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零售”是2017年国内商界的热词之一。无人零售自一诞生,“无人”便成功抓住了人们的眼球。经过几个月的狂热,无人零售成为了如同共享单车一样的新风口。
实际上,无人零售近来的兴起,需回到2016年底时美国亚马逊推出的无人超市——Amazon Go。该超市一经出现即引发轰动,诸多国内外企业纷纷跟进。Amazon Go的推进虽然并不顺利,但很多人已察觉到零售业的智能自动化趋势和商机。
人脸识别确认顾客身份、摄像头识别确认商品、手势识别判定商品状态、用户购买轨迹跟踪……经过这些步骤后,得出精确结算信息,并据此对相应用户帐号进行扣费。这就是如今无人商店的技术基础和雏形。
相较传统模式,无人店拥有更加便捷的购物体验、人力成本更低。有资深零售业内人士指出,零售智能自动化如今受到资本青睐,原因在于其能大幅削减成本、提升便利效率、同时营造现代感。而这些正是商业的本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无论是新技术所代表的趋势还是潜在客源,对企业而言都是不小的“诱惑”,因此,众多巨头纷纷入局该领域。今年7月,阿里巴巴的无人超市“淘宝会员店”亮相,京东集团CEO刘强东也表示要在全国大量开设京东无人超市,深化运用无人技术。
除电商巨头,目前市场还有娃哈哈、罗森、好邻居等传统零售企业,以及缤果盒子、小麦、Eatbox等新兴创业公司相继入局无人零售。
除无人便利店外,无人技术的应用范围已更加广泛,无人值守货架也成为创业热点。
基于对写字楼人群的消费需求,无人货架直接进驻企业,货架上提供零食、饮料等产品方便上班族选购,消费者不用再下楼、出办公室,解决了“最后100米”的问题。
而目前,国内市场已有领蛙、猩便利等30多家无人货架企业,其中,来自成都从事办公室自助便利货架业务的“果小美”已连续获得IDG资本两轮数千万元的投资。此外,每日优鲜、易果集团等生鲜电商企业,也称将进入办公室无人零售市场。
无人技术在零售业被更多应用,但新事物的发展往往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这场零售变革离人们期待的理想局面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不可否认的是,无人零售由于无序竞争和缺乏统一安全标准,市场出现一片混乱,行业规范呼之欲出。
近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在2017中国零售创新峰会上发布了《无人值守商店运营指引》,这是无人零售领域公布的首个规范标准。
业内普遍认为,尽管无人便利店市场目前仍处于混战初期,但收购和垄断将很快会出现,在相关规范的不断引导和完善下,只有融合了资本力量、商业运营能力和技术资源三方面的企业才能最后存活。
有媒体预测,未来,在零售业线下布局中,“无人零售”将大有可为。无人零售商店交易额将从2017年的389.4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1.81万亿;在用户规模上,也将由2017的600万,上升至2022年的2.45亿人。
对于无人零售的未来,有业内人士认为,接下来无人零售市场将会是一个融合的过程,由技术切入的玩家,最终都还是要落到满足消费者需求这一基本点上。大家都在不断迭代技术,在技术方面的差距会不断缩小,最终所要比拼的则是企业的零售经营、供应链能力。无人便利店企业既要懂利用技术赋能,也要懂商业运营,未来,只有将商业与技术融合的企业才能更好地存活下去。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行业 “双11”后遗症 物流末端服务打折扣 [2017-11-23 16:08:33]
- 沃尔玛+京东、阿里+高鑫,合作本质一样吗? [2017-11-23 15:42:12]
- 内地完胜港澳 大陆为周大福中期贡献超过75% [2017-11-23 15:12:44]
- 拥抱阿里后 大润发B2B逆袭之路怎么走 [2017-11-23 14:59:10]
- 无人零售店争相落地 巨头纷纷入局行业仍面难 [2017-11-23 14:50:32]
- 美妆行业压力加大 屈臣氏转型拉业绩 [2017-11-23 14:33:59]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