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餐饮产业协同发展,共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共建“世界美食之都”。广州国际美食节活动系列之行业论坛,“粤港澳大湾区美食产业论坛暨美食之都发展研讨会”于日前在广州星河湾酒店举行。
会上政府代表、餐饮专家、美食评论家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及广东省各地市重要餐饮企业代表约150人共赴一堂,共同商讨在互联网力量的重大变革之下,粤菜借助大湾区战略走出去的策略,促进实现品牌化和年轻化,擦亮“食在广州”的活招牌。
共建湾区“食在广州”美食文化品牌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广东人饮食讲究,菜品做法精细。另外,“食在广州”早在2000年前西汉南越王的时候就有记载,而这一印象成为外地游客认识广州的第一步。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执行会长谭海城在发表《弘扬特色饮食文化,共建世界美食之都》的演讲中提及关于粤菜、香港菜、澳门菜三地菜系在大湾区打造“美食+文化”、“美食+教育”、“美食+产业”、“美食+传承”进一步发展的五点建议:一是建立旅游业和餐饮业共存的联系,拓宽商业格局;二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同源同宗”的饮食文化标准体系,强化饮食文化认识;三是形成有效的沟通机制,促进三地政府监管机制、政府审批机制的相互协调;四是合作培育跨区域品牌,推动饮食企业走上国际市场;五是注重粤港澳大湾区饮食文化的历史传承,以大湾区为纽带积极打造广州美食之都的名片。
“广州人会吃大家都知道,但是外地人来广州要去哪里吃?”广东财经大学商贸流通研究院院长王先庆针对“食在广州”的现状提出树立广州饮食文化品牌的概念,用“同根同链同区”六个字作出了精辟的解答。具体指的是:一从品牌的构成和系统研究来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品牌产业,解决饮食品牌文化“模糊”的问题;二是以粤港澳大湾区为纽带,共同构建美食产业链和美食基地;三是通过讲美食的百味故事让更多人认识美食背后的深刻文化蕴意,进一步了解广州这座美食城市。
踏入大数据的年代,餐饮业与大数据的融合成为商家洞察餐饮市场,明晰行业动态,了解消费者的重要武器。美团大学餐饮学院首席分析官宋杨在论坛现场通过大数据为同行导航餐饮进化新方向,打造广州美食产业新格局。一些大数据传递出的关键信息体现了对广东餐饮业未来发展的重要价值。根据美团大学餐饮学院数据报告,餐饮业从2010-2019间年收入总体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最高超过4000万。主要特征如下:
数字化的特征更加明显:线上交易用户数和线上活跃商家数分别占餐饮的45%和41%;广东省2020年10月线上门店数相比2018年上涨1.08%;在2018年至2020年间,广州市线上门店数最多;2020年10月广东省线上订单量相比2018年10月呈快速增长趋势,广州、深圳、佛山线上订单量名列前三。
从消费者偏爱的角度看:小吃快餐门店数最多。饮品店订单量最高,其次是火锅。50元以下订单量最高,100-150元涨幅最高。女性是餐饮消费的主力军。
“食在广州”对话行业大咖
根据《中国餐饮报告2019》,截至2019年4月底,广州粤菜门店数超过12000家,粤菜门店数位列全国第一。广州作为世界美食之都,餐饮业规模体量遥遥领先。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的战略优势,“食在广州”利用新的历史机遇如何进一步发展,专家们以“共建美食之都”为主题分别讨论了湾区美食产业化、品牌化、年轻化发展以及城市综合体美食聚集趋势。近年来,限定口味、轻食、网红、老字号、跨界、绿色消费、数字化、小包装、高颜值、趣味性”等成为年轻消费者对美食追求的热词。对于重新认识广州美食之都的价值和作用,广州市美食之都促进会理事张广忠表示:再次定义美食产业,要与其他产业一起,一是依托信息科技,二是依托文化。另外,资深媒体人、知名评论员一鸣对美食文化的现状提出了棒头一喝的思考,“人们现在对菜的味道越来越看重了,对文化却越来越淡泊了”,并进一步提出:广州应该建够规模、可以停车的“食在广州”博物馆的呼吁。对此,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校长吴浩宏回应,“食在广州”博物馆的建设将有望在明年开工。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广州如何打造世界美食之都 专家呼吁建“食在 [2020-11-16 9:11:26]
- “千年商都”升级迫在眉睫:600多家专业市场 [2020-11-13 8:27:15]
- 炙热的广州“双十一”:涌动的“尾款人”力 [2020-11-11 9:15:31]
- 广州商贸业与物流运输体系相互促进 数字经济 [2020-11-10 9:13:43]
- 王先庆:美食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协同发展 [2020-11-9 17:12:28]
- 万亿市场被跨界“抢食” “卖菜”真的是个好 [2020-11-7 9:03:47]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