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中国前驻哈萨克斯坦大使姚培生在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的生产车间参观调研,在听闻爱菊集团在哈萨克斯坦建立了农产品物流加工园区的消息后,当即买下了两袋爱菊集团产自哈萨克斯坦的农产品,他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说,“我要带回去送给哈萨克斯坦驻华使馆的朋友,让他们尝尝这产业合作的果实”。
爱菊集团副总裁刘东萌告诉记者,产业合作的“果实”对于哈萨克斯坦来说是拉动了当地人就业和增加政府税收,而对于爱菊集团来说则是进一步推动了产能优化、转移和产业升级。
2015年,爱菊集团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号召,走出国门,在哈萨克斯坦的北哈州建立了农产品物流加工园区,按照刘东萌的说法,这一园区“内”可辐射北哈州乃至周边数百公里其他州,“外”可连接西西伯利亚平原优质农产品产地,进口俄罗斯、乌克兰等周边国家优质小麦、油菜籽等原料。
“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之前,我们也会从国外进口一些原料,包括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但是由于物流成本和物流时间比较长,需要通过海上的口岸来回倒,就连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料也要由原料地到海参崴,再到连云港,绕一大圈最后抵达西安”,刘东萌说,爱菊集团之所以敢于在哈萨克斯坦建厂,正是由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长安号”中欧班列正式开通,进口原料的运输时间从原来的两个月大大缩短至半个月。
“也就是说,组织货源装车运输后,一过阿拉山口一周就回来了,这保障了企业更好地与市场进行有效对接,也促进了企业产能的扩大。”刘东萌对记者表示,“这其中‘一带一路’推进的通关一体化和管理技术的创新为企业节约时间成本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带一路”不仅仅节约了企业的时间成本,拓宽了市场销路,更是促进了企业产品的优质化。曾在中亚地区任职多年的姚培生先生告诉记者,哈萨克斯坦作为前苏联三大粮仓之一,具备粮食生产得天独厚的条件,粮食品质十分优良。“优质的原料从产业链的开端就为优质的产品打下了基础,我们在通过生产作业高度的机械化,不断提升产能的同时,致力于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拓宽产品品类,做优质产品,做口碑产品。”刘东萌对记者表示,“一带一路”建设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爱菊集团未来将继续借“一带一路”的“春风”,依托粮食生产、工业加工、技术服务等促进三产融合,推动产业的优化升级。
中铁西安局新筑车站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如今“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枢纽之一。今年55岁的新筑车站站长张义已经在铁路线上工作36年了,自2013年11月28日,他亲自发出首趟西安—哈萨克斯坦国际货运班列以来,他深刻地感受到“一带一路”建设对于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这六年的时间,从陕西开行的中欧班列运输品类由刚开始的单一工业机械,逐步向快消品等多品类发展,”张义对记者说,国际班列的开行不仅为‘中国制造’走出去创造了机会,也为中国与欧亚国家开展产能合作搭建了桥梁,同时推动着企业产能的优化和产业的升级。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瞄准仓储网络布局 巨头们的物流地产之争 [2018-11-21 9:39:16]
- 农村电商发展步入“快车道” [2018-11-21 9:32:41]
- 一带一路为陕西产业升级“赋能” [2018-11-21 9:18:38]
- 民营总部经济成首都经济发展新动力 [2018-11-21 9:15:35]
- 外资零售巨头纷纷开启“中国新战略” [2018-11-21 9:10:41]
- 一带一路客商在宜昌签柑橘采购大单 [2018-11-21 9:05:27]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