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市商务局在胶州市召开了青岛市2011年度冬季农超对接洽谈会,35家超市与70家农业合作社达成近1.5亿元的采购意向,可使超市同类农产品价格降低8%以上。但记者调查发现,由于超市的采购量有限,价钱过于便宜,部分生产品牌蔬菜的农业合作社对于把菜卖给超市不太积极。
精品蔬菜受超市青睐
25日上午9点,农超对接团来到位于胶州市张应镇安家沟村的胶州大白菜研究所基地,该基地种有150亩“胶白八号”、“红圣白”等七八个品种的大白菜。经理荆世新介绍,整片菜地由合作社统一组织播种、施有机肥,一棵大白菜可卖到30元。
记者在田地里看到,每隔几米就有一台植物声频发生器和太阳能杀虫灯。荆世新说:“这些发生器可以发出大白菜最愿意听的嗡嗡声,代替化肥促进大白菜的生长,地里有虫子是因为我们从来不用农药除虫,都是人工摘虫,别的不说,单这些植物声频发生器,全部都是美国进口的设备,一台就要几万元。”
不少企业的生鲜采购经理在现场表达了收购意向。利客来超市生鲜采购经理姜志强说:“我们店进货主要选择无污染、无公害的精品蔬菜,因为精品菜相对来说附加值比较高,是超市生鲜部的重要盈利点,这个基地的白菜很符合要求,数量可以考虑在5吨起步。”
达成1.5亿元采购意向
此次冬季农超对接洽谈会,70家合作社与利群集团、海泰集团等大型超市、物流配送企业和集团消费单位签订采购意向书,总额达到1.5亿元。市商务局蔬菜办主任郭健说:“农业合作社已经成为政府解决菜农卖菜难的重要‘把手’,在今年的春季农超对接洽谈会上,平度当地的合作社与30多家商超企业签订了1.2亿元的采购意向。”
据介绍,青岛目前已有35家商超企业与110家农业合作社进行了对接,逐步形成了“超市+基地、超市+协会、超市+企业”的“农超对接”模式,通过建立采购基地,发展订单农业,发展标准化规模经营、专柜直销等方式,有效降低流通成本和企业生产风险,推动了胶州大白菜、博洋黄瓜、马家沟芹菜等一大批地产优质特色农产品直接进入连锁超市销售。
青岛市商务部门统计,2011年以来,青岛各大对接超市生鲜农产品集中配送额近10亿元,降低流通费用10%,拉低同类农产品价格8%以上,企业新增年销售额15%以上,带动对接农户增收1000多万元。
农超对接鲜得实惠,合作社不积极
虽然“农超对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民卖菜的销路,但由于超市的采购量有限,且价格过于便宜,蔬菜合作社对于把菜卖给超市不太积极。
位于胶州市胶西镇的青岛公信蔬菜合作社现有社员200户,种植大葱、白菜、土豆等蔬菜共计2780亩。社长邵公信告诉记者,他们更愿意把菜卖给加工企业。“因为加工企业采购量通常比较大,以大葱为例,加工企业的一次采购量可达到七八十吨,价格可以抬到每斤1元,但超市的采购量都很小,收购价很低,大葱最高能卖到每斤7毛,一次最多要5千斤就不错了,对合作社效益的影响并不是特别大。而且超市对于蔬菜的要求比较苛刻,不仅品种要多,包装要完整,而且还要出具各种检验报告,一般规模的合作社很难满足这样的要求。”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青岛:20个商业项目陆续开业 七大商圈格局已 [2016-11-11 10:15:49]
- 青岛: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 [2016-11-10 14:37:11]
- 青岛:跨境电商园区集聚效应凸显 [2016-11-4 16:00:01]
- 青岛:先行先试国内首部地方流通法规 [2015-8-18 10:21:43]
- 青岛:传统批发市场受电子商务冲击转型谋变 [2015-5-29 11:07:01]
- 青岛商业竞争升级 [2015-5-8 17:02:40]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