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银行争夺商业地产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05-10-19 发布时间:2005-10-21
外资银行与国内银行不谋而合,开始为商业地产融资大开绿灯。
9月底,华远集团、金四季地产和联想控股的全资子公司融科智地一起,从东亚银行拿到5亿元贷款,成为东亚银行在北京取得人民币业务资格后的第一批客户。
10月12日,农总行下发《中国农业银行经营性物业抵押贷款管理办法(试行)》,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杭州、南京七个城市进行试点。此前不久,工行上海分行也开始涉足写字楼、商铺等物业抵押贷款。工行和农行几乎同时出招,意味着国内银行界开始对商业地产贷款解冻。
“这对商业地产是大利好!”中国商业地产联盟秘书长王永平透露,在商务部日前提交给国务院的商业地产报告中,建议银行创新金融产品,特别是推出商业地产中长期贷款。
过招现金流
东亚银行(以下简称东亚)在北京的首批人民币贷款特点鲜明:都是中长期商业抵押贷款,客户均为房地产开发企业。
华远集团将旗下商场租给沃尔玛,签订了长期租约,然后拿着租约找到东亚银行北京分行,该行因享受CEPA优惠条件,成为第一家取得在京经营人民币业务资格的港资银行。东亚银行要求华远以商场做抵押,用租约产生的现金流计算贷款额度,以未来租金收益作为还款付息来源,向其发放了一笔长达7年的商业抵押贷款。
东亚银行总经理兼中国业务总部主管余学强亲自“督战”北京。除上述三家企业外,该行还在争取其他客户,准备在北京广开财路。据了解,已经进入贷款程序的就有十几家。
“东亚银行现在内地总资产达286亿元人民币,贷款约180亿元人民币,其中约四成集中在房地产行业。”余学强表示,仅在北京,东亚银行就与六十多家开发商建立了个人贷款合作关系,这也是现在顺利开展公司贷款的基础。
此前,东亚银行也在内地做过此类商业抵押贷款,但都是外币贷款,由于内地开发商外币用途有限,而外资银行人民币头寸普遍偏紧,需要向国内金融机构拆借资金。外资银行开展人民币贷款业务,就会受到资金成本与规模的制约。因此这类贷款并没有大规模展开。
现在内地涉足房地产业务的外资银行,主要是东亚、汇丰等香港背景的银行,欧美银行如花旗等则表示暂不开展。
尽管短期内外资银行还无法抢走太多阵地,但是国内银行明显感到了压力。东亚银行向开发商打开融资大门后,沉寂多时的国内银行终于按捺不住了。一方面国内银行打开了商业地产贷款的口子,一方面又显得谨小慎微,在面对媒体时甚至三缄其口,表示不愿过多宣传此项业务。农行一位曾经负责过此类项目的信贷部门经理透露,这种贷款模式以前曾操作过,被称作公司类“商铺按揭”。但是由于没有明确的贷款用途,一度被叫停。
经营性物业抵押贷款是农行新创的贷款品种,与外资银行的商业抵押贷款大致相似,由于是新创贷款品种,农行还是把这类贷款归入了开发贷款科目。
根据试行办法,经营性物业抵押贷款可用于物业在经营期间资金需求,包括置换建造该物业短期借款,以及借款人投入的超过经营性物业开发总投资35%以上的自有资金。
此番重新开闸,农行提出了更高的准入门槛,要求物业位于城市中央商务区和中心商业区等繁华地段,已竣工验收并投入运营,经营利润稳定,出租率达75%以上,现金流量充裕。
此外,要求企业信用等级在AA以上,所有者权益超过5000万元,拥有物业全部产权,签订项目资金监管协议,承诺物业经营所产生的资金结算、代收代付等中间业务都在农行办理,接受银行对物业经营收入、支付款项的封闭式监管。经营性物业及用地已使用年限原则上不超过10年。
尽管条件近似苛刻,但开发商仍然感到欣喜的是,这类贷款期限被允许达5-8年,最长甚至可以达到10年。这毕竟是国内银行创新商业地产中长期贷款的开始。
预控新风险
然而,控制风险将成为这类商业地产贷款能否顺利开展下去的命门。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商业用房空置面积达到2878万平方米,空置率比住宅高出18%。而据人行最新统计数据,到7月底,全国商业银行营业用房贷款余额达到437.6亿元,同比增长46%,比住房贷款高出31%。
这正是此前银行收缩商业地产贷款的原因。
相对于农行规定,借款人将部分物业出售时,须经银行同意并相应归还银行贷款。银行严格控制借款人负债规模,规定资产负债率高于70%时,借款人不得减少注册资本、不得对外投资。外资银行侧重于资金缺口分析,倾向于一次性解决项目资金缺口,一般只允许商用物业抵押给一家银行。“抵押率不得高于50%,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稳定的未来现金流,这才是银行获得收益规避风险的关键,我们可不希望用抵押物来还款。”东亚银行一位业务主任表示。
商业项目是否能够取得成功,一般需要四到五年才能初见端倪。王永平告诫说,如果银行在项目运营初期介入,对于风险难以评估。商业地产的风险需要专业性判断,要引入专业机构进行评估,而目前无论是银行还是地产评估机构,都缺少商业地产的评估经验。
中外银行在放开贷款同时也小心翼翼地保护自己的阵地,因此,尽管曙光初现,但是就此判断商业地产“春天来了”还为时过早。
作者:田晶 编辑:mixina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主攻街区综合体:阳光100携新商业模式赴港I [2014-2-27 10:37:12]
- 2014年,零售类商业地产还值得持有吗 [2014-2-24 14:44:43]
- 石家庄商业地产过剩 供求比近5比1 [2014-2-24 14:34:29]
- 2014中国商业地产十三个发展趋势 你怎么看? [2014-2-10 17:04:43]
- 中国成亚洲最大零售经济体 本土商业地产平庸 [2014-2-10 15:34:05]
- 武汉商业地产跨入战国时代 [2014-2-7 16:02:34]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