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便利店规模与盈利能力倒挂
来源:2014年01月15日 北京商报 发布时间:2014-1-16
中国便利店的经营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由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和野村综研(上海)咨询有限公司共同发布的《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2012-2013)》显示,尽管便利店的销售增长远超百货和超市等大型业态,但受成本上涨、行业人才欠缺等影响,中国便利店还存在单店销售低、加盟店与直营店差距过大等问题。
报告称,从经营的角度看,门店数量越多,更能发挥规模效应的优势。但中国便利店情况正好相反,企业盈利能力并未得到提升,高门店规模企业的绝大部分经营指标都要比低门店规模的企业差。拥有1000家以上门店企业的单店平均年销售额为168万元,利润率仅0.3%;规模最小、只有300家以下门店的便利店品牌单店平均年销售额却能达到最高的269万元,利润率2%。“日本7-11靠密集开店降低了物流成本和营销成本。但中国便利店的精细化程度不足,物流和供应链系统不完善,这种情况下摊子铺得越大,各种成本就会越高。”一位便利店从业人士透露。
另一方面,以直营模式为主的便利店企业在单店销售额、利润率、来店人数方面要优于以加盟模式为主的企业。数据显示,虽然直营模式和加盟模式的毛利率差距不大,但利润率却分别为2%和0.6%,相差两倍多。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方面认为,虽然直营模式企业的店铺面积较大,有创造高收入的条件。但直营店与加盟店核心的差异是,直营店的管理要易于加盟店。企业总部的理念与指令可以更准确地传达到门店,门店地执行力更强。
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方面看来,要提高经营效率,需要从门店的差异化上下功夫。与国外便利店同行相比,我国的便利店对于所在商圈的消费者特征的掌握还不太到位,难以形成差异化。最明显的表现是,各家店铺对商品销售情况的跟踪和分析还存在滞后性,很难做到细分到年龄层的分析。而在日本,同一品牌的多业态化趋势比较明显,比如罗森旗下就有Natural Lawson、Lawson Store100等面向不同年龄段的顾客,另外还有“Lawson 药妆”这种兼营药妆店的形式。
除了企业自身的改革创新之外,中国便利店也期望国家政策方面的支持,比如统一纳税、简化手续、放宽经营品类等。
作者:娄月 编辑:wxj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蓝月亮O2O赌注难落脚 [2016-11-29 9:22:15]
- 为让中国消费者剁手美版双十一 国际商家们拼 [2016-11-28 17:07:44]
- “中美旅游年”闭幕 [2016-11-28 16:24:22]
- 难点众多 社区商业当求新求变 [2016-11-25 16:34:56]
- 跨境出口电商竞争加剧 抢夺小语种市场 [2016-11-25 16:20:55]
- 冷链物流增量空间打开 精细化是趋势 [2016-11-22 11:40:48]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