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国购广场开业,合肥这片热土开始成为城市商业综合体萌芽的温床;2010年,包河万达面世,这座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兴建开始从量变转为质变。10年时间,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合肥的商业综合体在蓬勃发展的路上越走越远。想要从惨烈的竞争中寻获良性发展,商业综合体的转型势不可挡。
差异化定位笼络消费人群
合肥商业综合体近几年发展迅速。
“目前政务区环天鹅湖商圈已经拥有三大商业综合体,加上即将开业的18万方万象城(专题阅读),这一区域的商业发展非常快。” 合肥星光天地商业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万兵分析说,这与2005年在元一时代广场商圈一公里内出现三家大型超市一样,对商家后期竞争力将是一个巨大考验。
据世联行发布的《2013年中国50城市综合体战略地图》,合肥去年综合体体量达1360万平方米,位居二线城市第二位。
如今,很多城市的商业综合体同质化现象严重。为了避免同质化的出现,合肥新开的商业综合体从最初定位上就开始走差异化路线。今年5月,合肥大摩广场开业,主推文化艺术的商业定位让看惯了高大全商业综合体的合肥人眼前一亮;今年8月,星光天地开业,主打休闲餐饮娱乐的定位和24小时营业又让业内人士吃了一惊。差异化的定位让它们迅速成为有别于其他综合体的标示。
体验式消费增强客户黏性
除了区域性的扎堆外,同质化的商业业态也加大了各个商业综合体之间的竞争压力。国外成熟的商业综合体主要分为三大业态,购物占到40%,餐饮娱乐占30%,剩下的30%为生活配套。而合肥之前许多商业综合体的业态分布大致也是这样的,甚至在一些传统商业卖场里购物、餐饮、娱乐的比例达到了5:3:2。
但在今年新开的几家商业综合体中,这三大业态的比重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华润五彩城的餐饮业态达到了40%,银泰城的餐饮和儿童业态加一起也占到了70%,星光天地的休闲娱乐占到了60%以上。曾经作为商业综合体支柱业态的购物板块在急速减少。
在实体购物日渐缩水的大环境下,新的商业综合体开始摒弃购物业态,而一些老的商业综合体也在积极行动,纷纷压缩购物业态,扩展其他的体验式消费区域。
“体验式消费都是刚需,人们无法通过电商来实现消费,这就是商业综合体无法替代的优势。”有业内人士表示,在儿童业态和餐饮休闲业态逐渐发挥揽客能力的今天,嗅觉灵敏的商家都在增加体验式消费来增强客户的黏性。
O2O与社区商业开启便利模式
传统零售商业受电商冲击非常严重,甚至成为了许多消费者的线下“试衣间”。与其等着被电商一步步蚕食,不如建立自己的O2O模式革新传统零售业。合肥的许多传统商业综合体其实在几年前就开始着手建立网上商城。
一些房产企业开始将目光投在了社区商业上。这种社区商业囊括了所有的业态,主要以生活配套和美食为主。
无论是O2O还是社区商业,都是从差异化和便民角度出发而形成的新思路。飙马(中国)商业地产顾问机构的总裁何其琛认为,“商业地产要想健康走下去需要合理布局,调整商业地产结构,按照发展的中心区、交汇区和一些社区,开发不同层级的商业地产项目。不能以单一的盲目重复和复制别人的经营模式和开发模式。”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2016徽商大会:彰显安徽产业崛起之路 [2016-11-10 14:39:53]
- 安徽蚌埠:锐意进取 重塑皖北商贸中心 [2016-11-9 16:54:05]
- 淡季商家不淡定 合肥购物中心挖掘“暑期经济 [2015-8-13 11:20:59]
- 餐饮业成合肥购物中心人气法宝 体验式购物大 [2015-8-4 14:33:32]
- 安庆电商发展“全面开花” [2015-6-19 8:39:08]
- 安徽蚌埠加快商贸流通业转型发展 [2015-3-10 15:40:59]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