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并不盛产牡丹的巢湖市耗资百万举办所谓“牡丹观赏节”,而这个节只是为了一株生长在山崖上、据说“可预测旱涝”的野生牡丹,希望借此打造巢湖“城市名片”,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这个观赏节不仅没有让当地的旅游经济火起来,“会展经济”不经济,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沈丹阳博士说,发展“会展经济”要防以下五大误区。
规划定位误区。打造成全国甚至全世界会展区域经济城市,是很多城市确立的新目标。很多地方将发展会展经济等同于建场馆,不计成本搞建设、办展会,这是对会展经济的误解。会展业包括会议、展览、节庆等,有的地方不适合办专业性展览,但可以举办会议,搞节庆活动。我国各地应从各自文化底蕴、独特资源等出发,走出会展经济的特色之路。
场馆建设误区。近年来,各地展馆纷纷上马。而这些新建场馆绝大多数都由政府公共财政出资,或者用土地置换、税收优惠等扶持。场馆一定要由政府筹建吗?场馆作为一种产品,关键在于有没有市场需求,杭州的场馆主要依托的就是民营资本力量,基本都是私人的。政府要做的事是企业不能做或者不愿意做的。另外一种倾向是场馆越建越漂亮、豪华,人走在用花岗岩铺设的道路上,总担心鞋子是否干净,汽车在满地灯光的玻璃广场上行驶更是担心将玻璃压碎。
发展体制误区。对会展业,很多地方政府总在想方设法明确一个部门来主管,比如商务部门、内贸部门、贸促会或者成立一个会展办等,有的还主张对会展进行干预、审批等。这种“管理”思维很容易引发谁管、谁批、谁拿钱等矛盾。如果出发点从“管理”改为“促进”,完善发展会展经济的环境,构建会展经济体制,问题就好办得多。
促进政策误区。目前全国有30多个地方政府出台了促进会展经济的政策,但促进发展的对象大多锁定为本地企业,这是一种狭隘的观念。现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已有一批成熟的市场主体,而更多的地方培育会展企业又非一朝一夕之事。因此,制定会展经济促进政策应遵循市场规则,对外地主体、外地企业,包括外资、民营企业一视同仁,吸引有竞争力的企业到本地发展。
主导展会误区。很多地方政府一办展就提出要上规模,要有国际性。其实,办展会要因地制宜,不少虚张声势的展会,靠的只是政府的巨大投入,效益很难保证。相反,一些专业展会经过多年市场培育,已相当成熟,这时政府再插手,只能是画蛇添足。政府主导展会,应有正确定位,比如打造名牌会展、给会展经济提供协调促进服务等。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2016第十届中国冷链产业年会在南宁召开 [2016-11-30 9:29:30]
- 2016中国商业创新大会:释放创新能量 激活流 [2016-11-25 16:46:42]
- 2016义乌装博会亮点纷呈 [2016-11-23 10:19:19]
- 广东区域管理创新研究中心在顺德揭牌成立 [2016-11-18 10:33:30]
- 西博会为西部发展画卷添彩 [2016-11-10 11:33:10]
- 第十六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开幕 [2016-11-8 17:03:13]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