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我的第一本《中国会展城市备忘录》中有收录深圳,我的印象中深圳除有一个高交会之外,没有什么更大影响的品牌展会。
当我们在认识一个会展城市时,往往较多地考量其历史渊源。深圳本身就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快速城市”。会展文化和产业渊源恐怕是很难去考量的了。因此,我也在编著第一本《中国会展城市备忘录》时,忽略了深圳这一会展城市的珠迹,也成为一个过失或憾事。记得高交会主任刘明伟和深圳市会议展览业协会秘书长孙翌伦告知我:“千万不要忽视深圳!”。现在回过头来回味这句话,通过自己的亲历与了解,真该给这个会展城市有一个对话与诠释的机会。
在中国会展中心城市中,大连、成都、昆明是与深圳处于同一起跑线的。有人在这几个城市中拣选“中国会展第四城”,我认为这仿佛是给这几个会展城市套上了“紧身衣”。它们的会展城市发展迥异,方向也相差甚远。
深圳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城市,它的会展业的发展也是如此,但是正是由于深圳特有的市场基础,产业条件、区位条件和制度条件,它超常规地大踏步地发展,目前已经拥有了像高交会、光博会、安博会、珠宝展、家具展、钟表展、文博会、服交会和消费品采购大会等十几个拥有1000以上展位的品牌大展,这十几个展会紧紧依靠深圳的产业和市场条件一跃而起的,如高交会,从初期在广交会光环下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博览会,日趋成为中国品牌性综合大展,也成为深圳对外开放发展的“金名片”。2001年、2004年深圳就有60几个展会,展馆使用率就达到50%。据统计,2004年,深圳会展业直接收入达到3亿元,间接带动收入达28亿元人民币,成为深圳现代服务业中“轻骑兵”。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深圳“特区速度”的驱动,它的人才、技术、制度,开放和企业竞争力等等因素,使它迅速崛起。
如果说大连是我国最早在会展业发展中出台有关规则,促使城市会展业健康有序发展的话,那么深圳则是会展业制度创新的典范。在短短几年中,它们在制度和体制上创造了几个第一:2003年出台中国第一个会展业行规; 2004年出台了中国第一个展览企业设计、施工资质评审标准; 2005年7月出台了第一个关于深圳发展品牌保护的条例。
这几个条例的出台促进了城市会展业的良性发展,也为深圳新一轮会展城市竞争中做到了“制度制胜”。深圳的开放、平等、自由、宽容、创新的氛围,使深圳会展业从微观的企业、市场到宏观的政府综合管理以及中观的协会协调和咨询,处于不断突破的状态,我无法不承认这也许就是其他城市短期可能做到的。
面对深圳会展业的发展,我认为,住交会“单飞”应该成为深圳会展业发展中的一个“痛点”,加以剖析、思考。31.9万平方米深圳会展中心的建立,将突破展馆瓶颈,但其夹在香港与广州之间,角色定位过度抑或是内外兼收,打造自我就是一个挑战,这种挑战恐怕需要有更高的创新理念,更新的创新手段,更成熟的创新企业,这就好比一个武术新锐如何在每个武林高手之间左右逢源,又独辟蹊径了。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2016第十届中国冷链产业年会在南宁召开 [2016-11-30 9:29:30]
- 2016中国商业创新大会:释放创新能量 激活流 [2016-11-25 16:46:42]
- 2016义乌装博会亮点纷呈 [2016-11-23 10:19:19]
- 广东区域管理创新研究中心在顺德揭牌成立 [2016-11-18 10:33:30]
- 西博会为西部发展画卷添彩 [2016-11-10 11:33:10]
- 第十六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开幕 [2016-11-8 17:03:13]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