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商务部制定的《零售业同业损害评估方法》已经提交到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不久将作为行业标准发布。《办法》明确了零售业同业损害的标准,受到损害的同业将如何维护自己的利益等,并为同业损害的性质判断和程度设计了简单易行的工具。这个《办法》将使城市商业网点布局更加科学、合理,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 6月9日,商务部部长助理黄海在全国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提出要加快推进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黄海表示,要将商业网点规划与城市规划有机结合,合理安排空间布局、业态结构和发展速度。据了解,这是商务部在下发《关于加快我国社区商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后,在调整商业布局方面的又一重要举措,也是优化商业环境、提高商业效益的一记重拳。 环境定生死 商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商业的发达与否直接决定了城市的繁荣程度,也正因如此,商业的空间布局在城市整体规划中显得极为重要。 “在一个容积有限的鱼缸里,放入一对鱼是欣赏,但如果放入一堆鱼则是谋杀!”专门从事商业研究的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教授李晓群的这番话是对商业布局最生动的评价。在长春,拥有1万多平方米营业面积的荣德超市于2004年2月20日出现数百供货商连夜撤货的混乱局面,第二天,该超市被长春市二道区法院查封;一年后,来自北京的华普超市宣布闭店,几乎同样的情况再度上演。而此时长春市登记注册的超市已达1300家,仅在重庆路商圈一带 500米的距离里,就有恒客隆重庆路店、沃尔玛重庆路店、世纪联华、北京华联超市等十余家超市。这样的情况不仅仅出现在长春,很多城市都存在商业布局不合理的现象,杭州、广州都出现过大卖场因种种原因而撤市或关门的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商家都开始认识到选址的重要性,尤其是外资企业,在开店的位置选择上十分慎重,像沃尔玛、家乐福、麦当劳等都会经过反复论证才确定店址。事实证明,这是一个“磨刀不误砍柴工”的策略,适合的店址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 入世几年,中国的商业发展十分迅猛,在经历了本土企业相互竞争、土洋商场同台竞技之后,商业企业进入了整体整合阶段。经济学家表示,由于企业触角的延伸和竞争的加剧,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商业企业开始重视周边的布局,但由于规划和审批属于政府部门的职责,所以,需要整个城市有一个合理的规划和布局,这样既为企业带来了效益,同时也避免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一步差三市 在北京,大中型商业设施的地域分布和业态配置方面的问题表现得极为突出,就在前不久,还有政协委员为商业网点的规划而大声疾呼。 其实只要稍稍留心就会发现,北京大型百货商店一般都聚集在二环路以内地区。有数据显示,二环路内大型商场的店铺数占全市的38%、营业面积占48%,该区域内百货店总营业面积是其它业态大店总面积的3倍以上。同时,大型超市的建设也出现发展不平衡的趋势:个别地域出现结构比例失调、业态功能雷同、竞争加剧的问题;而其他一些地方又出现大型商业网点缺位、群众购物不便的情况。 众所皆知,商业网点必须选在交通方便人流集中处,但是,商业中心还不宜跨城市干道两侧发展。商业点布局的原则是既要利用交通集散之利,又要避免互相干扰之弊。比较明显的就是西单商圈,因为大型购物中心扎堆,那里聚集了超强的人气,但也正因此,同聚于此的商场之间,火药味异常浓烈。君太和中友同在西单路口北侧,两家商场在活动、口号、理念上的出奇一致吸引了不少购物者前去比较一番,应该说,在这一点上,马路东西两侧看似重复建设的两家青年综合商场,实际上演绎了一局共赢的好棋。但与它们一街之隔的首都时代百货,运气就没那么好了。由于其开在西单路南,游离于西单综合区外,所以虽然其驻扎在知名商圈,人气却不自己。可见,商业选址确实关系着商家的命运,稍有不慎,就能有冰火两重天的不同境遇。 选址有学问 过去,大型购物商场开在哪里就火在哪里,商业网点的缺乏使得商业场所的开发没有太大风险。而近两年,北京以及全国各地都出现了巨额投资商场因缺乏人气最终倒闭的现象。巨库就是因为选址不理想而倒闭的典型案例,选址在北京市安定门外大街的巨库,原先希望以自己超前的经营理念带动起整个安外地区的商业人气。但由于该地址生活人群主要以中老年消费群体为主,所以火爆一时的巨库最终人迹冷落,以关张告终。人们不禁疑问,是不是商业设施的建设已经过剩? 记者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情况并非如此,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人均商业面积还差很多。一般,西方发达国家每千人拥有商业网点为 12—14个,拥有营业面积为800平方米,人均拥有购物面积在2平方米左右。而在我国,商业极为发达的上海地区人均拥有购物面积仅为1平方米。可以看出,总体上我国商业地产不仅没有饱和,相反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其实,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人口和消费水平在一定的时期都是相对固定的,一个商业项目开发的体量大小应该由该区域内人口数量和消费能力来决定。如果不考虑该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购买力水平等要素,其结果只能以失败而告终。对此,我国政协委员在相关提案中分析:按照购买半径原理,商业要得到正常的发展,对于每千人拥有的商业面积是有一定规定的。一般来说,大型购物中心要求大致以商场为圆心的半径为3公里内的地段,人口数量应该在30万左右。 |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六成零售企业转型多业态经营 [2016-11-22 9:02:26]
- 国内已无对手的滴滴,全球化之路能走好么? [2016-11-21 8:45:25]
- 优衣库的“新零售体验” [2016-11-17 15:34:39]
- 销售低增长 北京三里屯太古里租用率下降 [2016-11-14 8:32:20]
- 六盘水市专业市场规划布局建设观察果蔬批发 [2015-8-21 17:05:39]
- 大沥欲借粤桂黔机遇升级专业市场 [2015-8-20 10:25:57]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