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注册
频道首页 | 头条 | 动态 | 深度报道 | 行业 | 政策 | 会议展览 | 市场招商 | 行情 | 市场开发 | 市场管理 | 融资 | 规划 | 市场数据 | 法规
您当前位置:首页> 流通资讯 > 行业资讯正文
连锁零售百强遭遇“两个最慢” 变中求生
来源:2013年5月21日 新华日报 发布时间:2013-5-21 点击数:

   中国连锁协会日前发布“2012中国连锁百强”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去年连锁百强遭遇“两个最慢”:销售总体增长10.8%,为历年来增长最慢的一年;门店数量增长为8%,是百强统计推出以来最慢的一年。

  细细分析榜单,虽然排名情况与去年大同小异,但“两个最慢”的背后,却预示着曾经无限风光的连锁零售业开启新一轮的调整与变革。

  开店速度赶不上关店步伐

  2000年以来,连锁百强企业平均年销售增长超过25%,但近两年,增速明显放缓。

  此份榜单中,苏宁以1240亿元的销售规模位居榜首。然而,与往年迅猛的扩张态势形成明显反差的是,去年以来,苏宁悄然加快关店的步伐。根据已披露数据,去年前三个季度,苏宁分别置换、关闭门店35家、39家、59家,而上年同期新开的门店数量分别为26家、53家、37家。

  排名第三的国美公司去年财报显示,去年销售收入同比下降20%,整体亏损5.97亿元,新增门店107间,关闭的则达137间。

  “一直以来,我国连锁业尤其是家电连锁业,走的是‘跑马圈地’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通过疯狂开店,连锁企业在与供应商的博弈中占据优势,并通过收取进场费、延长付款周期等模式来支撑自身的发展。而随着电商势力的强势崛起,自身传统门店收益的下滑,这种模式难以为继。”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说。

  正如调查报告中所说的,连锁百强中,近半数利润增幅在0-5%之间,利润出现负增长或亏损的企业明显高于往年。这是因为去年连锁业主要面临房租和人工成本上升问题。2002年至2005年是企业开店最快的时期,有一部分门店的租期是10年,这两年到期集中续租,房租成本成倍增长。

  当网店卖起柴米油盐

  除了成本上升,传统连锁业最大的“敌人”还是来自线上电商。

  翻看消费者李女士近3年的网购清单,不难发现,她网购的品类已从最初的服装图书,扩展到如今的鞋、包、家电、日用品甚至进口牛奶。

  今年3月底,网上超市“1号店”宣布进军生鲜领域。生鲜,一直是电商不敢碰触的领域,被认为是传统零售对抗电商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但严峻的事实表明,网络零售正在不断地挤压实体零售的市场份额。

  “前年有18%的中国家庭在网上购买快速消费品,到了去年,这个数字增长到25%。而在北京、上海、广州,有40%的家庭网购米、油这类的快速消费品。这对实体渠道的冲击有多大,可想而知。”消费者研究公司Kantar Worldpanel中国区总经理虞坚说。该公司每天实时检测中国4万家庭日用消费品购买情况。

  南京财经大学教授张为付说,互联网消费时代最重要的特征就是SOLOMO消费群的兴起。这是一个社交消费群。借助网络,素不相识的、远隔千里的消费者可以相互交流购物心得,评价商品好坏。这意味着,商家想要忽悠消费者不再容易。

  扩大“购物篮”,线下门店求变

  4月23日,来自福建省的永辉超市宣布进入江苏市场,在南京栖霞区设立全资子公司。在连锁百强榜上,永辉超市名列第13位,是进步最快的企业。在卖场领域,它开出的直营店数量已连续两年超过家乐福、沃尔玛和大润发,直追华润万家。该公司高管称,旗下门店的生鲜比例高达50%,生鲜超市的定位,成为对抗电商竞争的有效方法,“每新进一个区域,生鲜品类能在1至3个月内俘获周围的消费者。”

  不久前的中国零售业高层论坛上,沃尔玛中国事务高级总监李玲说,消费者购物的频次越来越低,但单次消费额度在逐步上升,“要扩大‘购物篮’,满足这些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意味着物流系统、配送中心、科技含量服务内容的增加。在美国的沃尔玛,消费者通过手机直接一刷,购物就完成了,无需排队结账。这样的购物体验或许会很快来到中国市场。”

  “当对手已在用狙击枪,你还在用弓箭是很危险的。”苏宁长期战略合作伙伴、零售连锁精细化咨询专家余杰奇说,“以苏宁、国美为代表的连锁企业正在思变、求变,以期通过改变线下的经营业态和向线上拓展,来为自身注入活力。”苏宁除力推线上业务外,线下门店正在改造升级。苏宁的全新一代实体零售门店——Expo超级店,正在力求线上线下融合。

  江苏本土超市苏果,今年重点开拓湖北市场。苏果相关人士说,将全面克隆南京模式,强化对合肥、武汉等省会城市及中心城市的网点渗透。同时,为满足消费者越来越“刁”的口味,苏果加大进口食品的经营比例。苏果自营进口食品已有2000多个单品,同时开设常青藤联营专柜,进口食品销售额正以50%的增幅逐年攀升。

  如今,支付方式和服务提供方式的变化催生各种零售类型,但零售本质不变。“再过几年,电商、店商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零售业最终还得回归零售的本质问题:消费者服务。”余杰奇说。

 

作者:宋晓华  编辑:二妹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消费新政放开管制 拉动9000亿 新零售成长为经济增长新动能
    热门资讯
    十万外国人广州“淘金” 国际 长沙市专业市场布局规划(20
    热门标签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16095034号   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版权所有 ©2004-2016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