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注册
频道首页 | 头条 | 动态 | 深度报道 | 行业 | 政策 | 会议展览 | 市场招商 | 行情 | 市场开发 | 市场管理 | 融资 | 规划 | 市场数据 | 法规
您当前位置:首页> 流通资讯 > 行业资讯正文
回归本质 便利店要做好“人”的生意
来源:2017年12月05日   腾讯财经  发布时间:2017-12-5 点击数:

    2017年已经步入最后一个月,回顾今年的零售市场,便利店是个绕不过去的词。资本入局、技术加持、加上大佬们的青睐,便利店这门“小”生意今年可谓是闹得很“大”。来自《2017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的数据显示,2016年便利店行业增速达13%,市场规模超过1300亿元,开店数量及同店销售双双增长。在多少有些疲软的实体零售行业,这样的增长无疑给了大家一剂强心针,入局也似乎成了必然的选择。不过,业内人士也给出警告,盲目跟风并不是绝佳的选择,小生意背后也有大学问,便利店的根本还是给人提供便利,而不仅仅是资本的游戏。

资本入局

    实际上,便利店原本并不受资本的青睐。据中国商报记者了解,长期以来,资本一直都对便利店十分关注,但却迟迟没有下手,就是因为便利店属于回报期较长的业态,有很多品牌都是运营了近10年才达到盈利。

    但是,有数据显示,从整体零售行业来看,超市、百货业态的销售额在过去3年出现了明显的增速下滑,其中百货业态的销售额甚至在2015年开始出现持续的负增长。在大环境一片萧条的背景下,便利店行业销售增速在过去7年持续保持在了9%的水平以上。商务部针对便利店行业编制的季度景气指数显示,2017年一季度便利店行业景气指数为72.22,远高于50的枯荣线,第二季度较第一季度上升1.7至73.95,体现出从业者对于行业持续发展的信心。这样逆势上扬的“黑马”当然引起了资本的关注。

    2017年上半年,阿里副总裁、盒马鲜生CEO侯毅曾公开表示:“现在是钱傻人多的时代,是便利店出售的最好时间。”确实,今年资本的强势涌入使得便利店市场呈现出一片红火之势。2017年初,去哪儿创始人庄辰超创办的斑马资本3亿美元投资便利店新品牌便利蜂;11月,红杉资本超过2亿元人民币领投Today便利店。拥有200多家店的北京连锁便利店品牌好邻居也在10月以8400万美元被全资收购。

    不过,尽管有些资本看好传统便利店,但更多的资本明显还是一种观望的态度。近日,有消息指出,北京最大的连锁便利店全时已经在资本市场寻求入股或收购1年多,报价十几亿元。全时成立于2011年,包括翻牌小店在内总共有300多家店,是北京市场上较大的便利店连锁品牌。业内人士认为,全时16年的财务报表显示亏损比较严重,其报价与其经营状况和规模或不相符,此外,从行业整体来看,资本对于接手重资产经营模式的便利店还是较为谨慎。
  
    很多零售人都曾对记者说过,便利店是个“苦”行业,需要精耕细作。确实,传统便利店大多都是重资产,在投入上先重后轻,现在店铺租金、人工等基本成本都在不断上涨,供应链还要跟上店铺数量的增加,也难怪目下很多知名品牌都还在盈亏线上挣扎。这样漫长的回报期是不符合资本市场通常要求快速回报的需求的。这也使得现在很多资本将目光投向了号称“轻资产、成本低”的无人便利店。

无人零售火爆

    2017年便利店行业最火的是什么?无人便利店。

    从商务部8月印发的《中国便利店景气指数报告》首次提及无人零售行业,到中国百货商业协会无人店分会近日发布的《中国无人店业务经营指导规范(征求意见稿)》,都释放出了对无人便利店的支持态度。根据中国经营连锁协会发布的《无人值守商店运营指引》中的定义,无人便利店是指“在不存在人工干预的情况下,采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全自动完成商品的销售过程,亦可根据店内条件自动提供有偿或者无偿服务的零售商店”。

    从目前已有的无人零售业态来看,目前无人零售主要分为无人便利店、无人货架和自动贩售机三种,其中与无人货架、自动贩售机相比,无人便利店一直标榜的就是更高的技术含量,而这一点很明显引起了资本、零售巨头等的多方关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无人便利店就已经有至少20个玩家。

    IT桔子的《中国互联网创业投资分析报告》显示,仅2017年第三季度,无人零售(包括无人便利店和办公室无人货架)就疯狂吸金10.2亿元。作为无人便利店的代表品牌之一,缤果盒子放出豪言称,未来1年内,要在全国落地5000家无人便利店。除了缤果盒子这样的创业者外,大佬们对无人零售也十分感兴趣。阿里巴巴试水淘咖啡,京东公布了国内50万家无人便利店的计划,苏宁的体育Biu主打体育衍生品,沃尔玛推出了自助杂货售卖亭,7-Eleven也在进行无人便利店的改造。与此同时,连品牌商都跃跃欲试,娃哈哈与深蓝科技签订了3年十万台、10年百万台TakeGo无人店的协议,来伊份要在上海街头投放1000家无人智能门店,伊利要在2000多个社区内推广无人便利微店。艾媒咨询预测,至2022年我国无人便利店的交易规模将达到1.8万亿元。

    根据德勤中国与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的中国便利店行业发展报告《便利店的下一站》显示,无人便利店吸引企业投资的潜在优势在于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和快速复制,尤其是技术成熟后的无人便利店这些优势会更加突出,但问题同时也存在。

    首当其冲的就是盈利问题。报告认为,现有无人便利店销售的商品主要为普通便利店售卖的零食、饮料等,因为这类商品易保存且能满足消费者对便利店的大部分需求,但是便利店行业中高毛利率的鲜食因为技术等原因很难正式投入。由于品类和服务的差异,无人便利店的客单价也普遍较低。如何从各方面提高无人便利店的盈利能力,是企业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其次,国内无人便利店的技术现在并不成熟,尚未达到“即买即走”的程度。一方面,商品扫描识别经常会受到一些人为或者非人为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无人便利店客容量上限较低,多人同时购物可能会导致系统崩溃。总体而言,无人便利店技术还处于发展状态,离大范围推广运营还有一定差距。

    此外,信用问题也是无人便利店面临的一大挑战。例如人为干扰商品识别、对商品进行破坏,甚至对商品掉包等,这些问题既复杂又难以解决。

    尽管如此,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运营模式的日益完善,无人便利店的前景依旧被更多的企业所看好。

回归本质

   “资本入局也好,无人零售也好,便利店的根本还是给人提供便利的生活方式,这点是便利店行业都应该坚守的。”见福便利店董事长张利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

    事实上,这也是现在很多资深便利店人士一直都在坚持的。在他们看来,便利店不管是怎样的形式,做的都是“人”的生意,无论这家店有人还是没人,来消费的顾客需求才是他们需要关注的重点。

    无可否认的是,技术的进步给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包括自助收银、自助扫码购物、人脸识别等等这些原本总是在小说里出现的技术都已经成功地应用在了小小的便利店里。不过,使用所有技术的前提是要让消费者的体验更好。缤果盒子CEO陈子林表示,他们不是做不到让消费者通过掌纹识别购物或者干脆像amazon GO那样省略结账步骤直接扫描扣费,“但这样的技术不能带给消费者良好的购物体验,掌纹识别有卫生上的担忧,省略结账步骤会带给消费者不安感,这样的技术我们没必要加上去”。而简24无人便利店尽管在收银、库存管理等环节几乎都减掉了人的工作,却并非无人值守,店内会配有1-2名店员进行理货、打扫卫生、服务消费者等工作。“简24想做的是一家有温度的便利店”,其CEO林捷称,简24一定要有人值守,因为店铺面积有100平方米,尽管智能设备替代了一部分人的工作,但是机器尚不能实现有感情的服务。

    除了积极拥抱先进的技术手段外,如何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也成为现在便利店积极探索的问题。据悉,从国内来看,大多数便利店还只是在社区服务上下功夫,包括收取快递、生活缴费等等,实际上,作为社区消费者的重要入口,便利店有机会通过更多元化的服务来满足多种多样的需求。比如日本罗森致力于通过多元化的服务成为日本社区第四大基础设施,为了落实这一目标,罗森与当地的健康管理企业合作,成立新的综合便利店,为老年人提供专门的咨询窗口。日本全家也在与药店合作,旨在扩大便利店的医药品项目,为老年人提供一些简单的医疗服务。

 

 

作者:冉隆楠  编辑:95小猴子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零售业最后的风口?商业巨头 飞鹤高端奶粉销量暴涨 国产奶
    热门资讯
    温氏生鲜登陆广州 十万外国人广州“淘金” 国际
    热门标签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16095034号   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版权所有 ©2004-2016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