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康师傅解散清算,康师傅控股称生产经营正常;康师傅方便面销售额市场占比降至50%,去年前三季净利下降超三成
1月5日,位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顶津,其主要负责康师傅的饮品业务,不时有货车进出。新京报记者 李春平 摄
小小一包方便面,承载了一代人的记忆,也呈现了一家龙头企业的沉浮。1月3日,康师傅控股以自愿披露的形式,确认台湾康师傅于今年1月1日解散清算。
在公告中,康师傅控股表示,台湾康师傅是康师傅控股的全资附属公司,经营范围仅限台湾地区。公司始终聚焦主业,生产经营一切正常,未因台湾康师傅的清算解散而发生任何财务与业务上的不利影响。
新京报记者实地走访了康师傅位于天津的总部及生产基地,看到其生产经营仍在继续。在商超卖场,康师傅方便面的销售也未受影响。
不过数据显示,按照方便面销售额的市场占有率,康师傅从2014年3季度开始下滑,到2016年三季度占有率为50%,同期统一的市场占有率则在提升。
记者梳理数据,5年市值跌去逾900亿港元,业务支柱方便面销售下滑至5年前水平,营收、净利润连续下滑,显示着康师傅正面临困境。
台湾康师傅清算解散,大陆生产不受影响
“康师傅怎么了?”成为近期市场关注的焦点。
1月2日,台湾康师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将清算解散,结束营运的报道出现在媒体上。报道称,康师傅母公司顶新集团公共事务室副总贾先德表示,经董事会决议,台湾康师傅自2017年1月1日解散。
消息引发外界对康师傅控股及其在大陆的业务经营出现问题的质疑。1月3日,在香港上市的康师傅控股披露自愿性公告,确认台湾康师傅将被清算解散。不过康师傅控股在公告中强调,公司始终聚焦主业,生产经营一切正常,未因台湾康师傅的清算解散而发生任何财务与业务上的不利影响。
对于台湾康师傅清算解散原因,康师傅在公告中称,因2015年后康师傅在台湾地区已不再委托其他公司生产销售康师傅方便面,台湾康师傅已无任何实质经营业务,因此董事会决定依法办理清算解散事宜。
康师傅控股在1月3日的公告中称,台湾康师傅经营范围仅限台湾地区。主营业务是方便面生产设备的租赁和进口,不涉及任何食品生产经营。
“康师傅解散台湾康师傅公司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受食品安全负面事件影响,整个台湾地区都未能给康师傅带来业绩贡献,甚至是亏损的,解散台湾康师傅,康师傅控股也可以将所有精力放在大陆业务上。”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目前康师傅大陆业务经营如何?1月5日,新京报记者实地走访了康师傅控股位于天津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天津顶益、天津顶园、天津顶津3家生产基地。
天津顶益国际食品有限公司是台湾企业顶新集团于1992年投资800万美元建设的生产基地,该公司生产出第一款红烧牛肉面,并冠以“康师傅”的品牌名。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该公司厂区大门处的公司铭牌显示其属于康师傅方便面事业,是一家制面工厂。
因厂房均为完全封闭式建筑,且记者未能获准进入厂区,新京报记者未能看到其生产情况。但在厂区内,有大约十二辆货运卡车,正在装运已经包装好的货物,外包装显示装运货物为方便面产品。厂区外,大约十辆货车也排起了长队,等待门口保安放行进入厂区,货车多为河北牌照。
在厂区东北面,另有两个出入口,门牌显示分别是天津顶益的面粉工厂和调料工厂,不时有车辆进入。一位康师傅人士对新京报记者透露,天津顶益为全自动化生产线,一条生产线只需6名工人。
在天津顶园、天津顶津,新京报记者所见与天津顶益类似,均只有货运大车不时出入。新京报记者也曾询问3家工厂保安人员近期生产经营情况,保安人员表示一切正常,并未听说有何变动。
在业内看来,台湾康师傅的解散,与康师傅控股股东顶新集团在台湾多次发生食品安全负面事件有关。
2013至2014年期间,顶新集团旗下油品三次被爆出质量安全问题,2014年10月康师傅控股终止对台湾味全公司的康师傅商标授权,台湾味全公司不得再以“康师傅”为品牌在台湾生产与销售方便面产品。2015年后已不再生产销售康师傅方便面。
方便面市场占比下滑,营收跌回5年前
除了在天津的生产基地,康师傅控股在大陆其他城市还拥有众多的生产线。新京报记者在康师傅控股官网看到,其目前在天津、广州、杭州、重庆、沈阳、西安、武汉7地拥有16家子公司。各子公司按照业务不同,包括负责饮品事业的顶津、负责糕饼事业的顶圆、负责方便面事业的顶益。
康师傅控股2015年年报显示,其在大陆的生产基地已经达到132个,生产线711条,仓库73个、营业所606家。
凭借着早期建立的市场优势、庞大的生产能力、销售网络,康师傅方便面一直稳居大陆市场占有率第一。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康师傅品牌方便面一直占据着大陆市场的半壁江山,2011年至2015年康师傅销售额市场占有率一直保持在55%以上,2016年市场占有率有所下降,为51.9%。康师傅控股自身披露的数据显示,到2016年第三季度,康师傅方便面的销量及销售额市场占有率分别为42.5%、50.0%。
根据尼尔森的数据,按照销售额的市场占有率,康师傅从2014年3季度开始便下滑,到2016年三季度占有率为50%,较最高时跌去7%,同期统一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至21.4%。
1月7日,新京报记者也随机走访了一些商超卖场。在京客隆定福庄店,其售卖的方便面品牌主要是康师傅、统一。两大品牌销售的方便面品类、价格相似,如统一高端面“汤达人”售价7.3元,康师傅的“汤大师”则定价为6.99元。
新京报记者还随机查看了两家品牌不同种类方便面的生产日期。康师傅品牌的容器面生产日期多集中在2016年9月、10月、11月,统一则集中在10月、11月、12月。在康师傅品牌中,西红柿打卤面、红烧牛肉面、爱鲜大餐3个品种产品最早的生产日期在2016年8月22日左右。
“方便面的保质期都是6个月,在商超卖场,如果看到离生产日期已经超过3个月的方便面,一般来说都是压货了,去库存慢,卖得不好。”一位与商超对接,从事方便面销售的人士对新京报记者表示。
2016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去年前三季度康师傅方便面业务的营收为25.11亿美元,2015年同期为28.54亿美元,下滑幅度约12%。
相比饮品、方便食品及其他产品,方便面业务的跌幅是康师傅整体业务中最多的。同期康师傅控股饮品、方便食品的销售额下滑幅度分别为8.01%、5.07%。
从更长的时间纬度看,2013年康师傅方便面产品营收达到43.32亿美元,2014年降至41.38亿美元,2015年进一步降至36.13亿美元,这一营收仅比2011年的35.92亿美元略高,回到5年前水平。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康师傅方便面市场销售额下降,一方面源自大陆市场对于方便面消费总需求趋于饱和,消费者消费观念向健康饮食转变,市场可替代产品增多。其次,对康师傅来说,主要产品长期以来缺少更新,虽然推出了更多口味,但始终是油炸食品,与目前主流的饮食观念不合。
交银国际去年12月14日公布的2017年投资展望称,康师傅近十年来都没有进步,没有推出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员工“十年没涨工资”,经销商“很难挣到钱”
在天津康师傅工厂从事质量品控的金勇(化名)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近年来康师傅的员工待遇一直未有什么变化。“康师傅基础员工分为操作员和职员两类,操作员一般合同期为3年,基本工资是按天津市最低标准给,基础员工基本都是靠加班费活。”
金勇还表示,操作员3年合同到期,不管技能多好,康师傅都不会续签,一律选择赔钱辞退,这一现象已存在多年。“康师傅存在季节用工问题,人员流动性很高。现在是旺季,用人多,3个月以后就是淡季,就要辞人,其实不辞也留不住人,工时少,没加班费,作业员觉得不合适就走人了。”
从事康师傅方便面销售的李女士给记者算了笔账,一箱24包的康师傅袋装面,从康师傅厂家拿货在46.5元-47.5元,折算下来每包1.98元,商超卖场终端销售价为2.5元/包,经销商能够拿到的利润不多。
李女士介绍,近些年经销商的单个利润变化不大,主要靠量大来盈利,但由于销量减少,经销商的日子不好过。
对于现在康师傅方便面是否好卖的提问,李女士表示目前整个方便面市场需求都不如以往,并非只是康师傅方便面卖不动。“康师傅方便面市场占有率一直很高,相较于其他品牌,销售上仍有一定保障。”
“现在做康师傅的经销商很难挣到钱,利润率就在3%-4%左右,而且康师傅对经销商要求很严格,启动资金就需要几百万,需要签订竞业协议,只能销售康师傅品牌产品,每月还有销量任务,完不成货就压自己手上了。”一了解康师傅经销商情况的人士1月6日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在方便面市场需求下滑后,康师傅方便面经销商销量普遍下滑了20%-30%,经销商靠量大盈利的模式不好做了。
对于康师傅员工的待遇,该人士还表示,其家属是康师傅销售人员,月工资3000元左右,在当地属于中等水平,但已经十年没有涨过工资。“做销售的,每天都在外面跑,十分辛苦。”
财报数据显示,2015年对比2014年,康师傅的员工数量下降了9381位。除人工成本的削减外,仓库、经销商以及直营零售商数量也在康师傅削减计划中。2015年较2014年,康师傅的仓库数量减少了4家,经销商减少6742家,直营零售商减少2323家。
业绩下滑,市值5年多缩水逾900亿港元
欧睿数据显示,2016年方便面市场的零售额达到了820亿元,较2015年下滑约7%左右,未来五年预计将继续保持下跌态势。面对前景的不断下滑,康师傅也尝试推出不同价格的创新产品组合,企图抓住不同需求的消费族群。如近一两年,康师傅接连推出黑白胡椒、爱鲜大餐、汤大师、浓浓柠檬茶、香葱脆饼等新品,向高端化进军。
2016年前三季度,康师傅方便面销售额合计25.11亿美元,其中容器面、高价袋面、中价袋面和干脆面及其他销售额,分别约为12.21亿美元、8.01亿美元、4.41亿美元和0.48亿美元,相较于2015年同期增幅为-11.24%、-28.67%、50.09%和-21.99%,各品类中仅中价袋面销售额上涨。
方便面销量的下滑,直接拖累了康师傅整体业绩。2016年前三季度,康师傅控股实现营业额69.13亿美元,相较2015年下滑9.44%;集团净利润3.12亿美元,下滑32.3%;股东应占净利润2.13亿美元,同比下降37.85%。
康师傅控股另一业绩支柱饮品也在下滑。康师傅财报显示,2016年前三季度,康师傅饮品业务营收为42.31亿美元,同比下滑8%;在2013年达到62.68亿美元的高峰后,康师傅饮品业务连续两年下滑,2015年较2013年已经下滑了近10亿美元。
方便面、饮品两项业务,占据了康师傅营收的97%。受支柱业务下滑影响,康师傅控股的营收也从2013年的109.41亿美元,下滑至2015年的91.03亿美元。
从总体业绩上来看,相比于康师傅近两年超过5%以上的营收下滑,统一2014年、2015年营收下滑幅度为3.66%、1.39%。净利润上,康师傅2015年下滑幅度超过35%,2016半年报显示下降64.57%;统一在2015年实现净利润8.35亿元人民币,较2014年增长192.26%,2016年半年报显示净利润同比增长12.9%。
朱丹蓬认为,统一的销售主要在一二线市场,而康师傅是在三四线市场,从经济增长、消费能力看一二线城市好于三四线城市。其次统一高价面“汤达人”推出比康师傅要早,在新品更新、研发上也强于康师傅,这导致统一近年业绩相对于康师傅较为稳定。
业绩下滑也对康师傅股价造成了影响。2011年8月,康师傅控股市值最高时曾达到1457亿港元。2016年9月,康师傅控股股票被剔除出恒生指数。截至1月6日,康师傅控股总市值约为514亿港元,五年间市值跌去约943亿港元。
“速食面市场正在萎缩,从企业角度看,康师傅近几年的业绩没有扩张,目前看也缺乏有效摆脱困境的手段,而且还面临众多其他替代产品的竞争,从长远看有被取代的可能,这导致投资者不看好它的股票,股价下跌。”港股分析人士黄立冲对新京报记者表示。
目前为止,康师傅仍在扩张自己的生产规模。康师傅控股历年年报显示,其营业所、生产线和生产基地数量都在连年增加,2015年,生产基地较2011年扩张了1.03倍,生产线则扩张了39.41%。
康师傅进行多元化尝试
“康师傅要改变目前困境自救的话,一方面要丰富自身产品线的布局,特别是符合市场主流群体的饮食新变化新趋势,另一方面要加大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拉开与竞争对手的距离。”沈萌表示。
实际上,自1992年生产出第一款红烧牛肉面,抓住商机发展壮大后,康师傅及其母公司顶新集团一直在尝试多元化道路。1996年,康师傅便开始进入饮品及方便食品领域。自2006年起,饮品业务占康师傅营收比重超过方便面,且比重不断上升。
此外,1996年,顶新集团将美国快餐品牌“德克士”(Dicos)收购,使其成为顶新集团继“康师傅”之后的兄弟品牌,中国大陆的第三大快餐品牌;1998年顶新收购台湾老牌乳企味全,味全成为顶新在台湾的生产基地;2003年,顶新与日本伊藤忠合资在中国经营“全家”便利店。
2012年,康师傅控股为了进一步拓展饮料业务范围,完成与百事中国饮料业务之战略联盟,开始独家负责制造、灌装、包装、销售及分销百事公司于中国的非酒精饮料。
康师傅进行了一系列多元化经营的尝试,但到目前仍未让康师傅摆脱依靠方便面、饮料经营的格局。相反,其优势产品却在市场大环境影响下,碰到了增长的天花板。
“目前康师傅方便面的渠道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城市,在方便面市场萎缩的环境下,康师傅寻求渠道向上、转型高端产品又受到正在兴起的外卖影响。”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在现有消费者对方便面食品属于不健康饮食消费观念未出现改变情况下,方便面产业可谓已经出现天花板。
对于康师傅目前的业绩状况及打算如何扭转业绩下滑,新京报记者1月6日向康师傅控股相关负责人士发送了采访提纲,截至发稿,康师傅控股未回复。(新京报记者 李春平 罗亦丹 天津、北京报道)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康师傅方便面销售额跌回5年前 同期市值减逾 [2017-1-9 11:00:29]
- 今年上半年百货店、购物中心关店原因分析 [2016-12-27 11:20:40]
- 电商冲击下零售百货业的转机 [2016-12-6 10:40:40]
- 机遇与挑战并存 生鲜电商自建冷链物流体系是 [2016-11-28 16:41:58]
- 电商给实体零售带来了什么 [2016-11-23 17:19:19]
- 线上线下经营成本差距缩小 实体商业或再突围 [2016-11-14 8:24:28]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