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由商务部主管的全国性学术研究团体——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在京宣布正式进入筹备状态。作为该会副秘书长,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会展经济研究所所长刘宏伟向记者表示,会展教育将是该研究会重要的研究对象。目前会展教育虽然受到了空前的重视,但理论性太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非常严重,“中国会展教育目前实际上最需要的是专项教育培养”。也就是说,会展教育首先需要明确的定位问题。
会展教育陷入“一窝蜂”
1991年,中央美术学院(现在的清华美术学院)设立了中国第一个展示设计专业,为中国会展业培养了相当一批展示设计师。时至今日,随着国内会展界和教育界意识的提高,相当一批国内院校先后开设了会展专业或会展课程,可以说会展教育受到了史无前例的礼遇。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会展经济研究所所长刘宏伟介绍说,据不完全统计,去年我国开设会展类专业的高校约有30所;但今年仅在浙江省内就有约20所院校开设了会展类专业。如果再加上为数众多的职业培训类学校的纷纷介入,现在中国从事会展教育的机构数目绝对不是一个小数字。他表示,这是不正常的一种表现。
记者网络联系了现在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进修的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会展管理系讲师王春雷,他与刘宏伟的观点几乎一致。王春雷介绍,现在的中国会展教育和20世纪80年代末德国的展览业当时面临的瓶颈问题一样,都是“缺乏一个能提供专业化和系统性教育的机构,现有从业人员绝大多数非专业出身,尤其是展览公司的经营管理人员更需要系统教育。”目前,在德国主要有两所院校开办会展教育,一是瑞文斯堡合作教育大学,另一个是科隆大学,而且两所学校错位发展、相得益彰,前者偏重实践操作,后者偏重理论研究。而反过来看国内会展教育机构的数量之多,不能不让人担忧。
中国会展业需要实战家
“实际上,国内由教育部批准设立‘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院校只有沈阳师大、上海师大、上海交大、湖北大学等5所高校;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获批的专业是‘会展展示’。”刘宏伟的介绍让记者十分诧异。因为前文中已经提到的那个院校数据实在是远远大于这6所院校。这样的话,也就是说相当一批现在设立会展相关专业的院校只是院校的一相情愿,并没有得到国家的正式认可,更直白的说就是其学历暂时还不能得到国家的承认。
另外,刘宏伟还介绍,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还包括:学科设置不合理;专业师资力量稀缺;教学手段缺乏创新;教具无法适应实务教学等诸多方面。其中,学科设置上,大都陷入传统教育的模式中,过多重视理论性的讲解而忽略实务性操作是目前最大的问题。再如在教具方面,以前那种只是带领学生进入展场实地讲解“什么是特装、什么是标展、什么是展具”的笼统方式早已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需求。现在切实需要的是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随时就能辨别出多种展具的细化教学。
专项教育是适时之举
针对中国会展教育无序而混乱的状况,刘宏伟虽然表示无奈,但同时他也显示出尽全力寻求一种改善或者突破的方法的决心和勇气。他表示,作为一名业界人士,惟一能做的就是尽力改善和完善,尽力找出问题存在的症结,以便对症下药。
王春雷表示:“可以将德国的成功经验概括为三点:一是办学院校少而精悍,二是培养定位明确,三是产学研紧密结合。尽管德国与中国在会展行业管理体制、展会运作方式、场馆投资与经营模式等方面均存在很大差异,但德国会展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仍然能给中国会展教育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具体表现在:1、编制全国性的会展人力资源发展规划;2、构建科学的会展教育体系;3、设计合理的专业课程结构;4、加强培养计划中的实践性环节;5、切实推进校企合作办学等5个方面。”
而刘宏伟则认为,将会展教育划分成为“七层十六模版”,具体在基础就业、技能、参展商、企业内部、师资、高级管理人员和政府等七个层次进行专项教育,这可能是中国会展教育寻求一种变化和突破的解决方案。他说,那种不细分、不专项的教育方式已经不适合现在中国会展教育。让学生达到学以致用,“一招制胜”,毕业就能就业,是中国会展教育目前最重要的问题。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2016第十届中国冷链产业年会在南宁召开 [2016-11-30 9:29:30]
- 2016中国商业创新大会:释放创新能量 激活流 [2016-11-25 16:46:42]
- 2016义乌装博会亮点纷呈 [2016-11-23 10:19:19]
- 广东区域管理创新研究中心在顺德揭牌成立 [2016-11-18 10:33:30]
- 西博会为西部发展画卷添彩 [2016-11-10 11:33:10]
- 第十六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开幕 [2016-11-8 17:03:13]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