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流通理论研究 | 流通产业研究 | 流通企业研究 | 流通技术研究 | 流通渠道研究 | 流通资本研究 | 流通政策研究 | 流通热点专题 | 
| 零售业研究 | 批发业研究 | 物流业研究 | 餐饮业研究 | 酒店业研究 | 旅游业研究 | 会展业研究 | 旧货业研究 | 拍卖业研究 | 
| 业态研究 | 选扯研究 | 配送研究 | 防损研究 | 市场研究 | 顾客研究 | 商品研究 | 自有品牌 | 卖场研究 | 店铺研究 | 促销研究 |
| 超市 | 百货店 | 购物中心 | 购物广场 | 商业街与步行街 | 便利店 | 专业店 | 专卖店 | 家居建材店 | 商业地产 | 电子商务 | 直销 |
您当前位置:首页> 中国流通研究网 > 电子商务正文
试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2年04期 发布时间:2012-5-15 点击数: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政务以空前的影响力和渗透力给政府管理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也取得了一些成就。然而,由于发展时间较短,网络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备,加之我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具体国情,我国电子政务还面临着数字鸿沟、观念误区、系统安全、信息网络技术、信息孤岛等问题。本文旨在结合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分析研究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解决对策。
  
   一、电子政务的概念

  “电子政务”来源于英文中的“E-government”, E-government的字面意思为“电子政府”,学者和媒体多将其译为“电子政务”,主要为了与“电子商务”概念相对应,国内的媒体基本上都用了“电子政务”这一名称。“电子政务”的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但由于它在不同国家的实践重点不同,它的概念内涵也不同,结合我国电子政务的实践和不同组织、学者对于电子政务的定义,笔者认为,我国的电子政务是指国家各级政府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形成一个公开透明、高效便捷、打破时空限制的管理和服务平台,并通过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持续不断地优化与创新,加强对政府业务运作的有效监督,从而提高政府服务的传递能力和效率,最终促进公民的自我实现。

  二、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无论是从电子政务的发展要求,还是从政府改革与经济社会信息化的需要来看,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目前还只能说处于初级阶段,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总的来说,就是“重新建轻整合,重硬件轻软件,重管理轻服务,重电子轻政务。”

  (一)政府公务员与社会公众对电子政务存在认识不足或误区

  电子政务的推行,要求我们全面摒弃那些已经陈旧过时的管理理念,树立起反映时代要求的全新理念,增强服务意识,转变自身角色定位,构建服务型政府。当前,即使是那些已经接受了电子政务“服务公众”理念的政府部门及其人员,在电子政务工程建设上也存在不少误区,一是将电子政务认为是简单的利用网络和计算机来处理“政务”,仅仅用计算机系统去模仿传统的手工政务处理模式。二是对电子政务建设的战略地位和复杂程度认识不到位,容易造成大规模投资的浪费,导致“电子政绩工程”或“电子面子工程”出现。

    (二)加强电子政务的建设规划

  统一的标准和规划是保证政府不同电子政务系统相互联通、互通有无的基本前提。目前,我国电子政务没有宏观规划,也没有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在这种电子政务缺乏统一规划和统一技术标准的情况下,各政府部门的信息系统建设普遍存在重复开发、功能交叉、自成体系的问题,普遍存在“信息孤岛”,系统中积累的大量数据不能及时共享,信息交流不畅。电子政务投入大、周期长、见效相对缓慢,受环境、政策、技术左右的风险较大,宏观规划的缺失,使得各级地方政府和部门在发展电子政务时往往各自为政,导致投入大收益少、信息孤岛林立、数据质量低下等问题的出现。

  (三)政府信息资源开放程度低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政府机关都已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但部分网站内容单一、信息滞后、更新速度慢,影响力偏低,通过网络为企业、公众提供服务还普遍处于低水平状态。有些政府部门仅仅满足于网上亮相,有用内容不多,仅限于把法律内容和政策条文搬到网上,政府信息资源开放度不高,缺乏经过加工的信息,更不用说网上处理和交付事务了。纵观大多数政府网站,可供社会公众选择的电子政务项目还很有限。由于一些部门或系统间没有实现互联、互通、互操作,所以电子政务能带来的便利与快捷还远远不能满足公众的要求。
 
  (四)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顾客导向”的现代公共行政理念,要求政府管理要以提高公众的参加度和满意度为目的。政务电子化的过程中公众的参加程度并不令人满意的主要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操作技能的缺乏。二是硬件及网络设备的匮乏。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2/3,但电脑在农村中依然没有普遍的走入寻常百姓家。基础设施发展的滞后使得我国的数字鸿沟问题显得更为明显,也成为了制约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巨大障碍。

  (五)网络信息安全问题

  发展电子政务不能不考虑信息的安全问题,因为电子政务事关一地区、部门甚至国家的利益,若得不到充分的安全保障,电子政务的发展既不顺畅又会遭受危害。目前,我电子国政务的安全运行系数比较低,黑客攻击、计算机犯罪等事件时有发生,对电子政务的正常运转和发展造成巨大威胁。
 
  三、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措施

  电子政务作为新生事物,在它的推行和发展过程中势必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但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采取应对措施,学习国外电子政务发展和应用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有计划、有步骤地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电子政务。

  (一)建立、完善电子政务的法律和制度保障

  电子政务的健康发展与一个完整、统一的法律、制度环境密切相关,制定与政府信息化管理有关的法律、行政制度是开展电子政务的首要任务,是电子政务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之一。适时提出比较成熟的立法建议,推动相关配套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完善。加快研究和制定电子签章、政府信息公开及网络与信息安全、电子政务项目管理等方面的行政法规和规章,基本上形成电子政务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等方面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二)加强电子政务的建设规划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电子政务建设更不可能一蹦而就,必须分步实施。作为政务活动和信息技术的结合点,电子政务建设不单单是个技术问题,而且涉及到政党部门的工作程序、组织结构、人事制度等方面的调整和协调。因此,国家要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创建相应的领导机构,加强对电子政务的研究规划和组织协调,并根据国情,制定切实可行的阶段性目标。按照内部建设、政府上网、政务上网、网间互联等几个阶段进行,循序渐进逐步加以完善,确保目标逐渐实现。

  (三)提高公务员适应电子政务的能力

  针对公务员对于电子政务认识不足和素质不过关的现状,我们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加大宣传,使构建服务型政府的理念深入人心,让广大公务员看到电子政务不是“空中楼阁”,而是能够切切实实的提高工作效率,推进行政模式的改革,创造一个更好的工作环境,以此来激发广大公务员对于电子政务的热情和兴趣。另一方面,要引进和培养具备政府信息化建设能力的公务员。充分发挥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的作用,切实有效地开展公务员的电子政务知识与技能培训,制定考核标准和制

  (四)积极推进公共服务

  目前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重经济领域监管,而涉及社会公共事业的内容较少。一方面,“十二金”工程的布局不够合理。“十二金”工程中大多数项目都是服务于政府行使经济领域监管职能的,如,金宏、金税、金关、金质、金融监管、金财、金审等工程,而面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公共服务内容涉及较少,不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同步发展。另一方面,服务于社会及弱势群体的项目应用效果不佳。为了实现电子政务公众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改变政府和公众的观念,要让人们接受新的行政组织的新的行政方法。

  (五)基本建立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组织建立我国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框架,逐步完善安全管理体制,建立电子政务信任体系,加强关键性安全技术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建立应急支援中心和数据灾难备份基础设施。
  
  参考文献:

  [1]孟庆国,樊博,著.电子政务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侯卫真,著.电子政务的建设与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深圳市国家税务局课题组,著.电子政务建设方法与案例解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金太军,叶常林,著.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刘邦凡,著.电子政务建设与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樊博,著.电子政务[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7]冯惠玲,著.我国政府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8]李习彬,著.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作者:孟钊  编辑:1226453809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中国成亚洲最大零售经济体 本 武汉商业地产跨入战国时代
    热门资讯
    武汉商业地产跨入战国时代 便利店掀起零售业革命
    热门标签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webmaster@Kesum.Com  
    粤ICP备05001115号   广东现代专业市场研究院版权所有 ©2004-2014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