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企业 乘机扩展销售渠道
受家电下乡政策刺激,青岛本地的三大家电企业海信、海尔、澳柯玛2008年年报显示,其在青岛农村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了30%
冷玉辉说,自己的“辉煌销售业绩”也离不开家电厂家的宣传推广力度。“几乎每隔一周,厂家都会派市场专员来搞些推广活动。”
在即墨、平度、城阳等地的乡镇,很容易就能看到“海尔”“海信”“澳柯玛”这三家青岛本土家电企业的墙体广告。由于具有区域优势,这三家企业成了此次“家电下乡”的直接受益者。
受“家电下乡”政策刺激,青岛本地的三大家电企业海信、海尔、澳柯玛2008年年报显示,其在青岛农村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了30%,在全国农村市场共销售了212万台家电产品,销售额31.3亿元,占全国“家电下乡”销售总额的40.3%。
以澳柯玛为例,其2006年年报巨亏,2007年开始剥离非主营业务,2008年赶上“家电下乡”,当年,在全行业销售下降的情况下,澳柯玛冰柜、冰箱的销售量同比增加了24%,其中“家电下乡”的产品占了60%。澳柯玛董事会主席姜培生称,“澳柯玛可以凭此在2009年全面实现盈利。”眼下澳柯玛正积极筹备扩张计划,今年公司还将增加一条企业生产线。
海信集团品牌部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此前海信为了扩大销售规模,还自行让利13%,搞了个“山寨版”的“家电下乡”政策。
在谈及为何全力争抢“家电下乡”这块市场时,海信集团副总裁郭庆存向记者表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本来势头较好的城市消费增长放慢了速度,国内一二级市场竞争惨烈,对个体品牌压力很大。所以更多的家电企业瞄准了三四级市场。
郭庆存表示,除了短期内消化库存,扩大销售额外,提前进行网络体系和渠道的建设成了企业在此次“家电下乡”过程中一个主要的目的。所以,在“家电下乡”政策2007年年底最初启动的时候,海信就利用其家电协会会员的身份,第一时间参与到招投标,成为第一批入围企业。
走访了青岛市郊后,记者发现在镇一级的市场上,基本上海尔、海信、澳柯玛三个品牌平分秋色。灵山镇上除有两家专营店之外,还会有当地农民开的家电超市,但主要经营的小家电并非“家电下乡”品牌,只能旁观“家电下乡”的热闹。
青岛海信营销有限公司的片区经理孙永波,分管遍布青岛农村的80多个海信电器专卖店与授权店的“家电下乡”产品销售工作,一年多来孙的工作比之前繁忙了不少,每天他都会向“冷玉辉们”了解当日的销售情况,对“家电下乡”产品进行专门的登记。
青岛市经贸委提供给记者的数据显示,海信集团在青岛市三、四级市场的销售网点扩展到了300多家,海尔集团在当地三、四级市场已发展到销售网点414个。澳柯玛公司借助“家电下乡”的机会,三、四级市场的销售网点增加至500多家,增长136%。
地方政府
要帮助企业度过危机
在2008年之前,青岛市农村与城市消费水平增幅的差距始终是5%左右,“家电下乡”实施后,增幅差距已降至4%左右。
由于拥有海信、海尔、澳柯玛等著名家电品牌,青岛被称为“家电名城”。青岛市于2008年1月份正式开始“家电下乡”试点工作,同时展开的还有山东、河南、四川三个省。截至2008年12月31日,青岛市销售“家电下乡”产品22.5万台,实现销售额3.5亿元。
青岛市经贸委服务与贸易处处长王志刚介绍说,最初有关方面希望探讨“将家电产品的出口退税补贴给农民”。随后青岛市经贸委向商务部和财政部提交了一份关于“家电下乡”的详细报告。在得到国务院的批示后,“三省一市”的“家电下乡”政策试点工作全面启动。
对于百户农民拥有家电数达113件的青岛,农村市场的启动更多意味着家电的换代。青岛市经贸委数据显示,在2008年之前,青岛市农村与城市消费水平增幅的差距始终是5%左右,“家电下乡”实施后,青岛市农村与城市消费水平增幅的差距已降至4%左右。
一年来,在青岛所辖的5市3区中,平度“家电下乡”产品的销售量和销售额均居第一。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08年12月31日,该市全年共“下乡”家电16981台,销售收入为2534.3万元。
在平度市经贸局商贸科科长赵智彬看来,刚刚推出这个政策的时候国家想让利于民。去年11月,试点结束,大家都在抓紧给购买家电的农民进行补贴,准备收尾的工作。“但是随着金融危机越演越烈,企业生存状况不佳,让农民消费成了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政府又把“家电下乡”这个政策给用起来,帮助企业度过危机。”
今年2月,财政部、商务部、工信部将下乡家电增加到了10类。随后,青岛市政府开始启动“暖春行动暨家电汽车大篷车乡村行”。市工业运行局和经贸委统一安排中标家电企业参与展销,深入村镇开展推广活动。
3月14日,平度市政府决定对购买青岛海尔电冰箱公司生产的五种“家电下乡”中标产品的农户,在国家补贴13%的基础上,市里再增加10%的补贴,“家电下乡”惠农总补贴达到23%。
前景 “短期政策,短期影响”
海信集团副总裁郭庆存表示,“政府的政策在帮助农民消费家电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但政策如果是阶段性的,其效果往往也是阶段性的,而且会导致市场透支。”
正如冷玉辉所言,青岛本土的家电企业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所以像她一样代理上述三个品牌产品的销量会很红火,市政府还宣传要打造“海尔村”、“海信村”等,而对于客场作战的其他品牌,目前并未得到“特殊照顾”,尤其是在镇上的家电超市,“很不好卖”是记者听到的最多抱怨。
在自家的店里,冷玉辉见证着镇上乡亲们生活的点滴变化。四五年前,因为即墨市里的工厂饱和,开始转移到市区周边的乡镇。批发市场、棉纺织厂、鞋厂的落户给当地的农民提供了就业的机会。除闲下来的时候种些花生白菜等经济作物外,村里年轻点的农民都会选择到工厂里做工,每个月要拉动消费,农民需增收到1500元的收入。
两个年轻劳动力每个月加在一起能赚2000多块钱,但是家里上了年纪的老人已经丧失了工作能力,又没有退休金,都要靠儿女们供养。两个劳动力至少需要养活5个人。去年以来,农作物价格下跌,周边工厂的效益不好,有些当地农民被迫失业。
国家统计局曾进行过测算:农村人口每增长1元消费支出,将对整个国民经济带来2元的消费需求;农村人口对任何家电产品的普及多增加一个百分点,就可增加238万台(件)的消费需求。
“家电下乡政策只是个短期的政策,影响也是短期的,家电下乡政策向全国推广也主要是为了应对金融危机。”赵智彬表示,前几年受惠于国家减税、给予农业补贴,农作物价格相对较高,农民收入稳定,所以消费意愿和能力都比较强。“但是现在工厂效益也不太好,而去年年底以来,粮食农作物价格低,农民惜售,要等到市场复苏后,农民能够真正再赚到钱的时候,才会有更多消费意愿。”
海信集团副总裁郭庆存表示,“政府的政策在帮助农民消费家电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但是任何一项拉动消费促进消费的政策,如果是阶段性的,其效果往往也是阶段性的,而且会导致市场透支。”
在镇上经商的冷玉辉总结道,“赶上收成好了,做工企业的效益好,有些庄户人有钱了,专门进城买高档家电,瞧不起低端的产品。”冷玉辉的话或许从一个侧面印证了郭庆存作出的判断:释放农村消费潜力的根本途径还是保证农民持续增收,解决其在养老和医疗方面的后顾之忧。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青岛:20个商业项目陆续开业 七大商圈格局已 [2016-11-11 10:15:49]
- 青岛: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 [2016-11-10 14:37:11]
- 青岛:跨境电商园区集聚效应凸显 [2016-11-4 16:00:01]
- 青岛:先行先试国内首部地方流通法规 [2015-8-18 10:21:43]
- 青岛:传统批发市场受电子商务冲击转型谋变 [2015-5-29 11:07:01]
- 青岛商业竞争升级 [2015-5-8 17:02:40]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