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购物中心“千店一面”的现象已经非常严重,根据一项调查,综合百货类商业品牌的同质率已高达55%-60%,也就意味着消费者逛十家店和逛一家店是没有太大区别的。那么购物中心如何实现差异化定位、业态规划,并在后期经营中持续吸引人气和延长停留时间值得探讨。
“体验型”购物中心,作为同质化时代提出的一个新名词,在国外早已有一批经验丰富的地产运营商在付诸实践。然而国内对于“体验型”购物中心,仍处在未知或一知半解的探索阶段。
简单讲,传统的商业、零售业服务的顾客有多种需要,宏观上来看,物的购买是第一位的,但同时也有体验、生活、文化层面的需求。前者是“买东西”,后者是“逛商场”,定位的不同直接关系到业态规划有天壤之别。“体验型”购物中心,其业态规划需要大处着手,更需要从细节做起,空谈体验只会误国误民。
就目前国内购物中心发展阶段而言,直接奔赴“体验型”,缺少必要的过渡,缺少理念、专业、团队、资源等的支撑,往往适得其反。借用成功案例的经验,用“拿来主义”做事往往事倍功半。
上海K11位于卢湾区淮海中路300号(近黄陂南路),整体面积为4万平方米。整体以艺术、人文、自然为核心价值,提供了艺术博物馆、环保体验中心、主题旅游景点和展示人文历史的场所。面向公众提供包括免费艺术中心、新食艺、屋顶花园、大型垂直绿化以及多元化品牌名店的“创艺”生活。
这其中最大的亮点在于抓住都市人对田园自然,返璞归真的需求。在三楼的都市农庄一角,将“开心农场”实体化,把300平方米空间打造成室内生态互动体验种植区,养起了香猪,采用多种高科技种植技术,模拟蔬菜的室外生长环境,种植了奶油生菜、菠菜、小青菜、蚕豆、白菜、番茄、草莓等,并专门辟出了体验种植区,让白领、中小学生以及来到K11的所有顾客零距离接近自然,体验种植的乐趣。
除此之外,在上海K11绿化生态牌做到极致,在中庭广场,除了有瀑布、阳光顶外,还有大面积绿叶成茵的垂直绿化墙,通过高科技自然灌溉养护系统处理,一年四季郁郁葱葱,并有隔热、降低能耗、调节气温的效果。
关于成本,并不像想象的那么高,事实上,室内绿化成本并不高,用水培技术,每平米绿化成本核下来大概1000多元,而且增加不了几个人员,甚至可以让物业的保洁定时更换营养液就可以了,所以养护成本不高,还能在寒冷冬季和炎热夏季节省能耗。
当然,由于该项目是改造项目,动线、层高等方面有无法克服的硬伤,但高楼层停车,差异化业态规划,艺术、人文、自然、生态、潮流时尚等元素在购物中心的应用,均可圈可点,值得参考。
但同样需要告诫想模仿和照搬的项目,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城市级别、消费习惯、消费理念、人群都和其他省会城市、地级市有较大差别,上海不缺科技、时尚元素和符号,反而怀念田园和自然。如果您的项目位于地级市或者经济不发达的区域中心城市,那么所在城市消费者最不缺的,最被消费者厌恶的就是田园和自然,国际化符号、时尚、科技元素反而才是最匹配地级市项目需求的。
在参考借鉴这件事情上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同的建筑本体,不同的开发模式,不同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同的商家资源,不同的城市级别都决定了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所以回到本质目标:如何实现差异化?才是自己的罗马。
(作者系英客房地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管理部总监)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爱琴海能驶出红星商业巨舰吗 [2014-3-26 11:24:15]
- 购物中心积极转型升级 多数商场借力新媒体 [2014-3-24 10:31:42]
- 未来购物中心或是:集合店+专卖店+配套模式 [2014-3-20 9:48:37]
- 未来购物中心格局或是:集合店+专卖店+配套 [2014-3-18 15:34:39]
- 盘点万达燕莎等六大购物中心APP的尴尬处境 [2014-2-4 13:14:12]
- 广州购物中心井喷式增长 招商难租金降渐显 [2014-1-23 16:47:15]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