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一直代表着中国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和追求,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深圳最近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对“现代化”进行重新定位,从过去追求经济速度为主,变为更加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的感受。
过去25年中,深圳每年经济平均增长速度高达28%,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的大城市,“深圳速度”曾作为学习的榜样备受推崇。但近年来,一味追求速度的增长模式却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现代化应该不光是GDP的增长,还应该包括人居、生态、文化娱乐等老百姓切身感受的东西。”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沈毅说。
按照原有计划,2005年深圳就会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但去年年初,深圳市政府宣布将该计划向后推迟五年,并就现代化的一些指标体系进行了重新修订。参与修订这些指标的沈毅说,从经济上看,目前深圳已经可以达到“基本现代化”的要求,但同时人们又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一方面社会财富迅速积累,另一方面资源被过度利用,生态受到破坏,社会管理存在诸多不协调的问题。 “作为个体的人的生存条件,并没有随GDP的增长而成正比的改善,深圳修正过去偏重于经济增长的思路,重新定位‘现代化’的努力方向,显示这个在中国改革开放中一直充当‘排头兵’角色的特区城市,正在对旧有的发展模式进行反思和调整。”深圳市社会科学院院长乐正评价说。
深圳市着手修订了原来的“现代化”指标:以登记失业率、人均公共馆藏图书数、人均住房使用面积、社会保险综合参保率等指标来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在“人”身上的体现;以高峰时段城市平均车速、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公共交通分担率、社会服务英语普及率等指标来反映城市功能对“人”的服务;以每平方公里土地生产总值、绿化覆盖率、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人均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等指标来衡量“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百人电话用户数”、“广播电视覆盖率”、“城镇居民千户拥有电脑数”、“千人国际互联网用户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等指标则被删除了。专家分析指出,深圳作为一个资源严重匮乏的城市,应当提倡节约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不是用电越多、私家车越多、人均住房面积越大就越现代化,而是节能水平越高、公交分担率越高、居住环境越舒适、空气质量越好,才是“现代化”追求的目标。
为实现上述目标,深圳市正在制定相应的政策和经济措施,一方面实行量化的办法考核和约束政府部门,另一方面则通过实施一系列产业政策引导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沈毅透露,这套即将推出实施的调控考核体系涵盖41项指标,包括“宏观效益”、“生态环境”、“创新动力”、“和谐社会”四方面,强调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更多效益,维护生态和谐,增强社会活力,改善民生。
在此次对“现代化”的重新调整定位中,深圳市特别提出要注重各种人群的感受。这座中国最大的移民城市,户籍人口只有165万人,而全国各地来深圳务工、居留的人员达800多万人。深圳市委书记李鸿忠说,正是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建设者和劳务工,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创造着深圳的辉煌。深圳不仅要关爱户籍人员,还要关注外来务工人员的生存条件。目前,深圳特区内劳务工的最低工资位居全国首位,劳务工被纳入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今年5月还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劳务工医疗合作体系。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深圳华强北突围: 中国电子第一街成长的烦恼 [2016-11-29 9:29:29]
- 深圳购物中心逆市扩张扎堆竞争 [2015-5-8 17:05:41]
- 深圳零售业五一出大招吸客 [2015-5-8 16:48:56]
- 深圳购物中心未来三年将增230万方 中高端超 [2015-4-16 15:34:48]
- 深圳商业真相调查:购物中心空置率上升 高端 [2015-3-18 8:35:13]
- 深圳龙华区商业井喷:5公里范围汇聚5家购物 [2014-11-17 10:45:53]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