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注册
频道首页 | 头条 | 动态 | 深度报道 | 行业 | 政策 | 会议展览 | 市场招商 | 行情 | 市场开发 | 市场管理 | 融资 | 规划 | 市场数据 | 法规
您当前位置:首页> 流通资讯 > 资讯头条正文
疫情当前 实体零售协同应对共克时艰
来源:2020年2月12日 中国商报 发布时间:2020-2-13 点击数:


    受疫情影响,商业街显得十分冷清。图为近期湖南长沙黄兴路步行街的景象。

    疫情当前,实体零售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不少百货店、购物中心出于对消费者、职工生命健康的考虑,纷纷选择闭店或调整营业时间。与此同时,实体零售企业也开始理性谋划应对之策。中国商报记者调查发现,百货、购物中心不断加码线上业务,拓展门店的辐射范围,招揽更广的客群。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少人在本是消费旺季的春节期间选择待在家里。然而市民“闭门不出”难以产生现场消费,使包含餐饮、零售、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商场、购物中心面临压力。如何有效应对疫情谋发展成为了零售行业当前最现实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中国商报记者了解到,为了帮助商户共克时艰,部分商业地产商主动推出了免租、减租等优惠助力全行业共抗疫情。

    客流量显著下降

    原本春节期间人头攒动、热火朝天的商场今年显得格外冷清。以北京市新中关购物中心为例,中国商报记者走访看到,网红饮品喜茶门店前,以往动辄需要排队一小时的场景不复存在,只剩下几名戴着口罩的工作人员在各自忙碌。

    “手机上不断推送着各大购物中心公众号的最新通知,都是暂停营业或调整营业时间的。加上商场是人流密集的高危区域,不是不想去,是真不敢去。”家住北京市西城区的吴小姐坦言。

    2月1日,位于大兴区西红门的北京荟聚中心宣布从本月2日起暂停营业,仅欧尚超市保持运营;此外,北京首创奥莱、银泰in01均宣布暂停营业。

    此外,中国商报记者了解到,北京SKP、金融街购物中心、朝阳大悦城、龙湖长楹天街等多家购物中心均缩短了营业时间,基本在晚八点前全部闭店。

    而作为北京南城商业标杆项目的荟聚中心,关门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或不是一笔小数目。公开数据显示,北京荟聚中心2018财年销售额达36.3亿元。按照其同比近9%的增幅计算,2019财年销售额将近40亿元。

    关于此次闭店,北京荟聚相关负责人表示,暂停营业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广大顾客、员工和租户的健康与安全,另外也是响应国家关于严格加强疫情防控的要求,响应北京市政府的关于2月9日前可弹性工作,避免人员聚集的通知。

    “荟聚中心的物业是自主管理,前段时间荟聚中心缩短营业时间期间,所有租户(欧尚除外)免收所有租金与市场推广费。自2020年2月2日至2月9日临时闭店期间,所有租户(欧尚除外)免收所有租金、市场推广费及物业管理费。”该负责人称。

    对于那些仍在营业的商场而言,水电费、保洁消杀、人力等硬性支出不可避免。“比起以往春节,今年我们管理的商场平均客流下降了九成,不少餐饮、教育培训、儿童零售等商户还主动提出关闭门店以降低成本。”一名不愿具名的商管集团负责人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

    商业地产商集体减租

    针对广大商户存在的难处,不少商业地产商自发提出了免租、减租、下调物业费管理费等暖心举措。

    据中国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2月2日,已有近40家商业地产商宣布减免租金,包括万达、龙湖、华润置地、保利商业等。此外部分地方性商业体也宣布减免租金,短则一周,长则两个月;在减租方式上,超七成运营商采用租金减半,部分则全部免除租金。

    以万达为例,其宣称对全国323个购物中心免除36天租金及物业费。据业内统计,按照以往万达披露的年租金收入及物业收入水平预测,此次全免金额预计达30亿至40亿元。

    此外,红星美凯龙也发布了免除自营商场商户一个月租金及管理费的公告。红星美凯龙称,本次免租安排涉及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约为5.3亿-5.9亿元。而龙湖集团更是宣布旗下商场减租2个月。1月25日至3月31日期间,商场租金费用减半。据了解,此番减租政策覆盖了龙湖商业所布局的10座城市,在营的39座商场,支持了超过4500家合作品牌。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告诉中国商报记者,近期全国各类房企或商业地产商出台了租金新政策,有助于在近期商业零售市场萧条的时期保障商业零售企业的权益。这些房企减免租金的做法,能够降低商户经营成本和防范商户流失,否则一季度零售企业的压力会比较大,通过此类租金政策,稳定了房企和租户的关系,也有助于后续商业地产的稳健发展。

    中国商报记者注意到,加入此番集体减租潮中的大多为资金实力雄厚、产业布局多元的地产企业。对于部分地方性,体量较小的商业体而言,很难做到减免租金。

    “大型的商业地产商可以通过住宅或其他业务来分摊成本,降低风险,但是对于我们这种资金链比较紧张的企业而言,租金仍然是很重要的现金流。毕竟现在商场的营业额已经断崖式下跌,再收不上来租金怕是难以为继。”南京某商管中心负责人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现如今,减免租金的商业地产名单还在不断扩容。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范围内已有超过600家购物中心及百货大楼开展了免租、减租行动。

    零售业会否经历寒冬

    疫情期间,实体零售面对影响,如何开展“自救”成为业内关心的话题。

    中国商报记者注意到,“多渠道销售”成为线下商业不约而同的选择。例如,北京长楹天街将各大商家对应的微信渠道汇总,在商场的公众号推送,消费者可以通过推文选择自己想要购买的品牌,从而实现“云逛街”。

    北京万科半岛广场则联合场内商户推出了外送服务,包括零售和餐饮业态,如丽家宝贝、优衣库、华为等总共近60家商户,为消费者提供顺丰快递送货到家的服务。

    还有商场自发组建微信群,对于无法到商场购物的消费者推出了线上购物方式。以北京华润五彩城为例,消费者可通过扫描微信二维码,进入商场各个店铺的微信群,直接和店长进行沟通,采用线上支付的方式购买产品,随后商场将采用无接触配送至消费者制定目的地。

    早前曾搭建自营电商平台的商场在应对疫情时,显得更加得心应手。例如,天虹百货、新世界百货、汉光百货及君太百货等商场均自建有电商平台,消费者可通过商场自营的App或微信小程序享受线上服务。

    “即便足不出户,消费者也可以通过汉光百货微信小程序进行下单。随着商场智慧零售的推进,我们的收银台早就不局限于线下,越来越多的汉光会员在来线下逛街之前,都会在线上店铺先扫货一番。”汉光百货工作人员告诉中国商报记者。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陈立平认为:“危机一定程度上也是推动零售业发展最好的动力。即使在最严酷的寒冬中也有顽强发展起来的物种。在疫情面前,单纯的线上零售会暴露出短板,线上线下结合的新零售业态会继续快速发展。”

    “在疫情持续期间,习惯网购的人们将继续通过电商平台购买生活必需品。虽然目前形势仍比较严峻,但是人们的消费需求并没有消失,只是消费需求的实现时间出现了跨期。正是由于当前旅游和外出就餐的消费需求无法实现,反而会进一步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疫情结束后,消费需求有望出现反弹。”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告诉中国商报记者。

    赵萍表示,从非典时期的历史数据来看,2003年消费增幅虽然明显下降,但是2004年消费增速达到了13.3%,比2003年提高了4.3个百分点。此次如果应对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的政策得当,预计疫情结束后3-6个月,消费将恢复至正常增长轨道。



作者:贺阳  编辑:wxj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王先庆新著《新物流:新零售 广东财经大学商贸流通研究院
    热门资讯
    广东财经大学商贸流通研究院 第二届华南现代物流学术年会
    热门标签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16095034号   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版权所有 ©2004-2016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