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睿意德中国商业地产研究中心在我国首度发布的《中国买手店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3年多来,我国买手店品牌数量激增, 2010年之后新增买手店品牌数量是过去14年开店总和的4倍,本土买手店品牌已占据市场的半壁江山。部分本土买手店实施连锁扩张模式,并逐渐走向二三线城市。
买手店最早出现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欧洲,是以“买手”为核心的经营模式。它以目标客群的时尚观念为基调,产品款式大多强调“惟一性”和“尊贵性”。随着强调个性的消费人群的增多,买手店逐渐获得越来越大的发展空间和渠道,并引发行业变革。
报告显示,自1996年在沪首家买手店开业之后,买手店经历了一个缓慢发展过程。2010年之后,买手店在我国进入爆发增长期,并逐步向二三线城市布局。据统计,买手店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北、华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且对品牌有一定认知度的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地。目前,开店总数已达183家,商品覆盖829个时尚品牌。
与外资买手店采用集团式采购的模式不同,本土买手店主要为小型独立买手店,部分本土买手店实施连锁扩张模式,并逐渐走向二三线城市。
报告还指出,在本土买手店品牌中,设立电子商务平台的已占2/3,其余1/3也正在建设网上商城。此外,O2O模式降低了买手店的实体经营成本,有利于其品牌在全渠道推广,并在短期内以较低成本提升知名度。在上海和北京开设实体店的买手店栋梁,已开始通过微信朋友圈进行客服和销售,以此贡献了10%的销售额。
近年来,商业地产供应激增,产品同质化竞争困局逼迫开发商对差异化有更高的要求,部分购物中心在定位中开始引入买手店概念,而且与百货业相比,因为面积灵活且租金较高,已逐渐成为主力店的替代品,买手店和购物中心之间的合作也越来越多。
RET睿意德中国商业地产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施瑾指出,目前众多商业地产面临招商困境,传统品牌由于僧多粥少愈显强势,如何引入消费者喜爱的新品牌将是下一阶段买手店的竞争焦点。未来3至5年间,不断涌入的国际时尚品牌和本土设计师品牌,将是改变国内商业地产同质化竞争格局的关键。届时,购物中心如何吸引甚至独享消费者趋之若鹜的特色时尚品牌,买手店将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物价重返“2”时代 释放哪些信号? [2016-11-10 10:24:35]
- 奢侈品国内外价差居高不下 [2016-11-7 9:22:22]
- 游客暴增四倍 极光旅游为啥成了新宠? [2016-11-1 16:40:33]
- 零售商布局淡季市场 线上造节线下“热恋” [2015-8-19 10:44:20]
- 90%微商遭遇业绩下滑 信任折损微商难再“杀 [2015-8-19 10:19:32]
- 当传统百货沦为“试衣间” 靠什么赢回消费者 [2015-8-18 10:03:59]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