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广州批发市场标志性成员的一德路批发市场目前正面临一场巨大的整治革新(详见本版8月23日报道),到底如何保障市场的商脉,又能使其顺利升级?专家和业内人士纷纷出言献策。
上万家企业难以扩容
一德路市场已经有超过100年的历史,广州市海味干果商会会长王少波介绍,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一德路基本上是露天市场,是老广州熟悉的“三栏”市场,即“鱼栏”、“菜栏”和“果栏”,后来市场逐渐转为主营海味干货。
如今,一德路堆积如山的干贝、鱿鱼、鱼翅已经不再只是供应本地和珠三角地区,而是作为全国海味干果集散地,95%的海味干货都要发往全国。广州海味干果以其规模经营,已有7个品种形成“广州价格”,影响全国同类商品市场。王少波透露,目前一德路经营中高档海味个体业户超过2000个,“全部都做着全国的大买卖”。“但是,一德路由于容量有限,连停车场都没有,在全国市场不断扩大的时候,市场占有比例正在逐步缩小,据不完全统计,市场占有率在近6年已经下降30%左右”。
对此,广州玩具和礼品行业协会会长廖燕纯感触良多。他告诉记者,一德路确实“撑得太饱”,交通、消防、环保等问题又不断困扰着这些城内的聚宝盆,上万家会员企业都面临如何扩容的问题。
整治将会涣散“商气”?
产业专家姚晓宏指出,传统批发市场面临门店、采购、库存等方面继续发展的瓶颈,整治批发市场,令其升级换代势在必行。
但是,一些业内人士也担心,整治是否能够保存市场整体的商气。据统计,广州市内共有大小专业批发市场905个,其中44.9%是分布在老城区或闹市区,这些专业市场大多已步入成熟期,与区内构建了较完善的商圈和品牌,“牵一发而动全身”。有专家指出,批发市场的升级应是为聚集经济、商机和人气服务的,建筑物翻新如导致商业氛围耗散殆尽,那只是建筑物升级,而不是市场的升级。
政府应少搞“拉郎配”
那么,如何改造才不会影响市场的商气凝聚?
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建议:在行业规划与决策层面,对于批发市场、物流园区、购物中心、商业街的形成,应坚持市场评估为第一原则,改变政府关门做规划的局面;在企业层面,即在做大做强商贸流通企业的过程中,坚持市场主导,政府的支持更多的是从市场环境、市场开拓等角度进行,应减少指令性的拼凑、拉郎配以及习惯性的优惠或贷款支持。
广州一家第三产业服务公司创造的网上团供团购模式,采取了新的产业联盟,已经在灯饰和陶瓷行业铺开,并正在全国掀起批发市场升级改造的热潮。有产业专家建议,广州的批发市场升级不但应该在硬件上下功夫,在软件上的升级将更能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广州奢侈品聚集地一路向“东” 购物中心全方 [2016-11-11 10:50:37]
- 广州CBD商场空置率全市最高 数量过剩导致招 [2015-8-19 11:45:55]
- 广州太古汇上半年销售额增两成 未来将引入更 [2015-8-13 16:36:40]
- 广州商用地块拍卖模式创新:先设好产业门槛 [2015-8-10 9:39:01]
- 下半年广州将迎来10个购物中心新项目 广州仍 [2015-8-7 14:51:47]
- 进口商品超市频繁进驻广州老城区 打低价牌吸 [2015-7-27 16:46:14]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