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线呈现竞争白热化,零售业利润不断下滑;三线及以下城市规模以上百货容量达到4000亿元
由于通货膨胀的压力逐渐加大以及中国一、二线城市零售业竞争的激烈,如何寻找新的扩张良方已经成为当下不少零售企业最为关注的话题。日前,华泰联合证券研究所发布报告显示,中国的三、四线城市正成为零售业渠道集体下沉的主战场。
一二线城市趋于饱和
“结合今年我们对湖南、河南、四川、安徽和江苏五省10个以上地县市零售市场调研及案头资料的分析,我们判断目前三、四线市场如同5年前的二线城市、2-3 年前的中西部城市一样:需求快速增长、供给相对缺乏,率先下沉圈地的公司培育期短、回报丰厚,享扩张盛宴。” 华泰联合证券研究所发布报告对于当前国内零售业的现状作出如此评价。
其实,中国的零售市场目前在一、二线城市的竞争已经白热化。昨日,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国雄对羊城晚报记者表示,外资零售企业主要集中在中国的一、二线城市开店,国内的零售企业也加大力度在这一市场争夺资源,零售企业能够获取的利润不断下滑。
“根据我们的调查,10年前百货在国内一、二线城市开店的培育期大约是一两年,最近两年百货开店的培育期为三到四年已经司空见惯,而一、二线城市商业物业的租金五年来也上涨了30%—50%以上。导致零售企业向三、四线城市发展成为大势所趋。”广东流通业商会执行会长黄文杰对记者表示。
据悉,在中国连锁企业2010年排名前十位的零售企业都迈出了进军三、四线城市的步伐,而上市零售公司如步步高、南京中商(600280)、鄂武商、合肥百货(000417)、成商集团(600828)、广百股份等国内大型零售企业也开始在三、四线城市落子。
未来十年保持快速增长
华泰联合证券研究所发布报告显示,自2007 年起三线城市(特别是中西部三线城市)已取代一、二线城市,成为社零增速最快的区域。以一、二线城市平均的百货占社零比例推算,整个三线以下(含三线)规模以上百货容量达4000亿元。
最关键的是,报告指出三、四线城市仍以街边店等传统零售供给为主,优质零售供给稀缺。“由于城镇化低、商业发展滞后,三、四线城市商业用地价格上涨较慢;政府寄望引进零售企业以解决就业、带来税收,提升市政形象。成本优势和政策支持更降低了企业渠道下沉的风险。我们测算三、四线新开门店坪效达6000元即有望打平,我们调研的多家公司三、四线新开门店培育期仅一年”。
一个数据给众多零售企业带来投资三、四线城市的信心:“这些公司目前在三、四线的许多门店能达到2000万净利润、5%净利率。这一高回报在两三年内、供给仍不足的情况下仍有望维持。”“未来10年,中国的三、四线城市零售业的发展会一直保持快速增长。”黄文杰相信。
“当然,还会面临一些阵痛,比如,三、四线城市购买欲较低,市场较小较乱;由于与一、二线城市对比在发展上有‘时间差’,导致消费理念和消费习惯有所差距。随着竞争的加剧,局部将出现优胜劣汰的现象。”第一商业网总裁黄华军表示。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六盘水市专业市场规划布局建设观察果蔬批发 [2015-8-21 17:05:39]
- 大沥欲借粤桂黔机遇升级专业市场 [2015-8-20 10:25:57]
- 传统专业市场如何转型升级 [2015-8-11 10:20:44]
- 中国内地首部冷链物流储运销标准实施 [2015-8-6 10:05:18]
- 商务部立法规范微商行业 微商路在何方? [2015-7-23 11:47:03]
- 高岭蝶变 引领商贸市场自我变革 [2015-7-23 10:46:38]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