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对各行各业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最早受到关注的是餐饮行业。西贝“现金流只够撑3个月”的呐喊捅破真相。中国烹饪协会也有数据统计,相较于去年春节,78%的餐饮企业营收损失达100%以上。即便日前逐渐复工复产,居民自觉在家隔离,餐馆业务仍然门可罗雀。开源受阻,节流也不是易事,即使是闭店停业,餐饮企业的人员成本等硬性开支仍要持续支付。以海底捞为例,其2019年上半年财务报表显示,员工成本及物业租金占到海底捞收入的32%之多。此前新财富曾报道预测海底捞每停一天工,营收和成本合计要损失8000万元,停业一个月,海底捞将损失24.99亿元。
面对“黑天鹅”事件的突然来袭,餐饮企业不得不迅速寻找破解之道。外卖成为企业主们想到的首个突破口。据美团研究院发布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餐饮行业的影响》报告显示,外卖成为餐饮商户“渡劫”的短期抓手。短期内近三成受访餐饮商户转向外卖自救。目前营业的商户中,53.6%的商户外卖收入占营业收入的一半以上,其中高达42.9%的商户外卖占比超过70%。此外,各家企业还纷纷推出无接触配送/点取餐,用户与骑手不产生直接接触,双方协商约定将餐品放在指定位置,避免面对面取餐,尽可能降低人传人风险。目前外卖80%以上的订单都采用无接触配送,餐厅还升级推出“无接触安心送”,以商家端和配送端的“电子卡+实体卡”形式,展现厨师、打包员、骑手的健康情况及餐箱消毒等安全防护信息,确保无接触的同时实现全过程食品安全信息可视化可追溯。
餐馆儿虽面临“倒春寒”,生鲜蔬菜的需求却是“小阳春”,零售化转型成为部分餐饮企业的另一选择。春节期间,饿了么北京外卖买菜订单量同比增长9倍,商超订单同比增长超2倍。眉州东坡、全聚德等众多餐饮企业顺势也摆起“菜摊”,通过线上平台、社群等手段,将瓜果、蔬菜、调味料、生鲜、成品、半成品等,卖给周边社区的居民。北京旺顺阁多家门店在外卖平台上线了“新鲜蔬菜”预定产品,消费者可直接通过外卖平台在旺顺阁下单购买新鲜蔬菜;小吊梨汤除了售卖新鲜蔬菜外,还售卖已经进行过预加工的蒜末、葱段等产品;唐宫海鲜坊则开始平价出售各类海鲜产品,并可以外送到家。据眉州东坡披露,自1月26日启动平价菜站以来,其在京的门店每天向所在社区、家庭提供的肉蛋瓜菜近 300公斤。这一做法不仅有效的帮助企业解决了库存积压问题,还为将来餐饮行业利用多渠道提供半成品零售,向服务+零售行业转型做出尝试。
眉州东坡推出便民平价菜站 搭建社区送餐网络
疫情对餐饮的重创,也催生了创新,部分实体餐厅开启互联网+“直播带货”模式。通过名厨直播,对餐厅中央厨房出品的半成品进行带货,用户线上下单,餐厅安排配送到家。西贝大厨初次体验,在直播间就卖出招牌菜“牛大骨”533份,半成品“香辣羊蝎子锅”更是卖出684份。云海肴也加入“直播”阵营,进行“香辣牛肉煲”、“八种菌菇炖云南铁脚麻鸡汤”、“香茅草烤罗非鱼”等招牌半成品菜。直播互动时,看着普通的食材在专业的大厨手中,一步步变成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此时配合电商下单,转化率可想而知。不仅如此,直播带货的半成品菜肴,作为最有诱惑力的热销产品,由此激发了餐饮企业的研发动力,一定程度上帮助餐厅稳定了核心员工和厨师队伍。
专业大厨变主播 "直播带货"
此次疫情的突如其来,虽给餐饮企业带来了严重冲击,但是有路可走仍是幸运的。疫情暴露的短板是危机也是机遇,突围自救之后,餐饮企业必须要痛定思痛的课题,是如何强化经营中的危机意识、B计划意识,以及未来餐饮企业的数字化、多元化、多渠道转型之路。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疫情下餐饮企业的花式突围 [2020-2-21 13:11:47]
- 多策齐发疏通复工复产交通物流“大动脉” [2020-2-20 12:21:17]
- 破解农产品产销对接难题 [2020-2-20 12:05:27]
- 旅游业“蛰伏期”练内功转思路 [2020-2-20 11:53:29]
- 线下零售遭遇“倒春寒” 靠什么渡过危机? [2020-2-19 17:05:49]
- 珠三角制造业复工普遍早于全国 佛山规上工业 [2020-2-19 15:06:17]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