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注册
频道首页 | 省区市场 | 城市市场 | 区域市场 | 网点规划 | 景气指数 | 知名市场 | 世界商业 | 主题商城 | 商业街 | 商业特色 | 广交会 | 供销社
您当前位置:首页> 区域流通 > 青岛正文
青岛流通业发展现状和战略发展重点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05-9-8 点击数:

 8月中旬,传来了一个有利于流通业发展的好消息---针对当前制约流通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国务院正式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流通先导论"终于从理论上升到了政府政策的高度。4月14日至15日,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由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流通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充分强调了新形势下我国流通产业的先导作用,商务部部长薄熙来也指出,要抓紧制定和完善促进流通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4个月后的8月18日,新华社发布了《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不仅是国务院首次对流通业的发展出台文件,而且将成为今后指导各级政府和地方推动流通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文件。

 

    据悉,山东省和青岛市近期将相继召开有关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流通工作会议。业内人士认为,从"流通无用论"、"流通从属论"到"流通先导论"再到流通先导地位正式被政府确定下来,今年可谓流通业发展的新起点和里程碑。

 

    那么,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把握青岛流通业的发展呢?让我们一一进行分析。

 

    从全局层面审视流通业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青岛市流通领域率先推进市场取向改革,多元经济结构、多种经济成分、各类经济主体基本形成,流通产业化程度大大提高,商贸流通产业已成为市场化资源配置程度高、活力强、发展快、特色鲜明的重要产业。

 

    统计表明,2004年全市流通业实现增加值381.3 亿元,同比增长17.6%,高于全市GDP增幅0.8个百分点,流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为17.62%,对青岛市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18.5%。

 

    另据统计,2004年青岛市流通业作为第三产业中最大的产业部门,其增加值占全市第三产业的比重为45.9%,其中,批零贸易餐饮业增加值占全市第三产业的比重为20.7%,占全市GDP的比重为 7.9%。

 

    虽然流通业对促进青岛市经济健康、平稳、持续、协调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在青岛市目前整体经济增长的步伐中,以流通产业为最大产业部门的第三产业仍是一个薄弱环节,其发展的成长性明显落后于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的发展步伐。

 

    从产业构成比例的发展过程看,2000年以来,尽管青岛市包括商贸流通业在内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在不断提高,但与第二产业增加值所占GDP的比重相比,却呈现距离不断拉开的趋势,根据统计,2000 年至2004年,青岛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比第二产业增加值所占的比重低9.6个百分点、 9.5个百分点、10.4个百分点、13.5个百分点、15.7 个百分点。

 

    近年来,青岛市第二产业增加值所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意味着制造业已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市统计局发布的有关信息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1198.4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增幅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是1994年以来的最高增速。其中,第二产业总量最多,发展最快,增加值达到695.59亿元,同比增长 20%,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居首位。目前,青岛市作为第二产业主力军的制造业,其增加值占第二产业90%以上的比重。

 

    青岛市制造业上半年的强劲增长,意味着青岛加快发展的一个重要潜力正在迸发,但是,面对这种可喜的形势,还应保持一份冷静。

 

    今年上半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15.2亿元,同比增长58.2%,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22.2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仍是投资的主要领域。来自市统计局的数据,1至4月份,制造业完成投资134.4 亿元,比上年增长69.1%,占全市规模以上投资的 53%,增幅超出全市投资增速8.5个百分点。在制造业30个行业大类中,13个行业的增速超过一倍。

 

    众所周知,投资、出口、消费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所以,保持一个较高的投资增幅是必要的,同时,提升制造业装备水平,加快工业化发展步伐,也是符合青岛市经济长远发展需求。

 

    据分析,本轮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由重工业的投资带动。有关专家指出:"以往在宏观经济调控中我们主要面对的是供应不足问题,未来几年我们则可能首要面对产能过剩问题,这是对中国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新挑战。"

 

    毫无疑问,我们应该把《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视为党中央、国务院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举措,它将对未来宏观经济运行产生重大影响。从全市经济战略的角度看,能否进一步全面提升流通业的发展水平以及在GDP的占比,不仅应该成为考量青岛市"十一五"期间经济成长质量的关键性因素,也应是考验青岛市经济能否顺利从"制造业推动型"向"制造业流通业双向推动型"方向发展的重要指标。

 

    把发展流通业作为重要战略举措

 

    目前,青岛和全国许多地区一样,经济发展已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工业经济在这个阶段的主要发展特征是重工业增速高于轻工业。来自市经贸委最新数据,今年1至7月,青岛市重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181.1亿元,同比增长36.2%,高于全市增幅4.3个百分点,高于轻工业8.2个百分点。轻工业完成产值1227.2亿元,同比增长28%。从重点产品情况看,钢增长45.8%,钢材增长41.6%,电站汽轮机增长31.6%,轮胎增长96.9%,水泥增长 30.8%。

 

    有这样一种观点:每一个国家和地区到了高消费阶段,必然要求重化工业的快速增长,以便提供足够多的金属材料和重化工产品来满足市场对住宅和耐用消费品等日益增长需求,因此,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发展阶段是不可逾越的。

 

    由这种观点延伸出的另一种说法是,流通业的发展应该在实现工业化的基础之上才有可能;产业结构演变和主导产业发展的顺序由轻工业到重工业,再到流通业,再到高新技术产业,这是一个必然的历史过程。

 

    把流通业的大发展说成是工业化实现以后的事情,这种描绘与历史事实不相符的。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20世纪后期在产业三分的框架下对先行工业化国家产业结构变化的研究表明,流通业增长速度超过工业增长速度的时间是在进入工业化后期之时,而不是在工业化完成之后。例如,英国和美国是在20世纪初期,日本则是在50年代中期。

 

    或许,有人提出,在经济发展的现阶段,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流通业,发展流通业究竟能够解决什么问题?

 

    根据现代经济成长理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工业化中后期,流通产业对制造产业的发展所起的约束作用越来越大。流通业从这一阶段开始,不仅不再附属于生产和制造业,而且作为引导整体经济成长的先导产业和基础性产业而制约着制造业的运行效率和成长水平,进而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未来经济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所在。

 

    需要强调的是,与"资源瓶颈"相比,"流通瓶颈"目前还没有对青岛市经济产生重大的约束作用。但是,有关专家强调,在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和高速发展制造业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处理好制造业与流通产业协调发展的关系,不仅会影响制造业的持续有效发展,更会影响到工业产业的市场销售和价值实现。许多国家经济波动的教训表明,在现代流通业没有超前发展的前提下,如果盲目推进现代制造业,无异于快速推进"孤军深入"而缺少后勤保障的军队,其困境将是不可避免的。所以,着眼于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青岛市应该从战略的高度来重视和发展流通业。可以说,对流通业反应的迟钝,将会降低我们对未来经济波动的抗风险能力。

 

    应该承认,眼下,有的人还没有充分认识到随着市场的开放和深化,流通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制造业更大。实际上,制造业虽然创造了财富,但只有发达的现代流通业才能实现财富。流通业对制造业乃至整个经济所具有的导向作用,是其在结构调整中不可替代的天然功能。从时间角度观察,流通产业通过加快流动减少库存来决定经济的运行节奏、质量和速度;从空间角度考察,流通产业通过整合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决定各种经济结构。正是由于流通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和活力,从而使国民财富具有实质性的增长,并引导结构的调整。

 

    青岛市经济发展已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经济发展模式正面临着全面转型,这正是流通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流通功能有效发挥的有利时机。所以,我们要切实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在流通领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出新贡献。

 

    流通业发展的战略重点

 

    目前青岛市流通现代化水平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虽然这是青岛市进一步发展流通业的先发优势,但是,我们一定要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从青岛市工业化、市场化水平以及在国内外市场运行中的特点等角度出发,研究青岛市流通业中的重点问题,提出具有前瞻性、系统性、科学性和操作性的思路,推进流通产业结构优化和竞争力提升。

 

    有关专家提出,当前,发展流通业应抓好以下几个重点工作:

 

    提高商贸流通业的组织化程度,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组织化程度是增强商贸流通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一是要深化流通体制改革,以优势企业为龙头,推动资产合理流动优化重组。二是要积极采用直营连锁、特许连锁和自愿连锁等方式,鼓励小型流通企业以入股、加盟的方式加入集团,形成紧密型和松散型相结合的流通企业集团,提高青岛流通业的集团化、集约化和规模化水平。三是要整合企业内部资源,对企业内部现有资源进行鉴别分类,对资源的性质和特征进行定位,挖掘具有成长性的优质资源,通过股权转让或联合兼并等方式将其在一定程度上集中起来,形成核心资源。四是加强流通渠道建设,加强流通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推行供应链管理,同时加强农村流通渠道建设,采取"公司加农户"、"公司加基地"等方式,提高农产品流通的组织化程度。培育出一批拥有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流通企业集团,增强流通产业核心竞争力。

 

    推广新型流通方式和管理技术,提高流通现代化水平。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是流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应加快推进流通现代化进程,改善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结构,缩短商品流转周期,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一是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积极推动连锁经营从传统零售业、餐饮业向以服务业为主的多个领域渗透,加快城镇社区与乡村的传统粮油、副食品等商店向连锁超市或便利店转型的步伐。二是加快发展物流配送。重点抓好连锁经营和专业市场配送中心建设;改造和提升传统仓储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配送;建设生产资料分销企业配送中心。三是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培育一批集信息发布、价格指导、网上交易、资源配置等功能为一体的行业门户网站;鼓励大型百货商场、购物中心、连锁超市建设网上商城;发展服务业网络业务,拓宽电子商务覆盖面。四是改造提升传统流通业。提升传统百货商厦经营品位,改造提升专业批发市场,规范发展会展经济,加强商业街(特色街)建设,发展餐饮住宿等服务业。五是推广信息技术在流通领域的运用。六是制定流通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明确发展方向、产业范围、投资决策、经营政策。

 

    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流通秩序,改善消费环境。规范市场流通秩序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必须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要从流通渠道、监管责任和完善监督等层面为青岛流通秩序的不断改善提供有力手段。要继续在流通领域广泛开展"诚信兴商"活动,加强诚信体系建设,逐步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营造一个有利于流通产业发展的新环境。进一步培育商贸流通的品牌意识,提高青岛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增强商贸企业的品牌意识,以优质服务创品牌,以品牌赢得顾客,以品牌拓展市场。

作者:未知  编辑:redana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互联网+:佛山打造中国会展新 探秘武汉地铁商铺 为何频唱“
    热门资讯
    重庆:盘溪蔬菜批发市场本月 超市纷纷离场 大型商业综合体
    热门标签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16095034号   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版权所有 ©2004-2016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