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注册
频道首页 | 头条 | 动态 | 深度报道 | 行业 | 政策 | 会议展览 | 市场招商 | 行情 | 市场开发 | 市场管理 | 融资 | 规划 | 市场数据 | 法规
您当前位置:首页> 流通资讯 > 行业资讯正文
粤商与浙商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现状对比研究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28期 发布时间:2011-12-19 点击数:

    一、粤商与浙商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现状
  
    1.粤商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现状。2010年广东省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8 000亿元,广州、深圳作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的作用明显。以广州为例,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调查数据显示,广州目前已扶持了超过六千家中小企业首次应用电子商务。在这当中,有70.5%的企业改善了销售收入,有61.6%的企业降低了采购成本。
  
    2.浙商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现状。根据新浪科技数据显示,2010年电子商务交易额破4万亿,浙江占50%,广东占20%。杭州云集了阿里巴巴、淘宝、盘石、网盛等众多著名电子商务企业。2010年1—8月,杭州市的电子商务收入达32.1亿元,同比增长36.2%。
  
    由以上数据对比不难看出,粤商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的应用和发展现状明显落后于浙商。
  
    二、粤商与浙商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差异
  
    (一)社会因素
  
    1.两省政府对电子商务重视程度的比较。广东省政府主要采取出资和提供培训的形式。在2008年、2009年分别从现代信息服务业资金中安排500万元,共1 000万元设立“广东中小企业启动电子商务和在线管理软件的扶持基金”,到2012年,广东将通过“企航工程”推进广东省70%的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企业网上采购商品和服务额占采购总量比重超过50%。浙江省政府及有关部门除了出资和培训外,主要是政策研究、政策支持、监管、服务、搭建平台等职能作用。浙江领导高度重视,把电子商务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一项重要手段大力推进,注重规划引导,突出政策支持,发动“万企工程”,搭建活动平台。
  
    2.商帮行业协会、商会发挥的作用比较。目前,广东省级行业协会只有200多个,还有很多行业没有成立相应的协会。据调查[2],49.9%的粤商认为行业协会和商会未发挥应有的作用。浙商分布在全国各地的自发商会多达数百家。仅温州一地浙商,就在全国各地有170多家商会。全国各地的浙商企业联合会的功能定位可总结为:浙企娘家,信息平台,维权机构,政企桥梁。浙商抱团打天下的重要载体是协会、商会,浙商出击某个行业,都以商会为先锋。
  
    3.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比较。据调查[2],粤商对自身信用评价较高,54.7%认为自身信用较好。41.46%的人认为“社会上普遍缺乏诚信,没有企业诚信体系”是影响广东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社会因素。浙江省曾对全省两千多位浙商进行“企业信用状况”调查,调查显示,有95%以上的浙商认为诚信对市场经济发展很重要,其中认为非常重要的占85%以上。有88%的浙商认为在当今社会“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是可行的。调查还显示,有75.9%的浙商认为建立企业信用记录公开制度很有必要。可见,浙商的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意识比粤商好。
  
    4.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集群应用环境比较。广东省制造业产业集群大多是同行业的集聚,根据形成机制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由外资带动的,如东莞的企业集群;一种是本土企业聚集发展起来的,如东莞虎门的纺织产业。目前,广东产业集群出现的问题如下:外源性产业集群缺乏内生的核心技术;内源性产业链存在的问题是产业集群优势主要集中在依靠低素质劳动力、低工资的成本竞争优势上。浙江企业大多是上下游的整合、不同规模企业的聚集,也曾面临依靠低素质劳动力、低工资的成本竞争优势发展。但是,浙江制造业的特点在于高度分工降低成本,浙商懂得利用区域市场提高效率,使得广大“低、小、散”的企业能够聚合成拥有类似“大规模定制”能力的行业巨舰。另外,浙商较少依赖外资带动,浙江拥有超过500个特色经济区块与产业群,基本上都是传统产业,涉及170多个大小行业。
  
    (二)商帮文化因素
  
    1.企业家“冒险”精神的比较。科特勒说,优秀的企业满足需求,杰出的企业创造市场。据调查[2],从未来预期上,只有16.4%近期有对外投资的打算,近九成的粤商都没有预期对外投资。其中认为“市场难以把握,风险太大”、“资金不足”、“个人精力有限,难以控制”排在前三位,比例分别为57.7%、57.1%、36.6%。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粤商决策规避风险。与粤商不热衷于对外投资相反,浙商大举进军国际市场。浙商,已被称为“中国的犹太人”。在中国的东部、中部、西部,到处都有带着浙江口音的商人;在美国、巴西、法国、意大利等海外国家,浙商活跃的身影随处可见。比如,莫斯科著名的“海宁楼”、南非中华门商业中心、阿联酋的中国日用商品城分市场,都是浙商建立起来的。
  
    2.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品牌建设的重视度比较。粤商重产品轻品牌。从对全国的影响来看,广东与浙江相比,更显不足。浙江私企拥有全国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分别为13个和96个,而广东仅分别为6个和45个,均不到浙江的一半。与粤商相反,浙商重视互联网战略但不一定精通互联网技术,他们重视商务模式的创新,不愿在技术和法规方面耗费过多精力。这和粤商的观念大不相同。很多粤商不愿意使用电子商务仅仅是因为害怕技术跟不上。这和粤商的“制造思维固化”不无关系。据调查[2],30.6%的粤商认为优秀的企业家应当灵活创新,这个数据排在信守承诺(61.4%)之后,比守法经营(48.7%)低几个百分点。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社会上“粤商经商过于保守,缺乏创新精神”的说法。众所周知,只有企业自主创新,才能真正掌握品牌建设。
  
    3.合作价值观的比较。粤商擅长“单打独斗”。从现象到本质,这种不善合作的现象背后,透露出相互防备、不信任等问题。粤商的这种现象可能导致两种结果:一是受实力和思路限制,很难有大的发展行动;二是容易出现在同一城市或区域过度竞争和资源过度消耗的局面。相比之下,浙商热衷“抱团打天下”,浙商认为“抱团”走出去的最大好处,是能提高企业的谈判能力,降低投资风险和投资成本,合作才能壮大自身和双赢局面的建立。
  
    三、粤商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建议和对策
  
    (一)给政府的建议
  
    1.明确发展重点,加强工作组织领导,建立工作机制。强化政府的引导和服务职能,鼓励发展中介服务机构和企业协会、商会、行会。成立专门的政府部门工作小组,把握电子商务的走向和未来主导的方向,为中小企业走出去提供方针政策,拓宽融资渠道,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同时,政府有必要推进“品牌”大省的建设,加大品牌建设宣传教育力度,树立正确的品牌理念和品牌意识,在国际国内市场塑造粤商品牌的良好形象。重点扶持主流电子商务B2B企业,关注第三方平台、解决方案提供商和企业自建平台。
  
    2.加强诚信体系和平台建设。可仿效“信用浙江”模式,选择企业作为突破口,政府推动建设数据库,信用法规建设先行,正确把握政府的定位。扶持第三方平台为我省企业提供服务。同时,对企业自建平台给予高度重视,从战略高度上进行重点扶持,突出向本土的解决方案提供商政策倾斜。组织举办电子商务大赛、电子商务论坛、电子商务研讨会等活动,这方面浙商做得很好。广东省可通过扶持省内一批龙头B2B企业,为中小企业搭建沟通交流平台,供需洽谈会,经验交流会等。倡导省内各主要媒体要关注电子商务,及时进行宣传。另外,政府可尝试多途径宣传政策和培训信息。可尝试联合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务服务商,有计划、分步骤对全省企业进行免费培训,普及电子商务知识。

    3.促进广东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升级。可通过转变招商引资观念,强化集群意识。培育能促进外商投资企业集群发展的独特区域文化,促进企业相互合作、互动发展。建立专业化市场,宣传区域品牌。
  
    4.发挥行业协会和商会的作用。政府既要依法对行业协会、商会进行登记管理,又要积极扶持和促进其发展,逐步将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可以向行业协会、商会转移的相关业务职能向行业协会、商会转移,保障其依法独立开展活动。粤商应积极参与协会、商会,通过协会和商会提供的服务,反映自身诉求,借助协会和商会的力量规范企业的行为。
  
    (二)给粤商的建议
  
    1.培养或提升粤商的冒险精神。通过学习机制提高或培养粤商企业家的前瞻性能力。在立足大局调整企业产业组合上,珠三角的民营资本并没有表现出多少前瞻性,粤商敢于“冒险”走出去的人很少。因此,粤商可学习借鉴浙商“勤于思,敏于行”的学习方式。浙商除了大型企业的老板忙着学习充电,许许多多中小企业的老板也在各大商学院和培训机构穿梭。为了学习,很多浙商丢下生意、放弃休息,他们的热情很高。现在很多企业家都把学习当做最主要的任务。通过学习,使浙商更清楚地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和局限,开阔了视野,增强了走出去与国际接轨信心和认识到其必要性,这和浙商敢于“冒险”的精神不无关系。
  
    2.加强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意识。品牌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粤商中小企业实施电子商务的时,应抓紧企业自身的产品推广力度,通过媒体宣传,实体店和网上交易同时进行来提高买家对品牌的认可度。依靠B2B龙头企业,为买家提供产品与品牌的系统推介。同时,联合国家相关部门及电子商务平台,加大打假力度,维护品牌核心价值。
  
    3.加强合作观念。粤商应该加强合作观。总结电子商务赢利方式,借助浙江经验的同时,如果能够发展浙商和粤商联盟其战略意义将非常深远。粤商与浙商在发展电子商务方面如果能够加强合作,相互借鉴学习,整合优势资源,将会带动两个商帮经济的快速发展。

作者:严文凤  编辑:李雪英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消费新政放开管制 拉动9000亿 新零售成长为经济增长新动能
    热门资讯
    十万外国人广州“淘金” 国际 长沙市专业市场布局规划(20
    热门标签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16095034号   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版权所有 ©2004-2016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