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注册
频道首页 | 头条 | 动态 | 深度报道 | 行业 | 政策 | 会议展览 | 市场招商 | 行情 | 市场开发 | 市场管理 | 融资 | 规划 | 市场数据 | 法规
您当前位置:首页> 流通资讯 > 会议展览正文
展会分段做假各有招数
来源:国际商报 发布时间:2005-9-1 点击数:

        展会作为企业树立形象、推广品牌、展示实力、促进经贸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对经济的发展有着较大的辐射和拉动作用。但由于我国会展业还处于粗放型经营阶段,规章制度尚不完善,市场秩序亟待规范,由此带来的展会“涉假”问题较为突出。而在展会举办的前期、中期、后期,由于每个阶段的任务和工作各有特点,“涉假”的形式和手段也各不相同。

  展会举办前“涉假”的手段一是“虚假广告”。比如:一些展会组织者为了招徕众多的参展商和观众,提高“人气”,在筹备开始,就有意掺假,宣传中要么扣上“最”字,要么戴上“大”帽,以不切实际的夸大宣传诱使参展商或消费者上当受骗。二是“虚假主办、协办”。时下,为数不少的展会拉大旗作虎皮,为了扩大影响,往往要拉出一大堆政府部门和机构作为主办、协办单位,而这些单位之所以愿意被列入主办、协办之列,有的是考虑支持当地经济发展,有的是为了吃点好处费,有的是图做个免费的广告宣传,等等,目的不一而足,而实际上承办单位才是真正的办展操作机构。这些主办、协办单位能够真正发挥应有作用的很少。三是“骗展”。最常见的就是收取参展商的押金后卷钱走人。再有名不副实。比如某展览会,号称有2万观众,开幕后参展商才发现观众寥寥无几,而且为数不多的观众里竟有不少是进场捡垃圾的老人。还有的展会连邀请函都是“量身定做”的,对机床厂商就是“中国机床展览会”,对汽车厂商则是“汽车装备展览会”等等,五花八门,很有针对性。四是“倒卖展位”。也就是玩空手道。这个问题突出表现在那些热门展会上,比如中国第一展“广交会”,展位非常紧俏,一些黑公司便玩起了空手套白狼的游戏。

  展会举办中的“涉假”主要表现为知识产权侵权。一份权威资料上说,在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履行国际司法协助义务、代外国法院送达知识产权侵权诉讼文书的35起案件中,有11起原告提起诉讼的证据均来源于在其本国举办的国际展览会,比例高达31.43%。从2003年秋季广交会开始,西方七大机电技术开发商结成专利保护联盟进驻广交会,专事进行侵权调查,在当届(94届)广交会上,他们发现10家涉嫌侵权企业,在2004年春季(95届)广交会上又新发现10家,在秋季(96届)广交会上他们则把连续三次被发现侵权而交涉未果的企业的全部侵权产品和彩页宣传资料清除出了广交会。由此可见,发生在展会上的侵权行为已经很严重。

  展会举办后的“涉假”主要体现在数字上。一些展会组织者为了总结展会取得的重大成果,往往虚拟一个“丰收图”,就是本届展会增加了多少成交额,节节攀升,到会的观众有多少万人,有多少项目签约,有多少项目达成意向,有多少意向成交额,又有百分之多少的专业观众参观,有百分之多少的国外企业参展等等。总之,就是给你一届比一届强的印象和展会影响越来越大的认识。有的展会组织者公布数据时故意使用模糊概念,如某展会的贸易及意向成交额为20亿人民币,咋一听成效不错,但细究起来,有可能贸易成交只有几千万人民币,至于意向成交,仅是一个想法而已,一般情况下很少实现。在这些展会组织者眼里,展会办的好不好,大不大,完全靠数字来说话。某业界权威人士评价说,这些展会庞大的贸易成交背后,是很多关系户在帮着展会组织者的签约“注水”。

 

作者:江志君  编辑:goblin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消费新政放开管制 拉动9000亿 新零售成长为经济增长新动能
    热门资讯
    十万外国人广州“淘金” 国际 长沙市专业市场布局规划(20
    热门标签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16095034号   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版权所有 ©2004-2016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