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国由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共1128家,多数老字号企业经营情况欠佳,不少老字号甚至处于“僵尸”状态,空有品牌无产品。在全球最具价值品牌100强榜单中,欧美日上榜品牌超过半数,而中国仅有贵州茅台一家上榜。
稻香村、全聚德、同仁堂……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老字号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然而不少中华老字号企业由于体制落后、与市场实际需求脱轨等原因,其身影似乎越发落寞。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华老字号企业有1.6万家,至今只剩1100多家,中华老字号生存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那么,老字号该如何摆脱束缚,破茧成蝶?
老字号地盘逐渐被蚕食
之所以大多数老字号发展现颓势,业内走访、研讨发现,老字号企业主要受困于以下四大问题:体制和观念滞后,阻碍老字号的改革创新;产品和技术陈旧,制约着老字号的价值提升;资金短缺、人才流失,降低了老字号的发展活力;现代品牌意识淡薄,无法发挥品牌优势。
许多老字号企业因循守旧,体制落后,吃大锅饭,冗员严重。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长期分离,满足于现状,不谋求新发展,大多数老字号企业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缺乏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体系,缺乏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
如部分老字号现代品牌意识淡薄,无法发挥品牌优势,而且忽视了对老字号文化的挖掘和整理,不注重运用自己独有的文化去塑造品牌、宣传品牌,不注重运用品牌优势寻求进一步发展,而是固守“酒香不怕巷子深”、“独此一家,别无分店”的传统观念,对外宣传不够,营销渠道不广,市场需求难以扩大,品牌价值和品牌效益逐步减少。
而旧体制是“老字号”的最大问题。目前,中国的“老字号”多是由国企转型而来,国企转型所有的弊病在“老字号”身上一览无余。始创于清朝顺治八年(1651)的 “王麻子”剪刀,1997年时该厂在岗职工697人,退休职工却已达500多人。
北京一得阁总经理王杰表示,作为生产出世界上第一滴墨汁的企业,一得阁最大的痛点不是行业的竞争,而是人才的缺乏。“我刚到一得阁工作一年,来的时候,一得阁原来职工平均年龄53岁,30岁以下的一个都没有,这样的人员结构使得企业后劲堪忧。”
公司转型迫在眉睫
有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餐饮业发展呈现回暖迹象,却没有给以老字号为主的餐饮上市公司带来太多红利。在消费观念改变、互联网餐饮强势进入以及高端餐饮促销方式增多等因素挤压下,这些公司转型迫在眉睫。
作为北京著名的老字号餐饮品牌,全聚德积极探索转型之路。2016年年初,全聚德布局“互联网+”战略,于4月在北京上线外卖品牌“小鸭哥”,尝试进驻外卖市场。全聚德的海外扩张计划也被提上日程,将在加拿大多伦多、温哥华各新开一家特许加盟店。同时,公司还谋划赴中国台湾地区开店。
西安饮食以餐饮为主业,广泛涉足酒店宾馆、旅游休闲、食品加工等多个经营领域,旗下西安饭庄、老孙家、白云章、德发长、同盛祥、西安烤鸭店、东亚饭店等11家特色品牌名店均为由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据了解,西安饮食将在三方面加速转型。首先,跨界经营,尝试多元化发展,依托旗下老字号品牌的影响力和餐饮管理团队,全面推进小型连锁店、社区便利店等百姓消费品;其次,加强与电商平台的合作,布局O2O模式,通过“餐饮+互联网”等有效途径提升服务质量及信息化水平,通过团购“套餐+微商”分销体系推动线上销售;第三,加速资本运作,转型大众餐饮市场。
业内专家指出,“互联网+老字号”大有可为,应鼓励尚未触网的老字号企业创造出适合自身发展的“互联网+”的商业新模式。(来源于中国商报)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超市发梳理股权回归国有 [2016-12-20 8:59:26]
- 盈利模式路漫漫 生鲜电商市场竞争日益加剧 [2016-12-16 10:45:22]
- 从对抗到拥抱,传统零售业的互联网变革之路 [2016-12-14 17:00:57]
- 转型迫在眉睫 中华老字号该如何摆脱束缚? [2016-12-9 11:13:12]
- 那些暖过场的百货业为何遭购物中心嫌弃 [2016-12-6 11:14:18]
- 创业型生鲜电商如何才能成为市场的“补缺者 [2016-12-1 10:29:31]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