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流通理论研究 | 流通产业研究 | 流通企业研究 | 流通技术研究 | 流通渠道研究 | 流通资本研究 | 流通政策研究 | 流通热点专题 | 
| 零售业研究 | 批发业研究 | 物流业研究 | 餐饮业研究 | 酒店业研究 | 旅游业研究 | 会展业研究 | 旧货业研究 | 拍卖业研究 | 
| 业态研究 | 选扯研究 | 配送研究 | 防损研究 | 市场研究 | 顾客研究 | 商品研究 | 自有品牌 | 卖场研究 | 店铺研究 | 促销研究 |
| 超市 | 百货店 | 购物中心 | 购物广场 | 商业街与步行街 | 便利店 | 专业店 | 专卖店 | 家居建材店 | 商业地产 | 电子商务 | 直销 |
您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研究 > 直销与传销正文
海外企业伺机进入 直销激活6000亿保健品市场?
来源:东方早报 2005年05月12日 发布时间:2005-5-12 点击数:


  记者查阅的资料表明,在一致认可的家国际直销企业、42家国内直销企业名单中,90%以上是以生产经营保健食品为主的企业。即使安利、雅芳等化妆品直销企业,其保健食品一块也占公司销售额相当的比重。

  而42家国内直销企业中,有两家产销化妆品,一家经营服饰,而诸如南方李锦记、天狮集团、珍奥集团、广东太阳神集团等企业则以保健品为主,其产品涉及口服液、养生酒、各类胶囊冲剂等。

  90%的直销企业以生产保健品为主

  “大凡适合作直销的产品,都要具备两个特点,第一是生产成本占产品的价格比例非常小;第二是这种产品重复消费性强,适合每个家庭或每个人使用。由于这一类产品消费的经常性特征,才有可能形成持续的连锁消费行为,从而形成直销业的市场。”“保健食品无疑具备这两个条件。”上海市保健品协会秘书长张福敏解释。

  但据知情人士透露,事实上,在国内已有不少保健品企业采用直销的营销方式,只是没有公开宣传。据估计,这样的企业不少于1000家。而直销法出台则将催生出更多的保健品直销企业。自称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专门研究直销的某机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机构现在已掌握600家国内保健品直销企业的名单。

  据介绍,在业内公认的国内一些民族直销企业,如:天狮集团,是目前背景深厚的国内最大民族直销企业,在全国建立超过1800家专卖店,上一年度营业额为人民币9.707亿元。现主力扩张海外直销市场。

  还有福建福龙,又称“小安利”,其运作制度理念多有效仿安利之处。1996年开始,福龙以传销形式开发国内市场,成为1996年4月国家工商局正式批准41家多层传销企业之一。1998年国家全面禁止传销之后,该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杨兰钦采用特许经营专卖连锁店形式,在2000年底成立了第一家专卖店,到2002年,福龙专卖店已开设100余家,且以每个月五家以上的速度增长。

  另一家知名的是新时代集团,新时代集团是中央直属的国有大型企业集团,目前以“直接营销”的概念在国内重点推出“松花粉项目”。

  “其实,早在1997年天狮集团成立之初,我就亲临过该集团的销售课程现场”,上海市保健品协会秘书长张福敏近日告诉记者,“国内有实力的保健品企业早就蠢蠢欲动”,张顺手从他的办公桌上拿过来一摞资料,他告诉记者,已经有数家保健品企业邀他过去,想了解更多的政策背景。而且各种针对保健品直销成立的机构和组织也开始乘机活动,想尽快在充满想象的保健品直销市场上占有有利地位。

  据悉,今年初,大连美罗药业公司与大连的直销企业慧力生物保健品公司联姻,组建了美罗国际生物有限公司,成为2005年直销业内的首例兼并案。据传,健康元集团、哈药集团、远东药业等大企业也都在马不停蹄地调整、理顺内部环境,积极应对直销法的诞生。

  国内保健品企业仍显得十分谨慎

  记者近日采访上海的几家保健品公司,他们都否认公司正在为加入直销做准备。据一消息人士透露,上海保健品龙头企业上海交大昂立股份有限公司正积极准备介入直销,并为此专门成立了领导班子,频频开会研究直销策略。为此,记者近日向该公司董事会秘书张潘宏专门求证,“这个消息并不完全准确。只能说,直销法出台与保健品企业关系密切,交大昂立会重点关注,并且也派了一些人了解这方面的具体政策。至于会不会采用直销这种营销模式,要看直销法出台后的具体情况而定。”张解释。

  据张潘宏介绍,交大昂立去年在保健品一块的收入是2亿多元,但近几年的业务增长一直处于下滑趋势,具体原因有多方面的因素,“市场竞争激烈,销售渠道单一是其中重要的原因。”张对记者强调,直销只是一种营销模式,关键还在于产品。

  而上海另一家据说以直销模式为主并有国资背景的上海伟康生物制品公司相关人士则告诉记者,该公司一直采用的是传统销售模式在经营自己的保健品。“直销立法后,公司会不会采用直销的方式现在还很难说”。

  海外保健品企业伺机进入

  近日,上海虹口区粤海大酒店一会议现场,台湾“新贺斯国际有限公司”与上海一家专门从事“无店铺行销研究”的机构正在此联手举办研讨会,商讨关于直销立法的具体情况及应对之策。

  而有意思的是,记者在现场看到,会议室挂出的条幅是“新贺斯旅游团研讨会”,在座的除了“无店铺行销研究机构”的几名人员外,其他几乎都是新贺斯公司的高层及职员们。会场上也透出浓厚的别样气氛。每次一发言人讲完话,会场便发出有节奏的响亮的掌声。“组织旅游团旅游只是形式,了解国内直销政策才是真意。”坐在记者旁边的一位新贺斯的职员低声告诉记者。

  新贺斯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记者从该公司高层递过来的名片上获得,这是一从事保健品的专门直销公司,据称公司现有八大保健系统,打出的是“整合医学”(中西医+营养医学)和“功能性医学”(提供身体健康原料+恢复身体功能运作)的概念。此概念记者在短时间内也很难真正弄懂。

  “新贺斯有意进入大陆市场,此次之行目的是想充分了解即将出台的直销法具体内容和大陆直销市场商机,打算回台湾以后商讨具体的进入策略。”该公司总经理张集玄会后向记者透露。

  “岂止新贺斯一家!据我们上海保健食品协会掌握的资料,光美国就有20多家保健品直销公司正虎视眈眈中国庞大的市场,一旦直销立法出台便如潮涌入。”上海市保健食品协会秘书长张福敏对记者说,“而且,他们扬言,在中国,三年内不赚一分钱”。


  记者了解,除了像新贺斯这样的准备进入大陆市场的保健品直销企业外,在国内已拓展多年的国外保健品巨头也已纷纷加快了跑马圈地的步伐。据悉,为应对即将出台的《直销法》规定的“直销+店铺”的游戏规则,安利今年预计将在中国开40家店铺,使总数达到180家,并宣布一次性追加投资1.2亿美元扩大生产规模。

  雅芳则有计划每年新开500家店。将在未来几年逐步扩大在中国保健食品领域的份额,并有意在2011年前成为中国健康食品市场的领导者。如新今年的目标则是,销售额预计增长40%到50%,店铺增加130家。而原十大转型企业之一的美商日晖前不久也在中国香港召开第一届专卖店加盟招商大会(中国),其在中国市场沉寂3年之后重新进入,重头戏便是推出庞大的专卖店计划,将以最快的速度在中国内地开设1000家专卖店,3年内在中国内地开设5000至10000家专卖店,总投资将达2亿美元以上。

  在华“隐居”多年的全球著名保健品直销公司美国康宝莱(Herbalife)最近也表示,在中国市场,今年将从华东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设立超过100家分支机构,并开设近百家专卖店和新增加超过30种产品。

  其他在中国拓展的直销企业,如玫琳凯、仙妮蕾德、立新世纪、南方李锦记、美商尚赫、美商如新、美商永久FLP、克缇等,据说也在焦急等待中国直销法的最后出台,以期高调拓展中国市场。

  直销救不了保健品企业

  近日,中国保健协会秘书长朱康年异常忙碌,办公室里的电话响个不停,他还要接待一拨又一拨前来拜访的企业负责人,围绕的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正在酝酿当中的“中国保健产业集团”。朱康年向记者透露,目前已有几十家企业签署了《出资意向书》。

  尽管朱强调,“产业集团只是提供给国内保健品企业一个具创新理念、运营模式的商业平台,直销只是一个副产品”,但外界更将其看成是保健品行业为应对即将出台的直销法而采取的行动。

  对很多企业来说,保健产业集团目前最大的魅力还是在于“拿到直销执照”。

  “但像中国保健协会式的产业集团,我认为要想真正运作成功并非容易,因为利益关系很难摆平,哪一家企业都不愿意上面还有个婆婆。”上海市保健品协会秘书长张福敏认为。

  对于众多或多或少包含直销元素的保健品企业来说,一旦直销法颁布实施,自己的经营是否会受到影响是他们最为担心的。

  “对于业内90%的中小企业来说,早前披露的8000万元注册资金和2000万元保证金的准入门槛,使得他们要拿到直销执照几乎没有可能。而无论是叫体验营销、会议营销、连锁店营销,保健品企业为了更详细地让消费者了解产品功能,都不可避免要与消费者展开面对面交流,事实上都包含着一些直销的元素。如此一来,这些企业‘合法’生存出路则所剩无多”。

  “如此高的门槛和高的风险提醒国内保健品行业不能简单依赖直销立法得以壮大,以研发为重心、提升产品功效,才是本土保健品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有关专家表示。

  专家认为,直销业是一种快速将产品以减少流通环节,实现公司与经销商共赢的一种现代营销模式。如果运作得好,对公司快速提升经营业绩和占领市场非常有利。但直销也同样需要有一定的物质与技术条件,比如产品品质、结算技术、营销培训、营销奖励制度等诸多方面的完善。据了解,2004年,国内的保健品销售额达到500亿,但这只相当于1995年的水平,其间,由于保健品业在国民中间造成的严重信任危机,销售额逐年下滑,去年才勉强又上升至500个亿。专家分析,对有心采用直销模式发展业务的企业来说,一定要严格遵守中国政府的法律法规,从维护行业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切不能急躁冒进。“当然,如果不把心思真正放到产品质量的提升上,直销模式也救不了保健品企业”。

  据悉,今年我国新的《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年内将正式颁布实施。新《办法》将提高研发门槛,对保健品研发进行了倾斜,鼓励新的保健功能申报。迄今为止,国家卫生部已审批的保健品功能有免疫调节、抗疲劳、减肥、降低血脂、延缓衰老、改善睡眠、促进排铅等22种功效。不少专家分析,新《办法》将鼓励企业研发新的植物药用功能,有利于中药概念保健品的真正崛起。这对于在功能研发上突围乏力的国内保健品行业来说,应当是一大契机。“凡是对产品功效不能一下子表述清楚的,都适宜做直销,保健品便是最适合采用直销模式发展的行业。”“但直销立法后,保健品企业能否‘合法’直销,关键看你能不能拿到‘直销经营许可证。’”一专门研究直销的资深人士透露。

  据他目前掌握,国内已有两批企业向有关部门提出了申请,“从申请到最后获批,周期要近一年。我估计,国内有100家企业能最后拿到证书就很不错了。这则意味着将有4000多家保健品企业一旦涉足‘直销’,即为非法。”

  据了解,为了防止开放之后出现“一拥而上”的直销局面,直销法草案立起了“内外资准入条件”、“保证金制度”以及“教育训练”等“三大门槛”。

  直销法草案要求从事直销业的外企公司投资额须达到1000万美元,在海外有3年以上直销从业管理经验,并要求是世界直销联盟组织成员。而内资企业方面,要求申请申报之前,企业须连续3年年营业额累计超过5亿元人民币。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该草案同时要求,每家直销企业必须缴纳2000万到3000万元人民币保证金,主要用于处理消费者的举报、投诉,进行处罚与赔偿。

  “光这一项,就将国内众多保健品企业挡在门外。”上海市保健食品协会副会长韦思涛感叹,目前国内近5000家保健品企业,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不超过50家,上5亿元的不超过20家,而国内进入保健品生产销售的门槛仅100万元人民币。

 

 

作者:早报记者 尹智  编辑:wxj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红星收购吉盛伟邦 家居流通业 中国成亚洲最大零售经济体 本
    热门资讯
    武汉商业地产跨入战国时代 便利店掀起零售业革命
    热门标签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webmaster@Kesum.Com  
    粤ICP备05001115号   广东现代专业市场研究院版权所有 ©2004-2014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