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资本大鳄,动辄拥重金从股票二级市场直取上市公司控制权,这时候政府出面重组行业龙头,已经不单是做强做大、争夺市场份额的简单逻辑,而是关乎当地国资对企业控制权的问题了
股市全流通后,政府主导的行业重组要跨过多少道门槛?湖北武汉市的商业重组或许将成为新的市场切片。
7月底,在武汉市政府的统一安排下,由武汉商业局、武汉金融办等主管部门牵头,一个对武汉商业类上市公司的重组计划被再度提上日程。
当战略投资人出现在各种大大小小的重组事件中时,武汉市做出了一个排除战略投资人进入方案。
扼守九省通衢商业重镇的武汉市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选择?
重组命题
在这个新的实施方案中,武汉国资部门将成立一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股份制有限公司——武汉商业集团,并将其控股的三家商业上市公司——武汉武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鄂武商,000501)、武汉中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中百,000759)和武汉中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中商,000785)纳入其中。
三家公司重组后总资产将达到近100亿元,这或将强化武汉在中部地区的商业核心地位。这是一次内部资源的重新组合,战略投资人则被排除在重组之外。
目前由武汉国资委等相关部门草拟的一个数万字的《实施方案》已经上报给武汉市政府。但重组最初动作不会很大,只是将这三家公司的国有股权置换到这个新成立的商业集团中,暂不涉及三大上市公司的资产、人员、体制方面的变动。到目前为止,具体的重组方案仍处于保密状态。
在武汉,鄂武商、武汉中百、武汉中商三足鼎立,盘踞华中重镇,领军当地零售业,多年来,外界多有看中武汉在华中辐射之势,试图分羹武汉三镇零售蛋糕,在与当地强龙竞争中,殊难占优。
但近年,一些资本大鳄,动辄拥重金从股票二级市场直取上市公司控制权,这时候政府出面重组行业龙头,已经不单是做强做大、争夺市场份额的简单逻辑,而是关乎当地国资对企业控制权的问题了。
鄂武商、武汉中商、武汉中百均已经通过股改,武汉国资委目前的持股比例分别为17.23%、45.81%和10.21%,虽然仍然占据着第一大股东的地位,但过低的持股比例意味着随时会面临恶意并购的风险。
曾经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出现的中国银泰投资有限公司,以及通过二级市场增持进入的湛江平泰贸易有限公司,都是与大股东只几个百分点之差,占据鄂武商和武汉中百二股东的位置。
对于武汉国资委来说,这只是重组的第一道槛。中信证券分析人士则表示,在二级市场防止恶意并购的方法很多,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由上市公司向大股东定向增发,这样即可以稀释其他投资者的股权比例,也加强对公司的控制。据了解,武商和武汉中百都已经向相关券商征询有关定向增发的方案。
在上述公司中的一位独立董事对《财经时报》表示:“在确保实现控股权的前提下,武汉国资才会通过资产置换、换股合并等手段实现资源的优化。也不排除集团通过下属中的一家为平台,实现整体上市。”
他同时强调,重组思路和方案将由武汉国资委提出,但肯定会通过市场透明化操作,由投资者们来决定。但这种资产整合、重组的过程将长达3到5年。
之前的传闻是,将武汉中百、武汉中商的百货业置入鄂武商;武汉中商和鄂武商的超市业务置入给武汉中百。这样,武汉中商的壳则完全让出来,而接手这个壳的企业很有可能是武汉市其他国有企业。
取舍之间
如果赶在股改之前启动商业重组,武汉国资委或许真的可以完全复制上海百联集团的经验。但实际上,从2002年,武汉市提出对商业类公司进行整合以来,就一直存在着两种声音。一种就是百联模式,另一种就是出让国有股权,引入战略投资者。
上世纪90年代,武汉商业可谓业绩辉煌,一度拥有六渡桥(000765,后更名为华信股份并退市)、鄂武商、武汉中百和武汉中商和汉商集团五家商业上市公司。鄂武商、武汉中百、武汉中商为武汉国资所有,汉商属汉阳区国资委。
到了2002年,市属4家公司业绩都不甚理想。当年的湖北省上市公司工作会议上,时任湖北省副省长的蒋超良就提出要重组武汉的商业上市公司。
在这次改制中,要求用两年左右的时间,使90%左右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不再控股或持股。武汉中商和武汉中百都是重点户,要求前者国有资本退出到30%以下,后者则全部退出。在这一阶段,主管者更多的倾向于引入战略投资者。
但引入战略投资者的计划却并顺利。2002年下半年至2003年初,武汉中商一度与顾雏军的格林柯尔走得很近;鄂武商曾与人民日报社控股的华闻集团有过短暂婚恋;与汉商谈过的投资者,则包括中国普天、香港沿海等数家企业。
而真正让武汉国资委放弃引入战略投资者,则是因为银泰投资的交恶和湛江平泰的偷袭。在2005年4月,银泰投资作为战略投资者被武汉国资引入鄂武商,双方合资成立了武汉银泰。但武汉市国资委很快发现,他们引入的战略投资人不甘于做财务投资,而不断谋求更大的控制权。
银泰投资虽多次在不同场合表示,对于鄂武商只是战略投资,但此后却通过法人股转让、二级市场增持,直逼第一大股东地位。到2006年4月,如果算上双方成立合资公司时,武汉国资作为入股资产的鄂武商2.43%股份(至今尚未过户给武汉银泰),银泰投资实际上已经是鄂武商的第一大股东。
几乎同时,神秘公司湛江平泰开始通过二级市场不断增持武汉中百股份。到5月,湛江平泰已累计持有中百1495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7.139%,严重威胁武汉国资第一大股东的地位。
武汉市政府因为和银泰系关于股权的纷争,最终让武汉市政府选择了自己重组。知情人士透露,在去年底举行的一次商业部门退休干部团拜会上,很多老干部痛心疾首,直指引入战略投资者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弊端。
在上述高管看来,此次重组也是吸取了上世纪80年代,武汉市在家电制造行业中引入投资者失败的教训。当时,武汉市一批电视、空调等厂商在引入外资的过程中,丧失了自我品牌。
板凳之争
在这个具有百年商业传统的中部重镇,各个企业间剪不断理还乱的人事关系、利益冲突使得重组变得困难重重。在上述那位独立董事看来,动板凳是比动资产更要命的事情。这或许也是各公司管理层和相关部门对重组讳莫如深的原因。
早在2004年,武汉市政府为了迎接零售业全面开放的挑战,提出了打造百亿元商业企业的目标。虽然上述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在竞争激烈的武汉商圈表现尚可,但资产最多的鄂武商也不过30多亿元。而且因为在业态、购物环境方面重复建设,内耗过多。这时,一套模仿上海“百联模式”重组方案就应运而生了。
目前,对于集团董事会位置的安排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按照国有资产在集团中的比例来安排。另一种是按照三个公司业绩差异来安排。但分析人士则强调:这些企业元老把企业从小做大,从弱做强,如何明确管理层的位置和回报是必须要做好的。而上述两种方法过于简单,并不能让各方满意。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武汉近十家便利店加盟品牌相继进驻,本土便 [2016-11-1 16:58:23]
- 武汉商铺转让费6年涨2倍 零售业将引领整个华 [2015-8-18 17:06:28]
- 武汉俏江南等高档酒楼接地气 推25元平价外卖 [2015-8-13 16:41:32]
- 武汉后湖商业迎来喷井喷期 社区底商发达综合 [2015-7-28 9:45:18]
- 武汉老街鸭子棚变身风情美食街 占地面积近6 [2015-7-28 9:34:16]
- 武汉:外资超市食品可“码”上查身 [2015-6-2 9:15:04]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