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因商而兴,历来就是我国的一大商业重镇,在这次“中部崛起”大契机中,武汉以商业振兴作为路径选择着实显示了政府的远见卓识;但与此同时,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武汉商业,进而更好地利用这张“王牌”,则更加考验政府的大智慧。
汉正街复兴,自2005年提出至今已为时两年,但仿佛还没有提到市政府的“议事日程”,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还只是硚口区政府的一厢情愿;而构思近10年的商业重组问题,虽然随着武汉市三家商业上市公司——武汉中百、武汉中商、鄂武商A日前的同时停牌和提示性公告的发布,终于迈出了实质性一步——“组建武汉商联集团”,但截至记者发稿为止,依然没有听到挂牌的消息。而很多业内人士认为,重组“良机已失”,至于其结果则更“悬”。
对此,记者多方求证,包括政府各职能部门和相关企业在内,武汉方面都三缄其口。直到最后才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商界人士告诉记者,市政府已经下了“封口令”:不管怎样,既然已经重组,惟一能做的就是怎样去做好它,让事实说话。这给人们留下了很多想像的空间。
商业立市 繁华背后藏隐忧
挟“九省通衢”之便利的武汉,其商业尤其是商贸流通业异常发达,素有“货到武汉活”之说。2006年,武汉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293亿元,在全国大中城市中仅次于京、沪、穗、津,居全国第五;其同比增长14.6%,也是该市近十年来的最高增幅。其中实现商业增加值389亿元,占全市GDP的15.2%,远远高出全国8%的平均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从上面的统计数字可以看出,武汉市的流通业在华中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的领先地位毋庸置疑,而商业之于武汉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更是不可低估。到目前为止,一个城市同时拥有4家商业上市公司,而且都是前些年就挂牌的,这在全国也属罕见。其中武汉中百、武商连续多年成为中国连锁商企30强成员,并于2005年被列入国务院重点扶持的20家商业流通企业,进入商业国家队。
另外,与国内商业老大北京、上海不同的是,早在1992年,武汉就被列为国家商业开放的试点城市之一。可以说武汉现代商业就是在那时起步,与外资巨头边开放、边肉搏中长大的。尽管“得武汉者得华中,得华中者得全国”,这些年,尤其是2004年底我国零售业全面开放以来,外资在汉也十分活跃。但武汉本土商业经受住了考验,目前的冲击并不大。
据武汉一位资深商业人士介绍,在目前的武汉零售业的前四强中有三个是本土企业,第四名才是家乐福。放眼整个武汉,做得好的外资商企也不多:除了餐饮业的麦当劳、肯德基外,零售企业也就只有家乐福和新世界还不错,沃尔玛才刚起步,其他的诸如易初莲花、麦德龙等也都尚在适应期。
武汉商业果真一片繁华,好不热闹。但却不尽然,武汉一位老商界人士面对记者的采访也坦诚了自己对于武汉商业的担忧,说到激情处,甚至还用“内虚”来形容。
从表面上看,武汉四大商业集团在经营业态上各有侧重:武商主攻百货和量贩连锁,中商则是百货、平价、家电、医药四大连锁并举,中百专注于超市经营,汉商涉足于零售、会展、旅游,走的是多元化发展、差异化经营的道路,这也是其成功的秘诀所在。但是近些年来,由于几家分散经营,在资源建设及经营格局上仍有重复和恶性竞争的现象出现,再加上市场饱和度的提高和外来竞争因素的增多,武汉商业巨无霸只能疲于价格战,并逐渐尝到了产业趋同的苦果──利润率连续下滑。在四家商企中,效益最高的企业2004年利润也不到4000万元,而曾经作为武汉商业龙头老大的武商,则拉响了亏损警报。更有知情者向记者透露,在2004年底毛冬生辞任董事长时,武商集团居然有近2亿元的亏空,最后政府不得已出面买单才算告一段落。
再说外资,尽管到目前为止其销售总额还不到武汉社会消费品总额的6%,武汉市商业局局长林肖滨也曾对媒体放言:“武汉商业不怕外来者冲击”。但林肖滨也不得不承认,外资商企拥有的先进商业理念、强大的物流配送系统以及跨国采购能力,都是武汉本土企业难以企及的,而且它们的优势已逐渐开始显现。武汉中百集团董事长汪爱群在今年“两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坦言,与外资巨头相比,武汉商企差距太大了,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与此同时,随着各大商业企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以及电子商务的出现,也使得跨地域的采购营销活动和网上贸易日趋增加。因此,武汉商业在地理区位上“得中独厚”的传统优势正在逐步弱化。
可能正是出于种种考虑,武汉商业重组几经周折还是破茧而出,尽管其结果还不得而知。
在汉正街问题上,复兴已是业界乃至整个武汉社会的共识。但自2005年以来,好像一直都是硚口区政府的一厢情愿。与几大商业集团想比,一边是亟需市政府统一协调与规划发展的传统批发市场,一边却是完全法人治理结构的现代企业,“两手”都得抓,但怎么抓也得权衡。
最后关于银泰问题,当初为了重组,市政府亲自出面把银泰作为战略资本给引进来,但现在又恨不得一蹬了之。“以后谁还敢再来武汉投资?”这位老商界不无担心地说。
错失良机 商业重组增难度
走进武汉,繁荣的商业夹杂着春的暖意扑鼻而来;细细品味,在这气息中还是混合着一种“复杂”的旋律,那就是重组,气息还很浓烈。
“十年怀胎,一朝分娩”,随着国资委的一纸批文,3月底,武汉商联终于破茧而出。有人说其是带有强烈行政色彩的“撮合”,有人甚至预测其难以挂牌,即便挂牌也将是个“翻牌公司”。但不管怎样,正如武汉市政府统一口径那样,既然都已经重组,就得好好做好它。其中的难度显而易见。
首先就是资源整合问题。业内人士分析,相比于组建百联集团,新组建后的商联在三家上市公司中占有的股份并不占优,如何采取措施整合三家公司资源将是一个难题。
据三家公司的公告称,股权变更完成后,武汉商联集团将成为三家公司第一大股东。武汉国资公司原持有的上述三家公司的股份将全部划归商联。武汉商联集团将分别持有武汉中商、鄂武商A和武汉中百总股份的45.07%、17.23%和10.05%,性质均为国有法人股。而武商的第二大股东,“银泰系”的两家公司持有武商总股份的8.22%和7.64%,只略低于商联集团。且银泰百货的董事长周明海已经放言:“不会放弃武商”。至于中百,其第二大股东湛江市霞山区平泰商贸有限公司尽管减持了2.17%的股份,但仍持有其4.97%的股份,随时有举牌可能。
难怪有人认为,“其实在股市全流通之前,重组会相对容易一些。”武汉一商业上市公司的高层表示,全流通之前,一些非流通股股东,武汉国资委完全可以用协议方式收购他们的股份;而全流通后,必须按市场规则去收购,这对大股东的资金运作能力是一个极大考验。如今重组,该高层甚至有些惋惜:武汉商业整合错过了大好时机。
难度之大,还在于“鸡头凤尾”的问题。武汉一位长期从事商业管理的人士认为,尽管这几家公司心里都明白,自身肯定还有很多问题存在,且各自实力旗鼓相当的他们,谁也不愿“奉献”自己,重组没准还是条不错的路。
另外,该人士还表示,武汉是个非常市民化的城市,内讧的本性在商业领域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其他城市,出现贴身肉搏的更多的都是外资之间或是内外资之间,而武汉,在目前这三大公司中,无论是业态组合还是网点布局,都存在大量重复建设的问题。为此他提醒,如果一旦整合,肯定会出现门店的关闭,而这刚好给觊觎优质网点已久的外资商企难得的机会。
其实,武汉商业重组的难度还不仅仅在于此,其水之深,从武汉商联董事长后备人选的频繁更换也能略窥一二。上述长期从事商业管理的武汉人士告诉记者,在去年重组初见雏形之初,无论是从实践经验还是从行政级别来看,王冬生肯定是当之无愧的首位人选,结果他辞谢了。接着这副重担自然就落在了林肖滨的头上,但当林肖滨专门调研后,也打了退堂鼓。直到去年年底,王冬生辞去武商董事长一职,才又有媒体爆出是因重组之需而为的消息。而事实上,直到今天人选还未最终公布。
另据知情人士透露,关于武商联董事长人选问题已经基本内定,只是目前依然还在协商,譬如有关权责等。
诚然,武汉市商业重组的目的是增强武汉本地商业的竞争力、减少同业竞争、提高资源利用率以及加强分工合作,但在重组时机、方式介入等问题上都得审时度势,尤其是政府的“手”到底该伸多长,可能是目前各地纷纷打造“商业航母”还需长期研究的课题。
政府缺位 汉正街复兴打折扣
相比较低调而神秘的重组问题,汉正街复兴显得更加高调而韵味十足,但有时也有点让人不可思议。
汉正街,在武汉的商业史上肯定是不容抹去的一笔浓彩。曾经的“十里帆墙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宵明”自不用多言,在改革开放初期,也被誉为“中国商业改革的风向标”。即便在今天,汉正街在整个武汉商业中依然举足轻重、不可替代。
据统计,汉正街近几年来的销售总额每年都在200亿元左右,利税近2亿元,单纯这两组数字就与武商、中百以及中商三者的总和相当,占了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6还多。事实上,由于税收政策的原因,汉正街每年的实际销售总额远不止公开的200亿元。一位在汉正街管委会工作10多年的人士告诉记者,保守来说,这个数字应在400亿元到500亿元之间。
而据汉正街工作委员会书记陈佑湘介绍,浙江义乌国际小商品市场每年公开的销售总额都在汉正街的两倍左右,实际销售总额五六倍都不止。
汉正街复兴势在必行。作为其主管辖区的武汉市硚口区政府,对于其“经济支柱”自然不敢怠慢,在自己的权责范围内积极地做着不懈的努力,但由于武汉市政府的缺位,很多努力也有限。
首先,条块分割,难以形成统一规划。据了解,长期以来,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因行政隶属关系,人为的形成了汉正街和东汉正街两块,分别隶属于硚口和江汉两区。无论是市场布局还是经营业态都很是趋同,亟需市政府出面协调两区后统一规划。
但说起规划,老汉正街人曾有句顺口溜,很形象地反映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区里规划不算数,市里规划出不来,汉正街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
龙腾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亚平甚至把市场布局混乱列为他所认为的汉正街存在的几大问题之首:0.5平方公里的东汉正街与1.67平方公里的汉正街两块市场所有经营大类雷同,客源、税源恶性竞争,导致整体竞争力低下。
更何况目前整个汉正街地区,已经树立的高楼大厦区、列入严格保护的历史风貌区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大小市场、成色不一的建筑,怎样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规划专家说:“这件事迫在眉睫,但只有政府能做得了”。尤其是汉正街各种利益群体的博弈还没有完成,整体规划肯定很困难。
其次,政府的支持政策也大为缺乏。陈佑湘认为,义乌市场之所以做得好,能后来居上,与义乌市乃至浙江省的全力支持是分不开的。反观汉正街,无论是土地还是税收都没有任何优惠政策,在这种情况下,其难度可想而知。为了更好地复兴汉正街,振兴汉派品牌也是当务之急,但这又岂是一个硚口区所能承受之重。
陈佑湘说:“现在我们不奢望其他优惠,只希望土地增值收益属地专款专用。从今年开始,凡属汉正街地区土地交易增值收益部分,全额返还区里,专款用于汉正街商贸旅游区建设、文化街区保护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另外,据记者了解,在汉正街这1.67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上,以前居然有4个街道办、4个派出所,还有工商、税务等不少的职能垂直部门,这些机构在行政级别上都是一样的,管起来很是混乱,而管委会专门协调还有一定成效。现在4个街道办和曾经的管委会是合到一块了,表面上权力增多了,但实际上职能更边缘化了,工作起来反而更麻烦。
一个汉正街尚且如此,如果再加上东汉正街,那就更难协调管理了。缺乏权威的管理似乎也成了汉正街人少有的共识。因此有人建议,市政府能否出面组建一个权威的协调部门:汉正街市场领导小组。
当然,有关汉正街未来的发展,引起了整个武汉社会的关注。还有人建议整体搬迁汉正街,也有众多商户认为,可否将汉正街与东汉正街联合,建立一个类似开发区的管理机构,封闭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协调。但不管怎样,这都得市政府出面。
可惜的是,对于商业重组,武汉市政府可以10年坚持不懈;而对于经过530年历史沉淀并具有优良商业传统的汉正街的复兴,仿佛还没有提到议事日程。即便在每年的商业工作会议上,也只是一句带过,更不用说付诸行动了。
有知情人士透露,其实武汉市市长李宪生曾几次专门到汉正街视察、调研,都深感汉正街复兴对于整个武汉商业的意义,但关键是怎样来擦亮和传承这个品牌,李宪生也不知所措。李宪生说,拿不准的事,那就先搁搁。
一搁可能是为了更好准备复兴,但这一搁,是否也会“搁”走了复兴的大好时机?
两翼齐飞 政府智慧加速度
尽管武汉商业还存在或这或那的问题,但这并不影响武汉商业在中部乃至全国的产业优势,尤其是中部崛起,武汉以商业立市更是凸现了商业在武汉经济中的地位,同时也彰显了武汉市政府的智慧。
时光上溯到20年前。根据武汉的区位优势,上个世纪80年代初,当时的最高决策层提出了“流通和交通”的“两通突破”战略,不仅为武汉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更为武汉商业的复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1992年,“中国商业第一股”——鄂武商A在深交所的成功挂牌,则把这“两通”战略演绎到了制高点。
近年来,在全国“中部崛起”的大契机下,武汉也在寻求自己经济突破的支点。聪明的武汉人在曾经辉煌的“两通突破”战略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新时代条件下的“两翼(现代制造业、 现代服务业)齐飞”战略,均显示出了武汉市政府发展商业的决心。
在武汉商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也将着力在五个方面深化改革和创新:一是流通主体(企业);二是流通渠道,做到内外贸一体化;三是在流通方式上,将进一步拓展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业务;四是经营业态的创新,下一步将发展各种便利店、折扣店、自愿加盟店和特许经营店;五是运行机制创新。到201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989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重点培育2~3家年销售额过百亿元的商业企业集团,力争使全市商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具体到2007年,林肖滨在商业工作会议上也指出,武汉拟出台多项新政,力争把流通业推上一个新台阶(见本报3月16日《武汉七项“新政”推进流通业上台阶》)。
武汉市政府的新智慧到底结果会怎样,尚需拭目以待。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武汉近十家便利店加盟品牌相继进驻,本土便 [2016-11-1 16:58:23]
- 武汉商铺转让费6年涨2倍 零售业将引领整个华 [2015-8-18 17:06:28]
- 武汉俏江南等高档酒楼接地气 推25元平价外卖 [2015-8-13 16:41:32]
- 武汉后湖商业迎来喷井喷期 社区底商发达综合 [2015-7-28 9:45:18]
- 武汉老街鸭子棚变身风情美食街 占地面积近6 [2015-7-28 9:34:16]
- 武汉:外资超市食品可“码”上查身 [2015-6-2 9:15:04]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