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注册
频道首页 | 省区市场 | 城市市场 | 区域市场 | 网点规划 | 景气指数 | 知名市场 | 世界商业 | 主题商城 | 商业街 | 商业特色 | 广交会 | 供销社
您当前位置:首页> 区域流通 > 台湾正文
台湾水果本地化困境与突围
来源:2010年10月25日 南方日报 发布时间:2010-10-25 点击数:


 4年前,“台湾农产品广东集散中心”在东莞信立农贸城正式成立,当时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当时,“台湾水果专卖大陆第一人”黄一钟豪情壮志地介绍:“集散中心引进的台湾农产品将超过1000种。并且准备合作建立首个休闲农业科技园,实行全开放运作,让大家看到最大的芒果、水蜜桃、杨桃是怎样种出来的。”

  去年,这个“台湾农产品广东集散中心”悄然谢幕,留给业内一分疑惑,一分思考。

  近期,刚进驻东莞农业园的金开喜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得了苗栗县农产品在广东地区的独家销售代理权,将在这一专区为苗栗农产品提供展示、零售和批发物流服务,使园区成为苗栗县优质农产品在大陆地区主要的集散中心,未来还可能进一步发展成为整个台湾地区优质农产品在珠三角地区的仓储物流展销中心,并定期举行台湾优质农产品专业展览。

  同样是集散中心,同样壮志雄心,谁能演绎成功?

    水果批发网络非常零散

  东莞彩百汇贸易芒果行是专门做芒果批发的贸易行,其老板陈芝弟向记者坦言,在本地做了十来年的水果批发生意,东莞是行内公认的全中国进口水果和大陆水果销量最大的地区。按照陈的行内经验,就广东省来说,海陆丰、中山、番禺、顺德和惠阳都在东莞拿货,东莞已经成为广东省引入注目的水果集散地。

  但是陈也很遗憾地告诉记者,这种水果集散地仅仅是名义上的,实际上熟悉东莞水果批发市场的业内人都知道,东莞的水果批发网络非常零散。除了樟木头、虎门和常平以及下桥水果批发市场,其他镇街都有分布。在这样分散的市场下难免会有资源浪费和恶性竞争现象。

  陈老板坦言,之前台湾农产品广东集散中心确实引起他的兴趣,尽管现在这个项目不存在了,但是这种市场整合推广模式比较符合他的心意。论利润,台湾水果单个利润会高于大陆水果,但是大陆水果销路好,属于薄利多销。台湾水果销量相对较少,这样算来利润是持平的。

  而按照《东莞市2005—2015年城市商业网点规划》,东莞将原则上控制新设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立足现有市场资源的整合和改造,在提升现有市场规模和档次的基础上催生一批交易主体组织化、交易方式现代化、交易商品标准化,具有多种服务功能、规范化的中高级批发市场。

    批发商渴望摆脱低端经营

  业内人士分析,之前业内确实期待台湾农产品集散中心能够引入台湾农产特销中心全国连锁店控股有限公司这类高端的水果经营组织,能够从经营模式上与现在的低端水果批发商拉开档次。从地域优势看,闽南籍的商人出于地域语言优势会有更大机会。然而这个愿望能否在新拓展的台湾农产品合作模式中得到突破,业界还是持观望态度。

  三年前采访黄一钟时,他不止一次在记者面前坦言,他不会主动开拓市场,而是相信会有很多人主动找上门。因为渠道一旦疏通了,销路就不成问题。遗憾的是,三年后他也指出问题恰恰出现在渠道上。

  整合东莞水果批发市场的需求依旧存在。一位水果批发商告诉记者,通过一段时间的资本积累,他们希望摆脱低端批发商的生存状态,希望找到一个共同的平台来运作,暂且不考虑台湾水果本身的市场前景如何,这种针对某个品种的集散中心无疑是个较好的参照模式,统一的经营管理,现代化的物流配送,稳定的市场环境,这是行内人所期待的。

    金开喜自建水果超市

  按照金开喜公司的计划,台湾农产品将进入设在东坑农业园的东莞国际农产品产业展销中心苗栗县(台湾)优质农产品展销专区。

  台湾农产品也将是金开喜大型农产品深加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生蔬、冷链加工等,其中部分产品将直供香港。按照市场预期,台湾农产品深加工基地产值将占到整个加工基地产值的两到三成。

  金开喜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农业事业部总监黄伟奇说,目前在仓储物流配送方面,已经与一些大型商超企业接触,而公司此前已经在香港有比较稳定的冷链物流供应渠道,年产值达到8亿至10亿元左右。对台湾农产品的销售,他表示乐观。

  而金开喜正在筹建的“鲜一百”社区超市有可能是东莞第一家直接供应台湾农产品的连锁超市,目前这一计划已完成市场调查和产品规划,首家旗舰店正在东泰社区进行装修。超市将提供包括台湾农产品在内的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净菜、冷链食品等中高端农产品,面向高中档住宅小区和商业中心客户,产品全部由集团统一配送。

  “这种商业模式与已有超市最大的不同是,店内的生鲜产品将4小时更换一次。”黄伟奇解释说,考虑到顾客购买生蔬产品对产品要求相对较高,为了保持产品的新鲜度,于是对超过4小时的产品实行撤柜。

  这会不会进一步拉开产品价格差距,增加企业成本?黄伟奇说,生蔬产品四小时后其营养价值和安全质量不会发生改变,撤柜产品将供应冷链加工基地生产,这既保证了食品安全,又降低了企业成本。

  ■焦点

    台湾水果种植先行者付癸荣:

    “本地化生产是出路”

  “虽然东莞台商众多,但目前的台湾水果市场有限。”台商付癸荣在东莞做水果生意已有3年多时间。2007年,在上海经营台湾水果生意多年的他在信立农批市场开设了“宝岛珍品水果店”,直销台湾水果。

  由于拥有庞大的台商群体,东莞一直被视为台湾水果潜在优质市场。几年前,无数台湾水果经销商想在这片尚未成熟的市场上抢占先机,付癸荣也不例外,但3年的经营业绩并不理想。

  价格是最大问题

  “目前我们直销店的水果销售有限,逢年过节生意会好点,平时都是些老客户照顾生意。”付癸荣坦言目前他的水果店基本上没有利润可言,“赚的钱与成本支出相抵销。”

  而去年关门的信立农批市场台湾农产品集散中心,更为东莞的台湾农产品市场蒙上阴影。

  “价格是最大问题。”付癸荣认为,尽管台湾水果质优味美,但目前的市场价格比消费者的心理价格还是高出不少。性价比在消费者心中没有达到一个相对合适的位置,是导致目前台湾水果市场难见起色的关键因素。

  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时间和费用成本,则是导致台湾水果价格居高不下的根源。在他看来,目前台湾水果关税依然不低,而繁琐的过关程序延长了水果的运输时间,“水果保质期有限,又需要规模效益,运输过程损耗太大,这一项大大增加了成本。所以无论如何价格都降不下去。”付癸荣大吐苦水。

  东莞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叶春荣对此深有感触,他说,台湾水果声名在外,东莞又不缺乏购买力,但既然是水果,竞争力就在“新鲜”二字上,“如果从航运到通关,需要一周时间,那就做不成了,所以海关通关方面还要想办法。”

  消费者看中的主要是性价比。眼看无法依赖东莞销售市场的支撑,付癸荣只能另谋出路。目前付癸荣的水果经销模式,除了利用宝岛珍品水果店做直接零售外,正努力扩大批发经销渠道,特别是在华南地区。“现在我们的销售对象,不乏广州、中山、深圳的大客户。”

  付癸荣透露,如今店内直销只占销售总量的60%。

  台湾农产品本地化

  另一条路,则是台湾水果的本地化尝试。

  去年,付癸荣在大岭山承包了百余亩地,用于种植蜜枣等农作物。他从台湾引进种苗,“更重要的是种植技术。”

  由于台湾耕地有限,精耕细作成为其农业的模式。在优越的气候水土环境之外,先进的技术及高效的管理成为台湾农产品品质优良的关键因素。“在11月份之前,东莞的气候与台湾差不多,土壤环境也相差不大”,付癸荣认为在东莞尝试台湾农产品本地化的先天条件已具备,剩下的就是移植管理和技术。

  建大棚、搭架子、拉网、套带……付癸荣将台湾那一套搬了过来。一年后,成效显著。“在这边种植的水果,多数在品质上能达到台湾生产的百分之七八十,而像芒果、木瓜、番石榴,这边种的品质甚至不输台湾。”

  没有了运输成本的牵制,“通过本地化种植的水果在价格上比台湾进口的水果平均低了两成左右,而品质和口感上相差不大,因此也更有竞争力。”

  问题迎刃而解?事实并非如此简单。由于各种原因,并不是所有的台湾水果都能通过本地化种植,而在本地化种植的成本也并非想像的低廉。“大陆的农业材料比台湾贵很多,如一袋复合肥,在台湾折算下来70元一包,而在内地要150元以上。”

  种植模式差异化

  “东莞是个工业化城市,绝大多数年轻人都愿意来这里工作,但是很难招到愿意从事农业的人。”付癸荣现在聘请到的农工,只有一些上了年纪的人。“他们习惯了内地的耕种方式,比如在化肥的使用上非常频繁,也不会去留意每一株果树出现的问题。”相反,在台湾种植水果却很关注这方面。

  台湾一直重视有机农业的发展,因此在化肥的使用上控制非常严格,而政府对农民的定期培训和指导也养成了农民在耕种过程中更重视技术的运用和精细管理的习惯。“他们甚至细到会留意每一株果树的变化,以此采取不同的手法去提高产品的品质。”

  “在这些地方,内地和台湾目前还有很大差别,所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尽管台湾水果的本地化尝试已初显成效,但付癸荣并不十分乐观。在他看来,要做好台湾水果的本地化,实现台湾农产品市场的繁荣,政府的支持是最大的出路。

  “一直以来农业就是一个薄弱行业,世界上成功的农业典范无一不是在政府的支持下完成的。这样一个利润低、风险高的行业要想得到发展,单靠商人和农民的力量是难以推动的。”

  付癸荣认为,缺少政府的支持,也是一直以来东莞台湾农产品市场难以发展的原因所在。无论在政策法规上还是资金扶植上,都需要政府的扶持。“东莞有这么多台商,无法将这一资源转化实在可惜。”他表示,业内人士一直对这块资源抱有信心,但大多惨遭滑铁卢后便黯然退出。

  东莞市台湾事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东莞和台湾的农业合作目前还没有像工商业合作那么紧密,但接下来会抓紧这方面的交流,而自台湾广东周后,粤台合作步入了一个新的起点,东莞也会积极引导台湾农业,尤其是高品质复合型的台湾农业来莞发展,提高东莞农业的精细化和多样化水平。

  “台湾研发,东莞生产”

  付癸荣这么多年能够坚持下来的动力在于———他始终相信:近20年来台湾的制造工业逐渐转向内地,形成了“台湾研发、内地制造”的格局。今后,农业也完全可以走这样的路。“通过前期在内地实现台湾农产品的本地化,逐渐将台湾的技术和管理移植过来,培养内地种植人才,相关的配套设施也将逐布完善。”最后,实现农业领域的“台湾研发、东莞生产”。

  付癸荣相信:“内地有广阔的市场、丰富的劳动力,更重要的是,随着内地民众对食品健康的关注越来越强烈,擅长此道的台湾农业在提供优质有机食品同时,也将带动内地农业模式的转型提升。”

  叶春荣对此表示赞同,他本人雄心勃勃打造的台湾产品内销大型连锁卖场大麦客正加紧布局,他进一步透露,大麦客生鲜区包括台湾农产品,“优质的台湾农产品肯定也不只是在东莞销售了,肯定要面向全国的,打造良好的流通领域。”

  ■趋势

科技改造实现农业现代化

  为了避免直面市场的尴尬,祥鸿国际农批城正在探索一条台湾水果的“技术带动市场之路”。该农批城市场经理洪旺莱总结说。

  洪旺莱说,对东莞的台湾农产品市场,大家都认为这里的台商集中,一能转化为市场优势,二能转化为资源优势,但事实证明并非如此,其中有误导。“目前直接销售台湾农产品,市场切入点并不到位,所以更重要的是要为市场铺路,先把市场的前端做起来,一步一步地等市场做起来。”

  所谓的市场前端,就是目前祥鸿国际农批城筹建中的台湾农会推广平台。“我们打算邀请台湾的农业部门、农业协会过来,使台湾的农会系统在这里扎根,并形成一个平台,在农业生产上,使台湾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在东莞乃至大陆遍地开花。”

  洪旺莱说:“我们可以寻找其他城市开展合作。先是产品交流,再深化到技术交流,最后将台湾的模式传授给他们,帮助其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品质。”

  “比如说土壤,由于这些年内地在农业上化肥使用不当,部分地方土壤污染严重,在这一方面台湾有丰富的改造经验,我们就可以将这一技术引进来。”经历过工业的现代化,他认为内地的农业现代化也是必经之路。“用科技改造农业是内地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

  这个平台的定位在于长久性和持续性,不再像以往的模式只做一些定点示范。“但要做到这些,凭我们一己之力有些单薄,还需要政府的支持”。由于以前东莞政府对农业不太热衷,使得台湾农产品市场没有大的发展,东莞的台商资源优势没有充分利用。但现在,东莞完全有理由成为台湾农产品的技术交流中心。

  洪旺莱说,这个中心可充分利用东莞与台湾的人员交流优势与路通优势,“由企业牵头,引导台湾农会系统过来,再由政府做媒介,实现技术与生产的对接。”由此形成引进台湾农业的技术范式,产生示范效益,形成人才与技术的集群,从而奠定东莞成为台湾农产技术交流中心的地位。

 

作者:段思午 邓…  编辑:wxj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互联网+:佛山打造中国会展新 探秘武汉地铁商铺 为何频唱“
    热门资讯
    重庆:盘溪蔬菜批发市场本月 超市纷纷离场 大型商业综合体
    热门标签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16095034号   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版权所有 ©2004-2016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