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注册
频道首页 | 头条 | 动态 | 深度报道 | 行业 | 政策 | 会议展览 | 市场招商 | 行情 | 市场开发 | 市场管理 | 融资 | 规划 | 市场数据 | 法规
您当前位置:首页> 流通资讯 > 市场数据正文
06年全国大型零售企业和主要商品统计数据
来源:2007年04月09日 超市周刊 发布时间:2007-4-9 点击数: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经济社会环境的继续改善,推动和促进了我国消费品市场的快速发展,形成了近几年少有的繁荣兴旺的好局面。

  一、2006年我国消费品市场的运行特点

  (一)高速稳定增长的态势突出明显

  2006年,我国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410亿元,与上年相比,名义增长了13.7%(高于上年0.8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2.6%(比上年提升了0.6个百分点)。无论是名义增长还是实际增长,200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均为1997年以来的最大值。

  需要指出的是,2006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高增长,是在1997-2005年平均实际增速超过10%的情况下发生的,更是在2005年名义增长12.9%、实际增长速度12%的基础上取得的,这既反映了我国消费品市场加速发展的基本态势,也反映了消费品市场在高速发展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也预示着我国消费品市场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市场规模将以每年扩大万亿的速度发展(如果200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与2006年持平,则比2006年增加1万亿元以上)。

  

  (二)农村消费品市场加速增长的态势明显,使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的势头有所遏制

  随着国家对农村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和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近年来农村消费品市场增长速度持续加快,2006年农村市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2.6%,比2005年加快1.1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1%,比2005年加快1.1个百分点,名义增长速度和实际增长速度都是1997年以来最高的。

  农村消费品市场的加速增长,使之与城市市场的差距进一步扩大的势头有所遏制。

  2000-2004年,我国农村消费品市场零售额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平均每年递减0.98个百分点。2005年比重仅减少了0.42个百分点,2006年比重减小的幅度又进一步降低到0.33个百分点(比重为32.54)。

  

  由于农村地区(县及县以下)消费品市场的快速发展,2006年农村地区与城市市场增长速度之差缩小到2个百分点之内(低于城市1.7个百分点,这是2000年以来的首次)。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农村市场的快速增长,是在农村地区实际生活人口持续下降的情况下取得的。

  (三)餐饮消费继续高速增长

  2000年以来餐饮业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保持了16%以上的高速增长(2003年除外),2006年住宿和餐饮业的零售额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在2005年增长17.7%的高速度基础上又增长16.4%,使零售额突破万亿大关,达10345.5亿元。

  餐饮业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持续高速增长,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拉动和所占比重都在稳步提高,2006年餐饮业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38个百分,比2005年提高0.14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13.54%,比2005年提高0.31个百分点。

  (四)中西部地区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与东部地区增长呈明显趋同态势

  2006年,东部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5.2%,速度比2005年加快0.9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增长15%,速度加快1.1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增长14.9%,速度加快0.9个百分点。2004以来,中西部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表现出稳定中加快增长的明显态势,2004-2006年,中部地区年均增长速度达14.7%,西部地区年均增长速度达14.5%,中西部地区消费品市场增长速度的明显加快,使之与东部地区增长速度的差距持续缩小,由2003年的2.5个百分点缩小到2006年的0.3个百分点,东中西部地区增长速度表现出明显的趋同态势。

  (五)热点消费商品拉动消费品市场增长作用明显

  随着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反映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热点消费商品持续快速增长,对消费品市场的增长起到了积极有力的拉动促进作用。

  2006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增长21.3%,其中,金银珠宝增长28.5%,建筑及装潢材料24%,通讯器材22%,家具21.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19.2%,化妆品18.6%,它们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的增长速度贡献了3.21个百分点。

  特别是汽车类和石油及制品类的高速增长,对消费品市场增长的作用尤为明显。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6年我国居民所保有的私人汽车总数已达到2,925万辆,比上年增长23.7%,其中私人轿车1,149万辆,比上年增长33.5%。

  在2006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中,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6.2%,汽车类增长26.3%。汽车类与石油及制品类对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增长的贡献率,2003-2005年分别为45.9%、42.7%、45.3%,而2006年为52.2%,比2005年增加了15.2%,在2006年,仅这两类商品的零售销售,就拉动了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增速21.3%中的11.1个百分点,拉动整个批发零售业的零售额增速13.7%中的3.5个百分点,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13.7%中的2.66个百分点。

  (六)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连锁经营的快速发展,商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以及扩张方式向并购的转变,使我国批发零售业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2006年,我国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1,555.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3%,增速高于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率7.6个百分点,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达到了28.21%,比上年提升了1.75个百分点。

  根据商务部商业改革发展司和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调查统计,2006年“中国连锁经营100强”销售规模达到8,552亿元,同比增长25%,大大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的增幅。门店总数达到69,100个,同比增长57%。2006年“连锁100强”总销售规模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1.2%,比2005年提高0.7个百分点。

  

  (七)重点大型零售企业利润大幅增长

  2006年全国500多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实现主营业务利润615.4亿元,比2005年上升17.88%,主营业务利润率为11.36%,与2005年基本持平。利润总额144.58亿元,同比增长36.72%,

  (八)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减慢

  2006年城镇批发零售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884.6亿元,同比增长23%,增长幅度比2005年下降8.6个百分点;城镇住宿和餐饮业固资产投资额为928.7亿元,同比增长37.4%,增长幅度比2005年下降17.7个百分点。

  二、2006年消费品市场快速增长的原因

  (一)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是消费品市场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

  城乡居民是我国消费品市场的主体(约占70%),对消费品市场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而影响这两大类群体商品性消费的主要因素则是城乡居民的收入,其中与消费品市场直接有关联的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的现金收入。

  1.城镇居民

  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759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10.4%,增速加快0.8个百分点。

  城市居民收入的增加得益于我国经济快速良好的运行和发展,一方面提高了城镇就业率(2006年底我国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为4.1%,比上年下降了0.1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则是企业效益普遍较好,提高了员工的工资、奖金水平和福利水平。

  此外,2006年不少地区提高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线,也使得低收入阶层的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有所提高,如江西南昌将城镇最低生活标准线由190元/月提高到210元/月,上海也将这一标准由300元/月提高到320元/月。

  2.农村居民

  2006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局之年,党中央和各级政府将解决“三农”问题提升到战略的高度,不仅推出一批惠农利农的政策,而且还采取多项有力措施,使农民获得实惠。2006年1月1日起,我国正式废止了《农业税条例》(取消农业税336亿元),同时还取消了随同农业税的“三提五统”和农村教育集资(约700多亿元)及各种不合理的收费。此外,2006年中央还拨付对农民的粮食“直补”资金142亿元,新增农业生产资料综合直补资金125亿元,良种补贴资金40.7亿元。据测算,仅取消农业税和“三提五统”及农村教育集资,就使农民人均减负约140元。其他的补助也大大降低了农资涨价对种粮农民的影响。除了下拨的资金以外,中央还提出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改革和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和改革粮食流通体制等问题的意见,使农村综合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

  由于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使农民从事农林牧渔业的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2006年前三季度,农民通过家庭经营所获得的现金收入人均就达到1,603.3元,同比增加113.2元,增幅为7.6%,对农民的现金收入的贡献率达到三分之一强。

  各级政府按照中央提出的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意见,加大了对广大进城务工农民(据统计目前约有1.2亿人)的保障,促进了进城务工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据统计,2006年农民的工资收入同比增加了155.2元,增幅高达19.6%,增速比上年提高了近9个百分点,增幅高于经营性收入12个百分点,对农民现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接近50%。

  除了经营收入和工资收入以外,由于政府加大对农民的转移性支付力度,使农民获得的转移性收入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2006年前三季度农民获得的转移性收入比上年增加了27.06%,而前六年农民这一收入的平均增长水平仅为6.69%。另外,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民工潮的涌现,城镇周边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民通过出租房屋、土地等,使农民的财产收入也保持了较快的增长。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为我国消费品市场的持续扩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其中特别是住房的改善,人员流动性的增加和对外交往范围的扩大,讲究仪容、品味、时尚和生活水准的人逐渐增多,因而大大增加了对奢侈性和方便流动交往商品的需求。汽车、石油及制品、通讯器材、金银珠宝、化妆品、家具和建筑及装潢材料等商品类别的快速增长就是最好的证明。

  (二)城市化推进所带来的城乡人口结构的变化,提升了总体人均消费水平,为消费品市场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上升空间

  影响我国城乡居民商品性消费的因素有很多,如收入、消费环境、商品安全等。但就市场的角度看,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人均购买力水平,二是购买者的数量和构成,这两方面因素最终决定城乡居民在零售市场上的消费。

  根据国家统计局城乡住户资料所作的加工测算显示,2000—2005年,我国居民的商品性消费平均每年增长11.5%,其中人均消费水平的因素占到10.7个百分点,人口数量增长因素仅占0.63个百分点。数据说明,总体上人均消费水平对零售商品的增长有绝对的拉动作用,人口数量的增长只有较微小的拉动作用,但这两方面因素在城乡的作用却很不相同。

  在城镇,人均消费水平不仅要受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和城镇本身人口数量的影响,而且还受进入城镇的农村人口(主要是进城务工人员)的消费水平和数量的影响。综合起来看,在城镇这几方面因素的合力表现为向上的拉动。在城镇居民商品性消费增长的13.2%中,其中综合人均消费水平的因素占8.7个百分点,综合人口数量增长因素占4.1个百分点,这反映了进城农民对城镇消费品市场的增长也做出了贡献。

  但在农村,这两种因素则表现相反,其中人均消费水平仍然在向上拉动,而人口数量因素却转化为向下的负拉动。在农村居民商品性消费增长的8.5%中,人均消费水平增长因素年平均为10.3个百分点,人口数量因素年平均却为负的1.6个百分点。

  由于大量的农村人口以务工等形式涌向城镇,并按照城镇的水平进行消费,而这种消费水平要远远高于农村,这就使得城乡人口结构的变动,本身就会对消费品市场产生远远大于人口总量增长对市场的影响。城市化推进所带来的人口结构上的变动,从一个侧面为我国的消费品市场在较长的时期内提供了相当大的上升空间。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我国农村地区由于人口向城镇转移,影响了农村地区的商品性消费,使其总消费量并不突出。但是,农村的人均商品性消费在2000-2005年平均能够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并在2006年达到与城镇增长同步(均为12.2%),确实反映了农村居民生活的改善。

  2006年,我国的零售市场继续保持了上述变化趋势。2006年1-3季度我国城乡居民商品性消费增长12.2%。其中,人均商品性消费增长占11.5个百分点,而人口数量的增长只占0.59个百分点。另据测算,2006年1-3季度,由于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提高而新增零售额2,900亿元,由于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新增加零售额732亿元,两项合计拉动整个批发零售业增长的13.7%中8.9个百分点,其中人均消费水平提高拉动了7.1个百分点,人口结构变动拉动了1.8个百分点。

  (三)低通胀使消费品市场在快速增长中保持平稳

  尽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呈现较快增长的势头,但商品价格变化不大。2006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5%,涨幅比上年回落0.3个百分点,城市和农村均上涨1.5%。

  从构成上看,消费品价格上涨1.4%,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8%;从类别上看,食品价格上涨2.3%,其中粮食上涨2.7%,其余商品价格有涨有落。全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0%,涨幅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物价的平稳运行有利于消费者形成稳定的预期,加大当期的消费支出,对2006年商品消费市场的繁荣起了重大作用。

  不过消费价格在第四季度有比较明显的上涨趋势: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同期上涨2.8%,这也是全年的最高涨幅。

  (四)社会集团消费对零售市场的增长有十分明显的贡献

  社会集团消费在我国表现比较突出。近些年来,随着办公场所的现代化、高档化以及办公条件的充分改善,随着会展经济的蓬勃发展,各类人员交往增多而兴起公关活动,以及各类单位中或明或暗的福利等等,使社会集团消费始终保持与零售市场同步发展。

  由于缺乏直接的统计资料,目前很难取得社会集团商品性消费的准确数据,只能通过将批发零售业的零售额,扣除城乡居民的商品性消费和入境旅游者所购买的商品以及可能存在的统计误差后进行大致估算。据估计测算,2006年1-3季度,批发零售业扣除城乡居民和入境旅游者所购买的商品后,剩余的零售额约为12,600亿元,同比增长17%多一点,其中,新增约1,850亿元,拉动批发零售业零售额增长4.5个百分点。如果考虑到可能存在的统计误差,其拉动应在4个百分点左右,即为集团消费对批发零售业的贡献。与同期国家财政预算支出增长速度(16.1%)相比,所估计推算社会集团商品性消费的增长速度相对高一点。但考虑到其中还包括有企业在这方面的消费,这一估算结果应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五)其他促进消费品市场快速增长的因素

  1.现代市场体系的建设,对消费的扩大起到有力的保障。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我国初步建立了与现代市场体系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相继出台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关于制止低价倾销行为的规定》、《商品市场登记管理规范》、《拍卖市场管理办法》、《连锁店经营管理规范》、《零售业态分类规范意见》、《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应急预案》、《直销管理条例》、《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促进了市场的规范化发展,维持了正常的商业流通秩序,较好地保障了城乡居民的消费。

  2.政策的扶持力度加大,改善市场流通环境,加快了商品的流通。根据商务部的统计,到2006年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累计建设连锁化农家店16万个,覆盖全国63%的县,带动地方和企业投资约117亿元,吸纳富余劳动力约65万人,使1.4亿农民受益,扩大农村消费约600亿元。

  3.商品销售与现代化金融手段相结合,对于促进和扩大消费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信用卡的出现满足了不少消费者便利安全的愿望。由于信用卡不仅使用方便,安全,而且还有免息透支等功能,加上购物积分、回馈赠礼品等活动,都可以对消费者购物欲望起到一定的刺激和激发作用。根据中国银联的统计,2006年银联标准卡境内新增1.44亿张,其中信用卡313万张,比2005年翻了六番。同时,越来越多的商家安装POS机,便利了持卡人刷卡消费。

  三、2006年我国消费品市场存在的问题

  (一)收入差距继续拉大

  中国社科院研究表明,2006年中国的基尼系数达到了0.496。相比之下,印度为0.33,美国为0.41。据统计,目前中国收入最高的20%的人与收入最低的20%的人的收入差距相差18倍。收入差距的扩大除了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外,另一个影响就是直接影响到商品的消费。高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较低,并且实际消费商品数量相对更低(高价值商品的消费更多是奢侈性的而不体现在数量上)。而低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高,新增的收入常常会主要用于商品性消费。因此,收入差距扩大,实际上不利于消费品市场的发展。

  (二)通货膨胀压力有增大的趋势和苗头

  从2006年第三季度开始,居民消费价格有攀升的趋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商品零售物价指数均有不同程度上涨。进入第四季度后,全国物价水平涨势比较明显,尤其是人民生活基本用品的食用油、米、面等,此外水、电、燃气等资源性产品也都在酝酿涨价。

  通胀对低收入阶层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使他们为了保持收支平衡而被迫减少消费的商品数量。

  (三)食品安全问题仍较突出

  2006年我国餐饮市场屡屡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包括福寿螺事件、含有苏丹红的红心鸭蛋、有药物残留上海多宝鱼等。尽管国家三令五申要求加强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监管,相关执法部门也是屡屡抽查,然而在利润的诱惑下,仍有不法厂商铤而走险。如果不采取切实措施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改善食品安全卫生环境,将直接影响到广大消费者对餐饮和食品市场的信心。

  (四)社区商业发展滞后

  随着住房商品化和居民个人对住房需求的增加,各个城市住宅小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然而在新建居住小区,社区商业建设滞后的情况较为普遍。一方面是城市商业中心地区和传统商圈内商业网点过分密集,同质化竞争激烈;另一方面人口集中居住的社区,由于规划滞后,缺少相配套的超市、便利店、餐饮店等,社区居民为了购物、就餐常常要跑到很远的地方。而实际上这些新兴社区蕴藏着很强的购买力,而相关部门如何做好新建小区商业配套的规划和建设,方便小区住户的消费,对于扩大消费品市场也将产生不可忽视的直接影响。

  (五)农村市场开拓力度仍需加大

  我国地域广阔,地区发展不平衡明显,广大农村地区商业流通的现代化、集约化水平低,市场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如以年轻人为主的消费人群向城镇迁移,导致农村地区消费不足,零售业布局不合理,新型业态比例低,组织化程度低、运作不规范,市场秩序混乱等,不利于农村消费品市场的扩大。

  (六)假日经济对消费品市场的促进作用有减弱的迹象。

  从统计数据来看,假日经济中的商品消费正在回归理性。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中心统计的数据,2004-2006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销售额增速分别为16.90%、13.15%和12.65%,呈逐年递减的趋势。说明人们在经历了“黄金周”初始的喧嚣和热闹后,逐渐开始理性的有计划、有选择的消费。

  四、2007年我国消费品市场前景展望

  (一)增速预测

  按照2006年12月5日-7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2007年我国经济工作将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目前经济增长方式还主要是依靠投资和出口来拉动,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已降到历史最低水平。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的经济增长模式存在很大问题:高投资带动的增长导致资源消耗大、环境压力大;伴随着人民币的升值,对出口增长的压力增大。如果不及时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话,经济的持续、平稳发展将面临着很大的风险,所以预计2007年国家在这方面会有较大的力度和措施。

  2007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2007年工作部分,特别强调“要扩大农村消费需求,认真落实促进农村增收减负的政策措施,加强农村商贸流通和市场体系建设,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和条件”。随着农业税的全面取消,2007年开始我国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学杂费也开始全免,这些都实质性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他们的购买力。根据2007年的财政预算安排,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用于“三农”的资金为3,917亿元,比2006年增加520亿元,预计增长15.3%。此外,2007年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试点范围将扩大到全国80%以上的县(市、区),中央财政安排补助资金101亿元,比2006年增加58亿元。

  而在活跃农村市场方面,随着“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双百市场工程”的深入,将进一步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完善农村现代化流通网络体系,规范农村市场流通秩序,保障农产品流通和农村居民消费安全,有力地开发和培育农村市场。

  除了农村地区,城市也有一系列减轻居民负担和促进消费的措施。一些有条件的城市在逐步减免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同时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的提高和覆盖面的扩大,也将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地区贫困人口的经济困难。2007年将重点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养老、医疗、失业方面的保险制度,中央财政为此安排社会保障支出2,019亿元,比上年增加247亿元。

  从城乡居民收入来看,2007年收入增长有望保持快速平稳趋势。2007年一个重要利好就是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员工涨工资,此举惠及千万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将对这些员工及家庭的收入增长产生明显作用。随着农村地区惠农政策的进一步推进和落实,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收入也有望保持较快增长。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逐步解决农民工工资偏低的问题。建立并完善防止工资拖欠的法规和机制”。预计随着各地政府对提高农民工工资收入和改善生活生存环境重视程度的提高、措施力度的加大,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工资收入和生活水平将稳定提高。

  从一些大宗商品的消费来看也没有减速的迹象。汽车、石油及制品行业引领了2006年我国消费品市场的快速增长,而我国居民对汽车等消费升级产品有着旺盛的需求,我们预计2007年这一趋势仍将保持。而传统大宗商品如服装、食品等,如果没有大的突发事件或者外来冲击的话,一般保持着平稳的增速,起着稳定整个消费品市场增长的作用。

  我国消费者预期指数不断攀升,而消费者信心指数在2006年末也不断上升,表明消费者对未来基本保持乐观态度。

  

  所以综合各方面因素,我们预计200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要比2006年高,约增长1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万亿元。其中城市约增长15%,商品零售总额约5.9万亿元;农村地区(县及县以下地区)约增长13%,商品零售额约2.8万亿元。

  (二)物价水平预测

  2006年第四季度,全国物价有比较明显的上涨趋势,通货膨胀有所抬头。不过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回落,煤、电供需矛盾不是非常突出,石油价格也有所下降,此外来自央行的消息是目前已经进入加息的观察期,也就是说在宏观层面会采取及时而必要的措施遏制通货膨胀的进一步蔓延。

  从外部环境来看,由于人民币持续走强,我国商品出口面临着比较大的压力,如果用于外销的产品由于人民币升值而转为内销的话,将加大国内市场的供给,也将遏制国内物价水平的走高。

  2007年影响物价水平最主要的因素可能还是来自资源性产品的价格调整。2006年国家发改委宣布将逐步提高水、天然气等资源性产品的价格,以缓解国内巨大的环境压力和日趋严峻的资源约束。如果这些改革在2007年启动的话,将不可避免的导致居民生活成本的提高。

  综合以上因素的影响,预计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将比2006年有所上升,预计上涨幅度在2.8%左右。

 

作者:佚名  编辑:宋浩123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消费新政放开管制 拉动9000亿 新零售成长为经济增长新动能
    热门资讯
    十万外国人广州“淘金” 国际 长沙市专业市场布局规划(20
    热门标签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16095034号   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版权所有 ©2004-2016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