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注册
频道首页 | 省区市场 | 城市市场 | 区域市场 | 网点规划 | 景气指数 | 知名市场 | 世界商业 | 主题商城 | 商业街 | 商业特色 | 广交会 | 供销社
您当前位置:首页> 区域流通 > 广州正文
广州:告别“奢侈品沙漠”千年商都华丽转身
来源:2012年05月14日 南方都市报 发布时间:2012-5-14 点击数:


   多年来广州一直被认为是“奢侈品沙漠”。而随着去年9月太古汇携国际一线品牌强势亮相,到今年多个拥有奢侈品牌的购物中心扎堆开业,这一说法似乎成为过去时。

    市经贸委近日宣布,广州25个大型高端零售商贸项目计划中,截至今年完成开业的共23个,开业率达92%,为广州引进国际品牌300多个,新增国际一线品牌约100个。经贸委认为:广州商业已步入高端时期,千年商都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华丽转身。

    广东商学院经济流通所所长王先庆也指出,广州奢侈品市场,已从发育期步入成长初期。

    广州是奢侈品沙漠?

    一线品牌全城布点

    去年开业的太古汇,共招揽到180多个品牌,其中70%是国际品牌,甚至一口气把70个品牌首次带入广州,大店面、款式齐,受到广州消费者好评。隋颂伟在接任太古汇总经理的时候表示,去年9月开业以来,太古汇每个月的销售业绩都有上升。“高级品牌的销售情况令人鼓舞。”太古地产2011年的财报中如是表示。

    太古汇的成功,为广州奢侈品市场打开巨大缺口,国际一线品牌从观望到迅速布点。传统商圈,G U C C I在丽柏广场开设广州首家门店,纪梵希、费兰特等国际品牌进驻友谊“男士馆”,国金店招揽EC奢侈品连锁店。正佳在多家时尚品牌落户之余,也招揽了纪梵希,广百G B F引入A R M A N I旗下的A /I.在新商圈方面,开设于番禺的海印又一城(二期)和7月开业的太阳新天地(位于天河东部新商圈)集合了G U C C I、A R M A N I等奢侈品牌。

    丽柏广场向媒体公布去年销售业绩达到两位数增长,友谊商店去年奢侈品销售增幅超过三成。

    曾被称为“奢侈品沙漠”的广州,奢侈品市场让人刮目相看,广东商学院经济流通所所长王先庆将广州奢侈品市场称为“从发育期步入成长初期”。

    广州人变得爱名牌?

    “奢侈品与务实不矛盾”

    从被夸奖务实不看重“门面”,到如今街头巷尾名牌频现,是广州人的消费观改变了?有评论文章直言:奢侈品成广州人刚性消费。对此,王先庆指出,奢侈品越来越大众化,偶然消费一两件奢侈品,与讲求务实不矛盾。

    走在广州街头,让在香港读研、工作了5年的广州女孩Sheron Fung感到意外:“香港人手一个名牌不稀奇,现在广州几乎也是这个景象。”她的同学都成为奢侈品牌的常客。

    SheronFung告诉记者,以前,每次得知她回广州,朋友都会托她买奢侈品牌的化妆品、包包,或者有同学到香港购物,让她当向导。今年她回广州,则是被朋友甚至父母拉着去逛广州各大奢侈品商场,“广州的国际品牌多了很多,环市东、天河、珠江新城,走到哪里都能买到奢侈品。”

    Sheron的朋友中,有部分人因为奢侈品的出现改变了消费观念,“现在会后悔以前用三五百块买个不知名的包包,两三个月换一个,现在宁愿攒下钱,一年买一个名牌包,背出去更有成就感。”Ben说。

    太古汇前任总经理郝继霖在太古汇开业时表示,感觉到广州人消费观从“抵唔抵买”向“值不值得买”、从“抵唔抵食”向“懂得吃气氛,享受服务和氛围”转变。“在广州,炫耀式地购买奢侈品风气并不流行,奢侈品消费源于对生活品位的要求不断提高。”德勤咨询报告分析。

    什么人爱买奢侈品?

    中产是消费进取者

    初夏的丽柏,没有过多宣传布置,但顾客依然如梭。

    记者观察,年轻顾客多是“w indowshopping”,了解行情和新款;30岁左右的女性顾客会细看款式、试身,问价,伺机出手购买;而40岁左右的男女士则是有的放矢地找款式,快速出手、买完即走。他们的共通点是:身上已有一个名牌包包。G U C C I店员告诉记者,顾客以本地人居多,湛江、珠海等二三线城市的人也会自驾车来购物。

    丽柏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4月1日至12月31日前五名的V IP客人消费总额超过了5000万元,“都是广州人”。去年新增V IP数量超20%,达到6000多人,其中80%是广州常住人口(该商场的V IP的条件是单日消费超过25000元或者半年累计超过50000元)。

    “广州人的奢侈品消费力绝不比其他城市弱。”友谊商店人士指出。

    中年人士是中坚消费力,德勤咨询一份调查报告分析,广州奢侈品消费群中,35-50岁占了奢侈品消费群的75%,友谊商店的顾客中,35-50岁人群对知名品牌有较深了解,是奢侈品主力消费群。

    中产是消费进取者。麦肯锡咨询报告提到,中国1300万中产阶层家庭(年收入10万-20万元)占有12%的市场份额,预计到2015年占奢侈品消费份额的22%,他们在奢侈品上的支出占收入比将从目前的10%上升至16%,他们之中大多来自二三线城市

    年轻化是年龄变化趋势。德勤报告指出,广州奢侈品消费群25-29岁占7%.麦肯锡访问的年轻消费者表示,购买奢侈品以奖励自己辛勤工作,当中不少是有海外生活和学习经历的人、富二代。友谊商店近年28-35岁的消费者有增多趋势,业内人士分析,70后和80后逐渐成为工作单位的支柱甚至决策层,他们追求品牌和时尚,购买力不容忽视。

    如何让消费者留广消费?折扣与价格向香港看齐

    2009年,德勤咨询发布的一份市场研究报告曾指出,估计广州有五成以上消费力流向香港及国外。而今,这些消费力正在被拉回。

    今年以来,标榜价格堪比香港的奢侈品商店陆续开业。“款式是上一季的,但价格是正价店4-7折。”海印集团董事长邵建明预期,奥特莱斯里带着“折扣标签”的奢侈品,将改变广州人赴港消费的观念。

    B U R BE R R Y奥特莱斯店开业当日吸引巨大客流,记者观察,顾客平均消费2500元以上,包包、皮带和风衣最受欢迎。原价5500元的B U R B E R R Y经典款单肩包,在香港买相当于4468元人民币,但奥特莱斯店标价3300元,比香港便宜25%.

    记者近日走访友谊商店内新张的EC奢侈品牌连锁店了解到,一线品牌的包包价格比品牌直营店更低。店员解释,由于他们通过代理渠道进货,与香港订价相近。西塔一家外资企业的公关专员郭小姐看中C H O L E一款黑色手提包,只需13000元,但内地直营店标价是15000多元,“相当于香港的价钱,还省了路费。”

    此外,近期,酩悦、轩尼诗、路易威登集团和其他奢侈品品牌正在上调欧洲市场产品价格,以弥补在中国失去的业务和在中国以外的市场较低的盈利水平。业内预期,此举将进一步降低本地消费者出国买名牌的意欲。

    奢侈品扎堆来如何吃得消?

    香港人更少奢侈品更多

    另一方面,政府方面近年也在力促高端商业项目布局广州。

    从广州市经贸委公布的大型高端零售商贸项目规划来看,太古汇、万菱汇等25个新建开业及在建大型高端零售项目,软硬件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总投资额近600亿元,商业建筑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其中今年7个扎堆开业,共完成规划开业率的92%,布局覆盖中心区域和增城、花都、番禺等,白云新城的广州绿地中心和番禺万达广场计划于2013和2014年开业。

    “广州商业步入高端时期,千年商都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华丽转身。”市经贸委人士指出,接下来,商家要比拼的,是争抢国际品牌产品发布的第一落点。

    奢侈品牌扎堆入穗,广州消费者能否吃得消?“香港地更小、人更少,奢侈品店是广州数十倍。”商场人士认为,即使品牌相近,但各个商场在铺排和定位上各有差异,有高端有年轻,精品、服装化妆品、珠宝,产品线也有区别,市场和消费者都会按自身需求对口消化。隋颂伟也预期,随着多个奢侈品购物中心的建成和开业,广州奢侈品市场氛围将乐观。

    经济低迷如何继续奢侈?

    强化购物之外的体验

    今年一季度,广州零售业面临经济困境,奢侈品销售也受影响,友谊一季度奢侈品销售增长整体放缓,以某奢侈品牌珠宝商为例,去年的销售额增长达到26%,但今年一季度只有10%;某奢侈品牌手表商去年销售额增幅超过40%,今年一季度只有个位数增长。

    应对经济放缓,商家如何保证奢侈品销售?“单纯的折扣不能救活零售业”,扩大品牌认知度和提升商场购物环境,是高端商场近期的策略。“发现·满足·无限”,是太古汇的口号,也是太古汇作为港资企业为广州带来的港式购物体验。和很多年轻消费者一样,B en说,如果是一样的品牌,他会选择购物体验好的商场,而不是传统商场。

    所谓“购物体验”,是指顾客在商场内获得除商品以外的身心体验,比如文化娱乐、饮食休闲等。

    友谊商店人士介绍,今年将策划更多时装秀、主题活动和酒会吸引顾客,让消费者参与到商场的每一部分,提升服务品质。

 

作者:赵安然 邹…  编辑:wxj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互联网+:佛山打造中国会展新 探秘武汉地铁商铺 为何频唱“
    热门资讯
    重庆:盘溪蔬菜批发市场本月 超市纷纷离场 大型商业综合体
    热门标签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16095034号   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版权所有 ©2004-2016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