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注册
频道首页 | 头条 | 动态 | 深度报道 | 行业 | 政策 | 会议展览 | 市场招商 | 行情 | 市场开发 | 市场管理 | 融资 | 规划 | 市场数据 | 法规
您当前位置:首页> 流通资讯 > 深度报道正文
大众化理性化消费成为新常态
来源:2014年1月15日 国际商报 发布时间:2015-1-19 点击数:


  今年是中国商业联合会开展年度“商业十大热点展望”评选发布活动第十二年,中国商业联合会组织有关专家对宏观经济和商贸流通行业情况进行深入研究。1月8日,“2015年中国商业十大热点展望”在北京向国内各大媒体发布。

  香港冯氏集团利丰研究中心根据专家的评述报告撰写制作《2015年中国商业十大热点英文报告》,同期向香港及海外媒体和商界人士发布。

  2014年,在中国经济增长从高速换挡为中高速的宏观环境下,国内消费品市场仍然保持了稳定增长,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上升,贡献率超过投资,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虽然略有回落,但增长幅度依然可观。1~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1.3118万亿元,同比增长12%,名义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0.8%,比上年同期回落0.6个百分点。前三季度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8.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2.6个百分点,比投资贡献率高出7.2个百分点。

  消费品市场运行主要特点

  乡村消费品市场增速较上年放慢,但仍快于城镇。1~10月份,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增长13%,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5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8%,比上年同期降低0.6个百分点。同期,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名义与实际增速分别为11.8%和10.6%(分别比上年同期回落0.9和0.7个百分点),名义与实际增速均低于乡村1.2个百分点。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城镇化的加速使农村人口及其消费有所减少,同时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幅继续领先于城市居民。

  餐饮业市场有所回暖,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增速由负转正。1~10月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9.7%,增速比上年同期回升0.7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限额以上餐饮单位餐饮收入同比增长2%,而上年同期是下降1.7%。

  不同渠道表现“冰火两重天”。许多大型百货商店销售继续出现负增长,网上销售增速则快于上年。在经济增速减慢,反腐倡廉、大力压缩“三公消费”的环境下,实体零售商业中的大型零售企业,特别是大型百货店的销售进一步变冷。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统计,1~10月份,100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主要是百货店企业)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仅为0.15%,增速比上年同期下滑9个百分点,其中增速下降的有71家,比上年同期增加38家;增速下降10%以上的有35家,比上年同期增加27家。网上销售则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1~10月份限额以上单位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55.6%;2014年“双十一”,仅天猫销售额就达571亿元,同比增长62.7%。

  大众化消费保持快速增长。在高档商品、高端餐饮消费增速大幅下滑的同时,大众化、中低端商品和大众化餐饮消费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这部分消费相当一部分在小型或微型商业企业中实现。据测算,1~10月份,限额以下单位(包括个体商户)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5.1%,远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商品销售和餐饮收入的增长幅度。

  绝大多数大类商品热销程度降低。

  1~10月份,国家统计局统计的13类商品中,零售额增速比上年同期下滑的有12类,只有通信器材类增速快于上年同期。近几年快速增长的热点商品如金银珠宝、汽车、石油及其制品、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等,增速均下滑到10%以下,分别增长-1.7%、8.6%、7.7%和8.4%。

  下半年以来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缓缓下行。随着经济增速的降低和物价指数的回落,从6月份开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呈现逐月减慢走势,由5月份最高增速12.5%徐徐下滑到10月份的11.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率1~10月份比1~5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预计,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率在12%~12.3%之间,实际增长在10.8%左右,均低于2013年。

  消费品市场新常态主要特征

  专家们认为,随着中国经济进入以深化改革、优化结构、加快创新、减速提质为特征的新常态,消费品市场也在发生一系列变化,其市场的新常态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消费品市场销售增长率由高速转向中高速。主要原因是:消费品市场增长最根本的源泉是居民收入,经济减速必然带来居民收入增长的减速,并伴随商品消费增幅的降低;近年来我国老龄化加速,2013底65岁以上人口已达1.31亿,占人口比重升至9.7%,一般老年人消费趋向保守,意味着消费能力下降的人群不断增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新增消费更多地表现在服务性消费上,而服务性消费绝大部分没有被统计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此外,销售额基数已经很大,增速降低一些是正常现象,即便增速下降,绝对额的增长依然是递增的。

  政府不再直接刺激商品消费。前几年政府补贴家电、汽车消费,对消费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其中2009年~2011年,由于补贴消费,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商品销售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总额分别增长1.62、2.59和3.24个百分点。今后,随着观念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加之补贴消费往往不仅边际效用递减,而且会透支未来销售,大规模直接补贴消费的政策不会再现,未来消费品市场的增长不会再依靠外部拉动,市场内生力量将成为消费品增长的唯一动力。

  消费品市场趋向健康化发展。多年来,中国消费品市场上公款消费比重很高,腐败性、奢侈性、炫富性消费氛围浓厚,虽然拉动了消费增长,但这种消费是畸形的、不健康的,对社会风气的腐蚀作用也很大。中共十八大召开以来,严控“三公”消费、严厉反腐、倡导节俭已常态化,公款消费以及腐败性、奢侈性、炫富性消费必将受到持续抑制,从而促使消费品市场回归健康发展轨道。

  大众化消费品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前几年,消费品市场高端化消费热度较高,高端的百货店、专卖店、餐饮店普遍以30%左右的销售速度增长。自2013年以来,高端商品和餐饮消费增速大幅下滑,市场开始向大众化、理性化回归。这一发展趋势将延续下去,今后大众化消费保持热度,将是消费品市场发展的新常态和主要“引擎”。

  展望2015年,多数专家认为,在中国经济增速预期值可能放缓到7%的环境下,消费品市场增幅也会随之小幅回落,不过仍会高于GDP增速4个百分点左右,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幅不低于11%。大众化、理性化、网络化消费特征将进一步凸显,全年消费品价格涨幅稳定可控。作出这些判断有以下几点依据:

  首先,2014年下半年以来,投资、工业增加值、货币供应量消费、物价等增速不断走低,这一趋势将延续到2015年某一时点,由此对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率会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其次,从中央调控目标和转方式的进展来看,各项政策已经开始见到效果,服务业比重在提升,就业状况较好并将保持下去。虽然2015年总体经济形势仍较严峻,但外部经济环境中美国有稳中趋好的迹象。国内就业压力不大,城乡居民收入将继续增长。此外,以扩大国内消费促进增长成为政策重点,宏观调控亦有较大的空间。

  再次,2014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促进内贸流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同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要求:增加居民收入,让群众“能”消费;要健全社保体系,让群众“敢”消费;改善消费环境,让群众“愿”消费。重点推进扩大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消费,促进绿色消费,稳定住房消费、升级旅游休闲消费,提升教育文体消费,鼓励养老健康家政消费。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实,总体上将有助于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

  另外,2014年以来物价涨幅继续呈现回落态势。1~10月,居民消费价格仅同比上涨2.1%,比上年同期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9、10两个月只上涨1.6%。预计2015年投资增速在“微刺激”方针下不会很高,对物价上涨的压力不大。同时网上购物的快速增长对商品价格的上涨也会起到抑制作用。这些都将为2015年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创造良好的价格环境。

 

 

作者:佚名  编辑:wxj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互联网+”时代仍靠“三现” 浙江省专业市场电子商务发展
    热门资讯
    十万外国人广州“淘金” 国际 长沙市专业市场布局规划(20
    热门标签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16095034号   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版权所有 ©2004-2016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