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决定在一个月内左右宣布和中国最大的电商公司合资成立电商公司并入股,第一期准备投资50亿元人民币,目标是三年左右找到盈利模式。
从未有哪一家公司能将内部的工作会议有图片、有视频、有文字的原声原貌般公之于众,除了万达。
7月17日,万达集团官网发布2014年万达集团上半年工作会议王健林讲话,将万达集团商业地产、高级酒店、文化旅游、连锁百货四大支柱产业乃至想要注册成立的金融集团、推动上市、全力发展电商、加快国际化等“业务半年报”及下半年计划披露殆尽。
在国内房地产业陷入深度调整的困难期,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万达给外界展露的是一个资产和收入均同比增长超过20%、超额完成上半年目标的多元化领域并已“无法阻挡”的帝国集团形象。
但富丽堂皇的数据、口号般的豪言壮语还是无法掩盖这家国内最大商业地产集团谋划转型背后的沉重焦虑,而王健林担忧的也不仅仅只有电商。
王健林说,“首先说明,上半年所有数据未经过审计确认。”万达的焦虑就如同这经不起推敲的心虚却又急于向外展露的迷失和矛盾。
不被看好的万达电商
7月12日,在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60分钟15秒的“半年会”讲话中,他用了前所未有的11分钟的大篇幅来讲万达电商。
关于万达电商,王健林用了“放手、全力发展”来定调。“所有网上资源全部给电商公司”,王健林称,这不是要求,而是纪律。
王健林表示,万达集团将放手让电商发展,并且不用传统思维来发展电商,要给电商特殊的创新机制和决策机制,包括在财务上予以一些自主权。并要求万达集团总裁丁本锡制定电商制度,还给出听取结果汇报的时间表就在8月份。
王健林还透露,万达决定在一个月内左右宣布和中国最大的电商公司合资成立电商公司并入股,第一期准备投资50亿元人民币,目标是三年左右找到盈利模式。
但是,相比王健林豪言壮语的布局,外界却一边倒地看衰万达电商的未来。
不过,对万达电商的被质疑从未断档过:万达未有电商基因、房产公司管理僵化、汇报审核制度固化阻碍等都成为万达电商推进不力且已暴露在外的因子。
但是,动辄千亿资产、内部分支盘根节错的帝国集团,寄望新生的电商生力军(不管是模式还是团队)来盘活,放在谁的肩上,都是一副难以迈步的重担。
此前,万达最为外界道赞的是其军事化的管理风格和高效的执行力,王健林也多次在各种场合津津乐道于其军队般作风的执行力是成就今日万达的法宝,但据中国商报记者了解,万达电商的推进不力恰恰折射出其执行力不到位的制度漏洞。
从两年前王健林决定推进电商,到招聘前阿里国际电商负责人龚义涛入职万达电商,再到确定万达电商定位做“智能广场”的架构,可以说按打通万达各个业务线的路径探索方向并非错误,但是两年来,如王健林所言,万达电商还没有回答出“万达电商是什么”的初始问题。换句话说,筹备了两年,干了两年,万达电商甚至还没想明白要做什么。
问题到底出在哪呢?王健林也意识到了,他称,万达电商今后要“放手”,要全集团支持,但是,这种一人口号般的部署、下令能解决万达内部根深蒂固的人事制度层级阻碍吗?况且,“放手”到何种程度也是疑问。
业内人士分析,要驾驭庞大复杂的人事架构以及层层汇报的传统机制阻碍上的互联网创新,或许只有王健林公子王思聪这个万达接班人来执掌万达电商才或许是有可能的逆转。
而在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看来,万达电商不管由怎样的团队来执掌,就目前的现有团队而言,更适合的是如何将万达资产价值提升的自有模式,而非是王健林目前所设想的万达广场之外的服务平台模式。“若是后者,万达电商并不具备成功可能,一是缺实践的人,二是竞争已存在,万达不占优势。”业内人士认为。
按王健林透露的万达将和中国最大互联网公司合作电商的最新想法,业内人士告诉中国商报记者,万达电商可选的合作伙伴并不多,按目前阿里和银泰的排他性合作,万达和阿里合作的大门已经被关上。当然,万达和腾讯合作的可能仍存在,关键在于万达能够开放的筹码有多大。
万达百货的迷失
王健林对万达电商计划的迫切需求,一定程度上在于其既有商业模式的迷失。
众所周知,万达集团的核心业务有四——商业地产、高级酒店、文化旅游、连锁百货,而万达盈利的商业模式是用院线、酒店、百货、大歌星KTV、电玩等自有商业品牌来为万达出售的住宅、公寓、公寓式酒店、写字楼、金街商铺等营造出招商和销售的商业氛围的“现金流滚资产”模式,这注定了其支柱仍然是房地产业务。
由此,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万达百货一开始就是为了配合万达广场的招商以及住宅、商铺销售而做的业态定位,使得万达百货并不能够像一家真正的独立的百货店去选址。万达百货依附万达广场扩张的掣肘在于后者已在渠道上下沉到三四线城市的副中心,这让万达百货患上了“先天不足”。
知情人士指出,在招商、规划设计上,在整个商业地产项目中,万达给予百货的位置和分配的资源也每每都是广场位置比较差的,且不管是体量还是招商品牌都与万达广场商管项目产生冲突。
万达百货的第80家门店内蒙古满洲里万达百货日前开业。在满洲里,中国商报记者看到,即使在内蒙古满洲里这样的边境小城,万达广场的商业地产设计、招商、运营能力也展露出匹配国内商业地产老大的雄姿,但独独万达百货有些难以匹配。满洲里万达广场尽管处于城市新区,但广场内顾客川流不息,只是到了万达百货板块,顾客就不见了踪影。而在中国商报记者走访的诸多一线城市到二三线城市万达广场,万达百货与广场的客流悬殊都是显而易见的对比一幕。
但是,扩张仍是万达百货的主旋律。随着满洲里万达百货的开业,门店规模数达到83家的万达百货已成为毫无争议的行业第一。但随着运营时间愈发推进,万达百货的效益并未随着其体量、规模的增大而改善,反而愈发暴露盈利能力差的尴尬。
万达百货市场推广部副总经理徐培柏告诉中国商报记者,万达百货今年仍将开出24家新店,明年是25家新店。
与电商公司遭遇的问题如出一辙,万达百货走马灯般上任又离职的一批批高管们对于万达百货的回天无力除了集团战略定位的束缚、行业整体陷入低迷转型期的大气候外,一定程度上也与万达百货难以撼动集团顽固深化的制度层级漏洞有关。
依托“大万达”优势,万达百货可以联动万达影院、万达大歌星、万达酒店、万达旅业等多个万达广场旗下的主力业态固然是万达百货相对其他单体百货的优势,但是,曾作为商业地产主力店的百货如今在完成培育后依然需要集团持续的“补血”,对于“万达做任何事情都要追求盈利,不是为脸面而做”的王健林原则而言,亏损的万达百货是不及格的。
徐培柏也告诉中国商报记者, “万达百货整体至今仍未实现盈利。”
但是,在业内人士看来,万达百货盈利并非几句口号就能解决,其背后不仅是因为运营业务的精耕细作需要时间,更在于万达“现金流滚资产”模式的不可能改变意味着万达百货的定位无可变更。“用尽百货业精兵力将,或也难让万达百货盈利。”业内人士如是说。
也由此,今年5月,有关“万达部分新项目不再设百货主力店,万达广场去百货化”的消息在坊间传得沸沸扬扬,并引起整个购物中心业内展开大探讨和大争论。经营业绩的惨淡,让外界对于万达要抛弃万达百货的传言坚信不疑。
7月30日,就“万达广场将去百货化”的传言,徐培柏向中国商报记者回应称,王健林已经澄清表示不是“去百货化”,而是未来将根据各个城市、地域的不同情况来调整万达广场的面积,万达百货也将随万达广场的体量、区位等来确定适宜的万达百货的面积。
但实际上,尽管万达百货暂时不会被万达抛弃,但可以发现的是,在整个2014年下半年工作计划部署中,万达准备要做的三件大事——成立电商公司、注册成立金融集团、推进上市,都已经与万达百货无关。
上市坎坷折射模式软肋
万达百货并非万达左右为难的惟一痛点,为业内所知的是,万达运筹帷幄近十年的上市计划也在7月遭遇失利。
如王健林称,万达集团目前拥有两家上市公司,美国AMC和香港上市公司恒力地产,但这些“都不是万达的主要公司”。万达真正图谋上市已久的两块核心资产分别是万达商业地产和万达电影院线。
虽然王健林公开称,万达上市的目的是为让外界看到万达的透明,更让资本市场看到万达的成长性。但实际上,恰恰是万达的成长性在互联网经济到来和整个中国经济进入调整转型期的当下遭遇了疑问。
万达作为传统的优势板块,万达商业地产已然是国内商业地产的龙头。凭借一年20家店的高速扩张,万达商业地产在全国快速跑马圈地。目前,万达在全国已经有93个万达商业广场,59家五星级酒店。
但是,对于截至目前的万达而言,其商业地产的优势一定程度上依赖于高速扩张所圈来的地方政府给予的廉价的土地资源和商家蜂拥而至的品牌商资源。而对房地产销售业务的倚重,使得万达广场散售的金街商铺作为资金回流的工具,已在全国各地愈加暴露出客流稀少、商铺空置、业主轮番投诉的问题,一些业内人士也多次指出,“现金流滚资产”的万达模式将使得万达金街成为这个商业帝国背后潜在的隐患。
与万达百货遭遇的矛盾一样,万达整个商业地产“大跃进式”发展是否还适合已进入整个中国都在追求“慢生活”的、要质量不要速度的中国经济已是当下需要万达思考的问题。
但王健林的帝国版图还在不断扩张,王健林还在想得更多,这个商业地产的帝国如今又开始试图注入金融基因。
在半年会上,王健林表示,计划今年三季度注册成立万达金融集团,今后万达所有的控股、参股以及财务投资都由金融控股公司负责。王健林表示,万达注册成立了一家百亿级别的投资公司,正在申报成立一家注册资本300亿元的财务公司,万达还计划投资其他金融行业。
按王健林的设想,到2020年,万达要形成不动产、文化旅游、金融、零售、电商五大业务板块。
当然,万达商业地产也在不断调整升级,从第一代到第二代“万达+沃尔玛”到第三代的城市综合体的演变,而对于即将推出的第四代万达城,将被赋予在第三代基础上增加文化旅游的部分。
但愈来愈庞大的万达能否补齐短板实现整体盈利的提升,而非一直依赖房地产业务已是万达的关键。如全经联商业地产联盟专家柏文喜撰文指出,按照万达集团各业务板块的上市技术路线图,其主要业务如万达商业地产或将谋求在境外上市,但境外资本市场虽然对上市时的财务表现没有要求,但却更强调以盈利能力来对公司进行估值,这将是万达商业地产境外上市的软肋。(首席记者 颜菊阳文/图)
万达百货的“先天不足”
按万达2014年半年会的披露,2014年上半年万达商业地产业务总收入668.5亿元,其中地产业务收入566.5亿元,租金收入仅50亿元。从万达集团收入结构显见,地产业务收入占商业地产总收入的84.74%,租金收入只占7.47%。
万达百货一开始就是为了配合万达广场的招商以及住宅、商铺销售而做的业态定位,使得万达百货并不能像一家真正的、独立的百货店去选址,而每每都只能随着万达广场的位置而南征北伐、高速扩张。万达百货依附万达广场扩张的掣肘在于后者已在渠道上下沉到三四线城市的副中心,远非百货业所需的城市中心地带,这让万达百货患上“先天不足”。
但实际上,尽管万达百货暂时不会被万达抛弃,但可以确定的是,在整个2014年下半年工作计划部署中,万达准备要做的三件大事——成立电商公司、注册成立金融集团、推进上市,都已经与万达百货无关。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网购商品与商场所见不同 “电商专供”是否值 [2016-11-9 11:01:59]
- 一线城市社会消费品增速靠后 专家:应合理引 [2016-11-1 10:47:03]
- 以“互联网+”解外贸企业物流之忧 [2016-10-26 15:05:56]
- 逆袭谋突围 国美电器重回零售本质战略价值 [2015-8-19 9:58:04]
- 京东联手永辉背后:瞄准生鲜物流配送空白 [2015-8-18 10:50:43]
- 关店潮来势汹汹 传统零售业患上“互联网”焦 [2015-8-18 10:05:22]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