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注册
频道首页 | 省区市场 | 城市市场 | 区域市场 | 网点规划 | 景气指数 | 知名市场 | 世界商业 | 主题商城 | 商业街 | 商业特色 | 广交会 | 供销社
您当前位置:首页> 区域流通 > 供销社正文
供销社•超市•网购——百姓购物场所60年变化见证生活变迁
来源:2009年09月27日 新华网 发布时间:2009-9-28 点击数:

    新华网北京9月27日电(记者张旭东、刘宝森)提起“粮票”,很多年轻人唯一印象是2004年央视春晚《粮票的故事》,但凭粮票、油票、布票去供销社购买生活必需品却是老一代不能忘怀的记忆。新中国成立60年来,普通中国人经历了从到供销社“凭票购物”到超市选购,再到网络“淘宝”的消费经历,而这60年里人们购物场所的变化也见证了随着新中国60年来的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百姓生活的变迁。

    “供销社曾是‘牛’单位”

    “现在的基层供销社已经‘没落’了,原来的店面基本上都承包给了私人,主要经营一些农资产品,像化肥、农药之类的。不过刚解放那会,供销社可是‘牛’单位。”山东省临沭县县委宣传部的史佩升说。

    生活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都有这样共同的记忆,吃饭要有粮票,买油要有油票,穿衣要有布票,这些票据成了“第二货币”在市场上流通。“在当时物资紧缺的情况下,这些票据其实比钱更有用,因为有钱也买不到想要的东西。”家住济南市市中区的徐胜富告诉记者。

    当时,国家实行计划经济,生活必需品进行统购统销,农民要想购买生活必需品不仅需要凭票购买而且只能通过供销社,供销社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了“牛”单位。“当时就盼着能认识供销社的职员,这样就可以早些知道一些走俏的东西什么时候到货,就不用去排长队了。供销社职员、百货公司的售货员在当时都是很吃香的职业。”徐胜富说。

    “那几年的生活必需品都是按人头分配,每人每月30斤粮票,其中30%还是粗粮,当时就是一些玉米面之类的;每人每年1丈布,物资紧缺的那几年只有3尺;当时的煤油、碱和白糖都特别紧张,一个季度每个人才分1斤白糖,可不就是希望能认识供销社的人,能早点买到家里急用的东西。”家住甘肃省泾川县的王新年说。

    王新年说,就是到了1985年、1986年的时候,虽然一些生活必需品不那么紧张了,但是像电视机、缝纫机、自行车这些东西还是稀罕物。“家里那台14英寸黄河电视机还是我哥哥从陕西的厂家买回来的。”


 

作者:佚名  编辑:小熊猫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互联网+:佛山打造中国会展新 探秘武汉地铁商铺 为何频唱“
    热门资讯
    重庆:盘溪蔬菜批发市场本月 超市纷纷离场 大型商业综合体
    热门标签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16095034号   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版权所有 ©2004-2016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