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作为中国最具活力的、最具有发展效能的浙江民营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面前,似乎也走到了一个何去何从的关键路口。不过,在危机面前,精明的浙商已经意识到,“危”中同时也包含无穷的机遇,整顿好行装,朝着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努力,这将是浙商下一个30年不懈努力的方向。
在由《第一财经日报》主办的“思想盛宴之大师会”上,6位有代表性的浙江企业家就抓住机遇与经受诱惑畅所欲言,分享他们的实践智慧。
企业家应能够经受得起诱惑
秦朔:6位企业家的演讲,给我一个非常突出的印象,就是他们代表的企业家群落,是在整个创业的过程中,依靠扎扎实实提升管理水平和不断自我超越和创新获得成就的。所以我想,今天的讨论,就集中在两个话题,第一个话题,是干什么,或者是去哪里,第二个是怎么去。
第一个是进去和退出的问题。在中国,我们所面临的环境是非常复杂的,有一些机会你可以靠管理、创新获得,但有的时候,在某种意义上,还是有寻租的市场,对于中国大量的企业家来说,在判断他怎么抓市场机会时,他可能把握不了,面对寻租机会赚快钱的诱惑。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就面临着进入到哪里,什么时候进,什么时候退的困惑。我希望和我们在座的进一步去讨论。
郑永刚:中国改革开放已经30年了,中国的企业实际上还是机会竞争。这个机会竞争力怎么样把握好节奏?首先我觉得还是要从国家的宏观战略来分析,因为一个企业的发展,必须要和国家的战略结合起来。
第二,我觉得在当前的环境下,投资还是要多元化,但是经营必须是专业化的。这样你能抓住机遇,也可以将产业做强做大。过去我们讨论这些问题,多元化李嘉诚先生做得最成功。专业化有更多成功案例。
第三,量力而行,如果不知道自己的实力,最后做到了一定程度,就倒下了,出局了,从而就彻底丧失了机会,所以还是要把握好自己的能力和实力。
陈妙林:我认为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能不能抓住机会,需要辨证来看。比如说,开元曾经面临着以酒店业为主还是以房地产为主的困惑,从2003年开始,我们的房地产和酒店收入基本上是相等的,也就是每年25%左右的增长,在营业收入差不多的情况下,房地产的利润大于酒店。但我们意识到,我们的房地产才做了三五年,但我们酒店业有一整套完整的体系,同时,酒店业经过了两次的宏观调控洗礼,但房地产还没有。最后,我们认为酒店的前景非常好,坚持了酒店为主的路线。
此外,在期货和股票投资上,我们也非常保守,尽管这里面或许存在快速赚钱的机会,但我们是非常谨慎的。
我感谢政府,我感谢改革开放30年,感谢政府对我的政策,但是我从来不拿一分钱去行贿,在诱惑面前,我经得起考验。
茅理翔:我搞过两次创业,一次是1985年到1995年,当时还是不错的,很拼搏,后来把这个事业交给女儿。从1996年开始,我创立了方太集团,因为我儿子很优秀,所以我在2002年就彻底交班了。现在,我开始了第三次创业,就是在外面讲课、写书、办学校。
回忆起方太集团的历程,我认为,集团在第一个十年成为中国厨房领域第一个品牌,这个目标基本上实现了;第二个十年我们准备做世界的著名品牌,以后的30年我们还是做厨房产品不动摇。
我觉得,未来30年是中国整个社会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30年。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小康不小康,关键看厨房”,所以,我认为我们的厨房产品潜力还是非常大。我们抵御住了各种诱惑,但是企业的规模却越做越大,在这次金融危机当中,我们还是比较稳健的,和去年相比,公司还是有相当高速的发展,这其中的重要一点,是因为我们占领了高端领域。
马津龙:在媒体眼里,温州商人是机会主义的代表,好像最经受不起诱惑,实际上并非如此。比如说炒房,温州的企业家炒房很少的,都是企业家的太太在炒。刚开始,大家是赚点小钱给小孩子读书用的,但是发现这里面有财富机会,所以有很多人去炒,但炒家其实都不是企业家,企业家一般是在搞投资,做实业。
说到多元化、专业化的问题,我觉得,如果中国有一些企业有特殊的机会,不妨去搞一下多元化,但这个机会下的多元化是不长久的,如果是投机的,迟早会套进去的。我们一些不太成熟的企业,有时候的确可以抓住一些机会,但是真正创品牌的企业,是不可能东搞一下、西搞一下的,还是必须实现专业化。
我认为,温州商人有时候的确是会抓住机遇赚一笔的,因为温州社会资金充裕,经营网络宽广,相对就可能找到更多的机会。温州商人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抱团,某一个人有关系网,一片人就可能跟进去了,形成了气候,对于股票,我是不赞成他们炒股票的,希望他们赚钱的还是要专心搞投资、实业。
孙德良:面对着越来越多的诱惑,我时时刻刻告诫自己一句话——天下的事做不完,天下的钱赚不完,我只做我擅长的事,赚我该赚的钱。我觉得,我们不能头脑发热,要经受得起诱惑。
第二点,我遵循的扩展理念是有机扩展,我们公司成立了很多的子公司,但是这些子公司的成立都是和过去的基础有关的,在这个情况下我实现扩张,叫行业内的有机扩展。
我觉得我做企业就是这两点,我拿它们时时刻刻提醒我,我觉得是很有用处的。
张周芳:在当前的金融危机面前,我觉得我们有很多企业反而是充满了机会。比如说我们公司,得益于今年7、8月份进行的一些机制改革,我们下半年的业绩还是上扬的。
我认为,危机其实就是危险当中的机会,世界级的企业成长都是经过了大危机,管理大师德鲁克曾经说过,一个企业如果没有经过一到两次大的危机,是不可能长大的,这就像一个人一样,小孩子不长痘是长不大的。所以,我觉得我已经看到了机会,我们一定要看到冬天的好处,把自己的核心能力建起来,这个才是真正的企业应对未来的发展。
创造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
秦朔:刚才我们讨论进入的问题,有产业的机会,政策的机会,官员提供的机会。什么样的机会在什么阶段把握,什么样的机会可以做下去,这个问题,其实不存在国际通用的答案。每一个国家的机遇环境都不一样。
接下来讨论第二个问题。我们怎么样去做已经选择好的市场和把握的机遇。我们30年来学的都是国外的管理方法,包括今天说的很多术语都是国外传来的。如专业化,为客户创造价值,组织结构等等,这个范畴里面,有没有很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办法,还是这一些东西是通用的,把国外的经验和中国的实践相结合,怎么样做强做大?
茅理翔:我始终感到,对我们民营企业中相对来说比较中小的企业,完全用美国的现代企业制度是不太可能的,但是要吸收优秀的地方,把我们传统管理当中的优势地方结合起来,创造一条中国特色的现代管理模式。
我现在说的是中国特色的现代管理模式,如果说能够按照管理人自己的特色、企业的特色,把现代企业制度跟这些特色融合起来,比如说方太集团,现在总裁是我儿子,董事长是我,但是我儿子所有的下属都是博士生、硕士生,这就是方太集团自己在探索的模式。我们是家族模式,但是能够把比较现代的、有责任的、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引进来,同时把很多现代管理的体系引进来,这样一来,我们可以保留家族企业的优势,也可以学习西方的优势,从而形成一套自己独特的体系。
陈妙林:承接刚才茅总的话题,我现在最紧要的是找一个接班人——第一,按照我的设想,我到60岁要退休,现在还有3年,所以我有非常强烈的紧迫感;第二,我到退下来之前,我的股份,我要送给管理层,只留30%股份养老,现在我有36%送掉了,还有20%多没有送掉,我在3年时间送不掉的话,下一任董事长继续送。
我觉得社会财富要回归社会,财富的积累要依靠大家共同的创造,不是靠一个人创造。具体到管理方式问题,我想,国外的先进管理理念肯定要学,但一定要有中国特色。现在国内的酒店业20强中,我们是唯一一家民营企业,其他的19家基本上是国有资本,或者是与国有资本有关系的。作为民营企业,我们的优势就是体制、机制上的优势,比如观察问题快、凝聚力强,但我们也要不断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我们提出了一个国际标准和东方文化相结合的理念,这种理念可能会成为中国民族品牌的竞争优势。深入一点说,国际酒店最大的优势是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我们在这个国际标准的基础上,加上人性化的服务,融入了东方民族的精神,这就是管理上的优势,从实践来看,我们融入的东方文化还是很受欢迎的。
此外,国际集团管理的酒店餐饮很少,但我们的餐饮做得很大,占营业额的60%。还有娱乐,国际集团对娱乐不重视,我们比较重视。当然,人性化的服务,我们以后会做得更到位一点。
孙德良:我觉得最先进的管理应该诞生在中国,这次金融危机,美国老板完全是自由的极端,我们以前则是全部国家控制,改革开放是把计划和市场相融合,因此产生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我们老祖宗的中庸之道。
管理在我看来,既要有制度化,也有人性化,不管是国家的经济体制和未来的管理理念,最先进的东西要诞生在中国。
马津龙:我认为在全球化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发达的市场经济形成的企业制度、经营方式有前景,所谓中国特色,不是说搞出更先进的中国特色的经营方式,我们的历史文化条件决定了不可能实现。
在我看来,企业是没有什么区别的,有区别的可能是有规模的长期发展,创世界级的企业。家族企业可以一代一代发展下去的,在国外,有长期几百年发展的企业,但全球表明,几百年发展起来的,一般都是职业经理人在经营。所以说,家族不一定好,我们只能说,在家族的这个框架下,尽可能找到一个平衡点,能够使没有家族管理下的企业,也可以长期发展下去。
郑永刚:从中国的企业管理来说,我觉得改革开放30年,中国企业很年轻,从管理上来讲,学西方的成功经验,这个没有错,但西方的管理有局限性,所以要结合中国自己管理的特色,因为中国人比较灵活,要管好灵活的中国人,一定要有自己的管理理念和特色,适应自己的发展和管理模式。
第二,小企业的管理相对大企业来说,并不显得十分重要,重要的是机遇。在企业小的时候,一个决策的成功,意味着这个企业的发展,管理则显得微不足道。企业大了以后,管理的重要性就越来越显现出来,这时候,稳健是第一步,这个不管是专业化也好,多元化也好,都是很重要的。
第三,中国企业,特别头疼的一件事,就是家长制。作为创始人的企业家,你可能个性很鲜明,最后形成一个问题,老板没有点过头的话,下面很难实施,这几乎成了一个潜规则,这个就是未来中国企业需要改变的现状。所以说,制度创新很重要。
第四,关于接班的问题。我认为我们既要对下一代负责,又要对企业负责。他有能力的话,可以创造更大的企业,所以这些问题不是主要的问题,关键是让孩子幸福,快乐。
张周芳:我最近更新了我的思想,孙总刚才说自己每天的现金流是正的,我觉得我的思想流是正的。我觉得中国的管理就应该是一个有中国特色文化的东西,西方的供应链什么都是西方的语言,就比如山东人的管理和上海人的管理是不一样的,中国的管理和国外的管理也不应该一样。我觉得管理是管人的思想和行为。要管激情,要管能动性、规范性。
秦朔:请允许我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总结一下。第一,中国经济对速度的依赖非常高,从增长的速度来讲,政府比较强大,政府来保证就业和社会的稳定的话,我认为恢复最长是两年的时间。
第二,如果指的是中国经济发展质量而不是数量,效益而不是速度,发展而不是增长,我觉得我们要真正达到这次宏观政策的调结构、促内需目的,就是经济要转型,经济要升级。升级和转型的时间跟保增长的提升相比,会比较漫长,如果我们可以再用10年到20年,把整个经济进行升级和转型,就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我相信我们的企业家已经找到了更加依赖于创新的方向,只要坚持,中国经济不仅可以解决眼前的困难,把增长的速度提上去,用更长的时间努力,中国可以成为强大的、伟大的经济体。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蓝月亮O2O赌注难落脚 [2016-11-29 9:22:15]
- 为让中国消费者剁手美版双十一 国际商家们拼 [2016-11-28 17:07:44]
- “中美旅游年”闭幕 [2016-11-28 16:24:22]
- 难点众多 社区商业当求新求变 [2016-11-25 16:34:56]
- 跨境出口电商竞争加剧 抢夺小语种市场 [2016-11-25 16:20:55]
- 冷链物流增量空间打开 精细化是趋势 [2016-11-22 11:40:48]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