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EPA意义
2003年6月29日,酝酿已久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协议正式签署,内地与香港的经贸合作有了历史性的转折。在此之前,内地与澳门特区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的磋商也已正式启动。
有国际经济观察人士认为,这标志着内地、香港、澳门以及中国台湾“一国四区”向建立一个资源更加合理配置、统一有效的市场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随着这一协议的签署,大珠三角加速融合和发展也从理论探讨、观念深化层面,向实质性的突破和进展转变,粤港合作也在一个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中展开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多种尝试。温家宝总理在香港接受商界提问时也要求,在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方面,广东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应该走在前面。
大珠三角与CEPA将相伴而生
内地与香港建立“更紧密的经贸关系”,对大珠三角的推进将产生最为直接、也最具立竿见影的效果。甚至可以说,正是大珠三角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为“更紧密经贸关系”的推出提供了物质和理论基础;同时,“更紧密经贸关系”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也排除了大珠三角进一步加速融合的障碍,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大珠三角概念的形成过程,也是“更紧密经贸关系”的不断完善和深化的过程。正如香港特区政府驻粤经贸办主任梁百忍所言,这种概念是慢慢延伸出来的,是在过去几十年经济合作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可以发现,即使在两年之前,人们一般所指的珠江三角洲,还只是占地大约4万平方公里,包括广州、深圳、东莞等城市这样一个区域,大珠三角只是作为一个地理概念偶尔被提及。但在中国入世后,这种状况很快发生了转变。2001年12月,董建华向中央政府提出了内地与香港建立类似自由贸易区安排的建议。2002年,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区正式将这一关系确定为“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而在这一年来,粤港经济合作步伐明显加快,粤港两地政府高层在会晤中都以官方的名义推介大珠三角概念。同年,中央驻港联络办副主任刘山在在粤港经济技术贸易合作交流会上指出,粤港将成为亚洲区域经济核心,将粤港两地作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板块推出。
大珠三角基础设施、城市规划上的协调和合作水平也在不断提升,粤港合作不断向纵深发展。香港宣布与广州合作开发南沙,并加强两地物流业合作。在航空方面,香港、深圳、广州、珠海、澳门五大机场正在加强协调与分工,长远目标是要把接驳的空港增加到22个。公路方面,目前正在建设的深圳西部通道,预计2005年完成。届时,口岸车辆处理量每天可以增加44000辆次。如果港珠澳大桥能够兴建,则将更有利于珠三角西部的经济发展。
在这些紧锣密鼓的工作中,CEPA的最终签署则起到画龙点睛作用。大珠三角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经济生态带”进入了世界经济竞争版图,两地人流、物流、货流、资金流的来往有了一个更为顺畅、优越的外部环境。
是双赢,但香港多赢一点
CEPA的确定,从短期来看,可以促进两地经贸合作,尤其是给经济转型中的香港提供了一个全新起点。正如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所言,香港与内地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将成为振兴香港经济的“新元素”,必为香港服务业和制造业带来源源商机。而商务部副部长安民则如此评论这一关系:这是一个双赢的协议,但香港多赢一点。
数字表明,香港是大陆最大的转口基地、第三大贸易伙伴与第二大出口市场,而内地已是香港最大的港产品贸易出口、进口及转口对象。此外,香港也是内地的最大投资者。截至2002年底,来自香港的直接投资金额约占内地吸纳海外直接投资总额的一半。另一方面,内地也有2000多家企业在香港从事银行、贸易、旅游和分销等业务,并有上百家内地公司在香港的资本市场挂牌交易。内地与香港之间的经贸往来、互动合作、旅游观光,带动了香港的经济繁荣,同时也加大了香港对祖国内地大后方的依存度。
越来越多的香港人已经看到,单单依靠香港到世界上去竞争并不占优,如果把广东的制造业优势与香港的服务业优势结合起来,才可以更好地达到双赢,而且这种合作不仅对香港、对广东有利,也对整个国家、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好处。CEPA的出台,对香港服务业进入内地给予进一步的优惠,能够更加凸显香港服务贸易中心的地位,也将进一步提高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最直接的表现是,四分之三在珠三角设厂的企业将要考虑内销,同时也有国外高增值的跨国公司会到香港设立公司,“前店后厂”的概念和内涵将被改写。香港当地的评论认为,内地的改革开放曾给香港带来了第一次重大发展机遇,并带动了香港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长达20年的繁荣兴旺,而CEPA的出台,将给香港带来第二次重大的发展机遇。
而从长远来看,CEPA是促进区域整合、建设中国大市场的第一步。中国世贸组织研究院院长张汉林教授认为,建立港澳台与内地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也就是中国内地与香港、澳门、台湾四地经济一体化的问题,是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中特别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大珠三角在当前还必须增加自身经济的辐射能力和带动能力,并把这种地缘优势由粤港澳三地扩展到同周边的闽、赣、湘、桂、琼及长三角等地的合作,共同构建华南经济协作区。
如果把视野再放宽一点,随着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推进,内地、香港、澳门、台湾将构成区域经济最紧密的核心层,而东盟和东北亚国家则是紧密的联系层。
大珠三角和长三角可以竞合互补
当我们在分析CEPA对大珠三角发展所带来的深远影响时,我们不可能离开CEPA出台的时代背景和特色:这是一个建立在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的框架之内的协议,因此有人指出,CEPA不仅对大珠三角产生明显的影响,它对长三角的带动作用其实同样巨大。有了CEPA后,长三角的外向型经济会如虎添翼,其在中国经济中的影响力还会进一步提高。
对此,梁百忍认为:一个地方发展了并不意味着另一个地方就不发展,如果长三角在某些方面比珠三角强,这更有利于形成良性竞争的环境。如果香港某一方面不能在市场上立足,那么我们不是去保护它,而是应该考虑如何去组合一个对自己发展更有利的营商环境。香港与广东的组合在区域经济的竞争力方面不低于任何地方。同样,长三角也有自己的发展方向和优势。中国这么大,整体经济的发展不是一两个地方就能承担得起的,因此,更应该促进各地之间的良性发展。
在如何看待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关系上,粤港两地的工商贸界也有着自己较为深入的看法。在瑞银华宝(中国)副董事长何迪看来,粤港合作就是香港对经济全球化的区域性回应。在中国大陆全面开放的大背景下,香港将中国大陆宽泛地界定为自身经济的发展战略腹地不会有太大的实际意义。对香港而言,通过与之临近的珠江三角洲的经济整合来实现自身经济调整与升级,是实现双赢和多赢的现实选择。有研究结果显示,香港在内地投资的厂家有63000多家,直接或间接地带动了香港150万人就业。如果港商在广东的生产增加2%,会为香港创造3万个就业机会,这从一个方面反映出“珠三角旺,香港也旺”的道理。因此,香港商界人士指出,支持珠三角即等于支援香港经济、扩大就业机会。
但粤港如何加强分工合作,避免重复建设也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话题。为此,在协议签署后,温家宝总理在回答香港商界人士的提问时表示,香港与广东已经建立了高层联席会议制度,从组织上为两地的经济融合提供保障;同时,两地的合作项目也不断扩大,包括金融、信息、科技、环保、基础设施方面都已加强合作。但他也提到,两地在基础设施布局如机场建设等方面,确实存在着毛病,以后两地的基建也要综合考虑,以发挥最大的效益。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泛珠三角经济圈交通一体化提速 [2013-9-12 9:30:31]
-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开 [2011-9-22 14:10:27]
- 泛珠三角旅游合作推“海峡之旅” [2010-8-30 10:42:27]
- 泛珠三角区域通关成效显著 [2010-8-1 11:16:37]
- 黄华华接受采访:五届泛珠盛会共签约超1.8万 [2010-6-24 15:16:03]
- 外博会“大变脸” [2010-6-12 14:09:33]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