 百货店 | 购物中心 | 购物广场 | 商业街与步行街 | 便利店 | 专业店 | 专卖店 | 家居建材店 | 商业地产 | 电子商务 | 直销 |
您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研究 > 商业地产正文
商业地产潜藏奥运商机 供应增加压力大底商成趋势
来源:《中经BP社》( 日期:2004-12-09 11:44) 发布时间:2005-7-15 点击数:

 


     与纯住宅开发相比,商业地产潜在的巨额利润回报,使之成为一块“唐僧肉”,谁都不愿意放弃,而搭乘奥运快车无疑又给这一地区的商业地产打了一针兴奋剂。然而,顺利完成所开发商业店铺面积的租赁与销售目标,却并不是每个开发企业都能实现的。

    政策利好促发展

    进入2004年,北京商业零售市场继续快速发展,累计到5月份,北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889.1亿元,同年增长18.5%;蓬勃发展的零售业令北京商铺市场持续活跃。政策方面,三月份由北京市商务局、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的《北京市流通业发展分类指导目录(2004)》仍然对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业态和设施采取鼓励政策,而对新增的大型商业设施在地域上进行了明确的限制,这对方便人民生活、完善首都商业布局具有积极的影响。

    消费群体有提升

  随着北京经济的发展,消费群体也在发生变化,为迎合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不但传统的商业设施在进行积极的业态调整,定位更加明确的新型业态也不断出现,如以巨库、77街为代表的时尚卖场。

  上半年外资商业表现依然活跃。家乐福、百安居、易初莲花等为代表的外资“大卖场”上半年在新兴住宅区竞相开店;以“7-11”为代表的小型外资连锁超市也在加速扩张。另外,随着政策的逐步放开和北京消费水平的提高,一些国外知名品牌也加快了进入北京市场的步伐,如杰尼亚、克里斯汀·迪奥分别落户东方新天地和国贸商城。

    供应量增加压力大

  供应方面,购物中心和大型超市在2004年上半年的供应都有所上升。开业的购物中心,主要分布在木樨园、亚运村、中关村等新兴的商业中心。大型超市方面,外资品牌扩张的势头不减,如家乐福中关村店和双井店、易初莲花朝阳店、百安居九龙店和来广营店相继开业。为增强在市场的竞争力而重新包装定位的旧项目,也开始投入市场,恒基中心和西单文化广场便是例子。

  未来底商成趋势

  从未来供应量来看,住宅底商、写字楼底商和大型单体商业项目的供应量将进一步增加,尤其是在CBD、亚运村和中关村地区。新增的供应令市场竞争加大,为增强项目的竞争力,开发商将更加注重项目定位和市场细分,从市场定位、推广到运营,都将日趋具有计划性和专业性。

  需求方面,中国对外资零售业开放的承诺和北京市场所具有的带动效应,将吸引更多的资金特别是国外资金流入北京商业市场。除近年流行的大型超市外,各种品牌店也相继进入北京,它们对位置好,人流多及运营成熟的商业项目需求较高,这类商场的租金还会维持在高位。

  目前,商业地产开发急需达成商业企业和开发商之间的优势互补和资源整合。连锁品牌在商圈考察、市场定位、商业业态组合等方面有很多成熟的经验值得开发商借鉴,对避免商业地产开发中存在的同质化竞争能起到防范作用。在技术层面上,各商业连锁业态对商业建筑的技术指标要求也直接影响着商业地产未来对品牌招商的质量。双方急需建立一个长期稳定的沟通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作者:佚名  编辑:britny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红星收购吉盛伟邦 家居流通业 中国成亚洲最大零售经济体 本
    热门资讯
    武汉商业地产跨入战国时代 便利店掀起零售业革命
    热门标签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webmaster@Kesum.Com  
    粤ICP备05001115号   广东现代专业市场研究院版权所有 ©2004-2014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