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注册
频道首页 | 省区市场 | 城市市场 | 区域市场 | 网点规划 | 景气指数 | 知名市场 | 世界商业 | 主题商城 | 商业街 | 商业特色 | 广交会 | 供销社
您当前位置:首页> 区域流通 > 珠三角正文
珠中江共建海洋经济合作示范区
来源:2013年8月26日 《南方》 发布时间:2013-8-27 点击数:


    珠海、中山、江门三市,同处珠三角、共饮西江水。地缘和文化上的相近使三市有着天然的亲近感,随着珠中江经济圈的划定,三地的合作正向更深层次迈进,为珠江西岸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日,珠中江区域合作第七次党政联席会议在珠海召开,三地签署了《珠中江海洋经济区域合作协议书》,共同探索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综合管理的合作机制,在海洋产业规划发展、海洋环境保护、海洋防灾减灾、海洋综合管理等方面开展更紧密合作,共同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海洋经济区域合作示范区。
       
    错位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 

    “为了追求地方政府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往往会导致区域资源要素不能顺畅流向优势区位,从而影响和制约了各个城市的发展,导致城市之间缺乏整体规划与协调,出现争资源、争项目、争中心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重复建设与产业雷同,进而影响珠中江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指出。

    时至今日,产业结构雷同在珠中江经济圈中依然清晰可见。据统计,珠中江城市之间产业同构系数的平均值为0.72,远高于广佛肇0.49的同构系数平均值。上述数据意味着珠中江经济圈同质化程度较高,需要加大力度进行调整。

    不过,也有人认为,产业同质化并不意味着没有合作空间,同中也有异。比如,珠海是典型的外向经济,外向依存度全省最高,外向拉动一直强劲;而中山和江门则以内源经济为主,市场在内,三市产业虽同质却有着不同的市场。中山依靠本土民营企业打造了多条产业链,形成了数个特色专业镇;珠海民营企业多是新移民,挟技术自立门户,高新技术型企业多,但没有形成产业链。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正是优势互补的基础,一位网民说得好:“三市落差也不大,这表明,三地彼此之间都不会给对方带来‘包袱’,一体化或许可以轻装上阵。”

    在已经完成的江门海洋经济规划中可以看到,目前江门市海洋经济最具活力和潜力的两个地区——新会银洲湖和台山广海湾,将当仁不让地成为江门海洋经济的重点区域。而从产业定位来看,江门避开阳江、珠海等沿海城市的重化工产业集聚带的发展方向,也不与创新城市深圳争夺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综合利用等新兴产业的光芒,而是把自己定位为广东省重要的临海先进制造业基地。其中,银洲湖产业带重点发展临港装备制造业、精细化工产业、纸及纸制品产业这三大主导产业集群,广海湾产业带重点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和清洁能源(核电)装备制造业。

    除了要错位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江门也十分重视主动对接珠三角的海洋产业发展。“我觉得,江门要发展,就要坚持把江门放在珠三角一体化中谋划。发展海洋经济也一样,要主动融入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建设,在区域协作中寻求机遇。”江门市委书记刘海如是说。
       
    “龙头”崛起至关重要  
 

    珠三角西岸期盼多年的港珠澳大桥,计划于2016年通车。北师大珠海分校副校长严驳非认为,大桥建好后,珠海将处于生产要素、生活要素配置中心,这并不是猜想,而是港珠澳大桥带来的必然结果,无疑会增加珠海的优势地位,同时也增加了中山、江门的竞争筹码。珠海期望通过“模式引领”“实力带动”和“功能辐射”,与中山、江门携手提升珠江西岸地区区域发展水平和整体竞争力。

    处在粤西和珠江口西岸城市与港澳连接的中心点上,作为港澳现代服务业和先进管理方式进入珠江口西岸地区和粤西的桥头堡,珠海这一“龙头”的崛起,显得至关重要。

    从长期来看,在陆地空间日益逼仄、经济转型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向海洋要空间、要资源、要效益将成为珠海的战略方向,为此统筹陆海发展成为珠海推进海洋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发展新理念。

    坚持陆海统筹,将是珠海的基本原则,“注重陆海一体,统筹海域、海岸带、沿江及腹地开发建设,加强海岛及其周边海域开发建设,带动蓝色经济向深海远海拓展,整合生产要素资源,实现陆海资源互补、布局互联、产业互动”。

    珠海将以转型发展为引领,以规划先行为龙头,以临港临海现代产业和海岛综合开发为重点,着力在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注重对外开放区域合作、提升海洋科教研发能力、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建立特色鲜明的海洋开发保障机制上下功夫,集全市之力,加快实现从“海洋经济大市”向“海洋经济强市”的战略性转变。

    “珠海争取3年形成海洋经济产业规模,5年之内要建成海洋经济大市,8到10年成为海洋经济强市、全国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市。”省委常委、珠海市委书记李嘉表示。

    8月12日,珠海召开全市海洋经济工作会议,吹响了走向蔚蓝色海洋的新一轮号角。会议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决定(讨论稿)》、《关于加快建设万山海洋经济开发试验区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等相关文件。

    作为珠海发展海洋经济最重要的载体,万山在陆海统筹发展方面扮演关键角色。“万山区创建我国首个海陆一体化的国家级海洋综合开发示范区,有利于破解陆域经济与海洋经济‘分离’的掣肘,探索海陆统筹发展新模式,在全国范围内树立‘群岛’经济发展模式的精品样板。”意见稿提出。

    珠海的目标是,争取在万山岛群设立广东海洋经济特色产业基地,加快规划建设珠海市海洋科技示范园,吸引各类发展要素的聚集,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海洋科技产业,打造产业集群优势,使珠海成为全国科技兴海示范区。

链  接

珠中江具备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
——对话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袁持平

《南方》:珠中江三市的海洋经济合作将带来哪些变化?
    袁持平:珠中江三市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经济总量相对偏低、产业支持力度不是很明显、经济发展后劲较强。相比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都在不断上升的东岸,珠江西岸曾经在交通、区位、环境等方面的劣势已逐渐变成优势。港珠澳大桥的建成开通,就是一个整合西岸现代服务业与未来制造业的良好契机。通过经济一体化,实现分工协调与合理配置,珠中江完全具备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
    《南方》:在你看来,珠中江海洋经济合作的重心应该在哪里?
    袁持平:广东拥有全国最长的海岸线,珠西沿海拥有大量岛屿,集中了丰富的海洋资源。珠中江的海洋经济开发可以重点从三方面着手:
    一是资源开发。重视海洋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开采,在此基础上建立管道,形成中转系统。
    二是海洋运输。参考香港港口运输标准,形成以珠海港为主的港澳线水上高速客运体系;抓住海上物流航运的发展机遇,积极打造邮轮挂靠港,建设邮轮停靠码头、客运码头等。
    三是海洋农业。借助海洋科技,拓展农业的发展空间,建设集科研、种植、养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
    《南方》:珠海怎样才能做好珠西“龙头”,将发展成果辐射到整个珠西?
    袁持平:首先,珠海要把港口做强,尤其是要注重内陆运输,打通铁路与港口的网络。
    其次,开采海洋资源,发展石油基地、煤炭基地等大宗散货运输和集装箱运输,做好中转站和仓储站。

    最后,发展海洋农业,以及重视海洋渔业的深度发展。


 

作者:付强  编辑:wxj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互联网+:佛山打造中国会展新 探秘武汉地铁商铺 为何频唱“
    热门资讯
    重庆:盘溪蔬菜批发市场本月 超市纷纷离场 大型商业综合体
    热门标签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16095034号   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版权所有 ©2004-2016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