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便利店初期投入这么大,几年亏本烧钱是定律,为什么还有人热衷烧钱于24小时便利店?
福田晓村认为,在电商发达的今天,很多到超市去买的东西,网上就能解决,而便利店的消费品有很大的随意性,来店之后说不定就买了个什么东西,加上特别便民,因此未来是要蚕食掉超市的市场,“便利店消费才是线下消费的主角”,他说。
和福田晓村看法一致的,还有可购及7—11的负责人,在他们看来:一旦将一个城市的消费习惯培养起来,便利店的未来是无限的。
本土化的战略
24小时便利店尚未在一个城市成为一种消费习惯的时候,要赚钱是很困难的,于是,罗森、7—11、可购都将“本土化”作为了实现盈利的重要战略。
“去年开始在重庆店面卖小面这件事情,我们团队拿到了罗森总部的最高奖。”福田晓村说这个案例的时候相当自豪。
罗森卖小面,是去年颇有口水率的一个新闻,负责开发这个项目的是一位日本人,他把重庆小面吃了十多家,还参与了最后与陶然居合作的小面作料的品评,最终让小面作料实现了标准化,“一家店,一天最多能卖出200多碗小面,这个数额是相当惊人的,吃小面顺便买瓶水,消费拉动的意义重大。”
罗森还不光是卖小面,还卖了辣味的关东煮,除了熟食,其他商品也更加符合重庆人口味,比如辣味的蚕豆,放的位置一定比不辣的要好,而且会被贴上标签,表示不能断货,“以前我们没把本土市场看透,再努力都不赚钱,现在终于明白了,要读懂本地人的心!”福田晓村说。
为了更本土化,罗森准备开一种名为“罗森MART”的24小时便利店,这种店也是24小时开放,主打生鲜、水果。
在本土化实践方面,7-11没有走任何弯路,在重庆开的第一家店,就要卖蔬菜等产品,相当于一个综合性超市的缩小版。
本土企业的可购,具有一样外资品牌24小时连锁店不具备的优势—可以卖香烟。香烟的销售利润并不见得高,但买香烟的人可能还要买个口香糖什么的,进店客人多了,带动作用是相当强的。
线下消费的主角
在赵彪看来,24小时便利店战胜大型超市大约要10年,但这迟早要实现,“人是越来越懒的,买东西能少走一步就不会多走一步,大超市耽误时间还要关门,生意只能留给24小时便利店。”
形成消费习惯,前提条件是店要足够多,可购目前有186家店,加盟店占85%,还在奋力扩张,今年计划达到250家。重庆罗森目前是80家,预计今年破120家,明年200家。7-11表示选址比较严格,但肯定会加速店的开放。
“在西安,便利店已经在吞噬大超市的空间了。”赵彪说,可购将来会加大社区化的步伐,合川等区县市场已经签约即将开业的店面,他认为,外资便利店内部消息传递和决策流程慢,不如本土便利店的速度,“现在万科系和东原系都在和我们谈合作。”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未来暴利项目开店推荐 冷门好赚钱 [2015-8-18 8:53:51]
- 商业地产PK电商发展 传统商铺还会是一个好投 [2015-8-7 9:42:17]
- 寻找当代玉雕的价值洼地 [2015-7-24 10:47:02]
- 2万亿儿童市场怎么赚 [2015-7-23 15:52:37]
- 中西部电商: 如何从买买买到卖卖卖 [2015-7-23 9:28:44]
- 咖啡店扎堆商场明智吗 [2015-5-27 15:35:00]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