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改变经营思路,我们就只有死路一条。”重庆金店内部人士如此描述这家近60年历史的老字号所处困境。经营观念保守落后,屡次搬迁客户流失,在不断加入的外地连锁品牌和本地个体金店的夹击之下,重庆金店从当年的三分市场到如今的藉藉无闻。
面对年增速超过40%,总量近40亿元的市场蛋糕,重庆金店该如何实现自我救赎……
不少重庆人依稀记得,多年前,要是有一套重庆金店的首饰“压箱底儿”,会是件很有面子的事情。但伴随岁月流逝,昔日风光无限的重庆金店,知名度和影响力却在慢慢“蒸发”,近年来销量一路下滑,最“落魄”时,一年的进账只有几百万元。
不进则退,面对众多外来竞争者的加入,行业竞争加剧,是坐等命运终结?还是主动迎接挑战?有着60年历史的重庆金店,徘徊在命运的“十字路口”。
昨日来自重庆金店有限责任公司的消息称,为重获新生,重庆金店总店已启动了自诞生以来最大规模的重新装修,预计8月上旬,“变脸”后的总店就可开门迎客。
现状
从三分市场到归于沉寂
重庆金店成立于1952年,在重庆本土品牌中,是当之无愧的老字号。家住南坪的李大妈回忆,上世纪,在民族路上,重庆金店、山城羊肉馆和留真影楼都沿街布局,沉淀着许多老重庆人的记忆。
“最辉煌时候,我们一年的销售收入达到了上亿元。”重庆金店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顾问胡濒告诉商报记者。在2001年以前,在重庆的金银珠宝市场上,重庆金店、重百、新世纪三足鼎立,其中重庆金店占到了1/3的市场份额。
伴随城市改造提速,2001年前后,重庆金店总店搬迁至五一路的临时门面,由于地段较偏等原因,生意开始一路下滑。对于当时生意的缩水情况,重庆金店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乾银给出的说法是,最困难时,每个月的进账只有10万~20万元。
2005年1月,重庆金店总店迁回原址。靠着之前的名气,“回家”当年的生意回流了20%~30%。然而好景不长,就在重庆金店忙着搬家的前后,众多国内品牌金银首饰杀入重庆市场。在不少外地品牌连锁金店和本地个体金店的夹击下,在生意小幅回暖后,重庆金店的销量再度下滑,逐渐沉寂。
“我们已经意识到,重庆金店这一‘金字招牌’,正在市民的视线中逐渐消失。”胡濒说。最近5年来,重庆金店总店的年收入仅为数千万元,生意并不稳定。尽管之后该公司发展了2家分店、5~6家连锁店,但整体来讲起色并不大,与辉煌时相比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在谈及公司目前在重庆的市场占比时,胡濒表示:“这不好说,反正不大。”
原因
因循守旧错失良机
对于为何生意逐年走下坡路,刘乾银和胡濒都进行了分析。
据了解,重庆金店原本是一家国有企业,之后进行股份制改造,成为了一家股份制企业。“我认为,在自身经营上,我们此前的确存在问题。”刘乾银表示。以硬件为例,位于民族路的总店装修和设施老化,经营模式上也沿袭了过去的做法,观念较为保守。此外,在软件条件上,公司也未注重员工培训,员工素质亟待提高。
刘乾银还表示,此前的两度搬迁,导致重庆金店错失发展良机,也是造成客源流失的重要原因。
他表示,自2001搬迁至五一路后,公司生意下滑,有的老员工信心受挫,公司在广告、宣传包装等方面的投入也随之大幅缩水。商报记者昨日检索百度,几乎找不到近年来有关重庆金店的动态消息,生意“冷清”程度可见一斑。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则是近年来本土金银珠宝饰品市场竞争大幅加剧。
来自市金银珠宝饰品行业协会的消息称,近年来,瞄准重庆的消费前景,诸多金银珠宝品牌来渝开店。例如周生生、周大福、瑰宝、老凤祥等,纷纷抢占黄金口岸,不少企业的单店面积超过了1000平方米,动辄花巨资装修,吸引了不少年轻消费者。目前,仅是在主城,大大小小经营金银珠宝首饰的店面就超过了500家。
网点快速扩张的背后,是消费能力的支撑。据市统计局调查,去年我市金银珠宝类实现零售额36.72亿元,与上年比增长46.2%。业内人士认为,正因如此,吸引了各大品牌企业入渝抢市场,挤占了本土企业的生存空间。
“由于缺乏创新、服务没有跟上,近年来,购买我们产品的消费群体,多是中老年人。”胡濒透露。
突围
提档升级突出特色经营
“再不改变经营思路,我们就只有死路一条。”胡濒说,为杀出重围,重庆金店有限责任公司拟定了一系列举措。
今年4月中旬,重庆金店斥资上千万元,开始对民族路上的总店进行重新装修,提档升级。预计8月,总店将以全新的面貌开业,此外,旗下的分店和连锁店也将在一两年内完成改造“手术”。
为应对竞争,重庆金店的思路是突出特色经营,改变以往单一的经营模式,走时尚、个性路线,除了能满足中老年的消费需求,也能满足大量80后、90后的消费需求。即将装修完成的重庆金店总店,经营面积达700多平米,在旧店的基础上增加了100多平米。新店进行了功能分区,普柜区有21个普柜,并新设4个“店中店”,分别为:婚庆区、精品区、投资区和儿童区。其中,精品区可存放镇店之宝、5克拉的钻戒等高档商品,婚庆区还设有可供新婚夫妇租赁的皇冠等。“另外,我们还有一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可为市民订制高档设计高档首饰。”胡濒说。
据介绍,在总店开业初期,该公司还计划推出价格方面的优惠政策,以吸引更多的客源,应对激烈竞争。至于价格的具体优惠程度,该公司高层称尚不便披露。
对于重庆金店是否会引入战略投资者,胡濒明确表示,公司暂无考虑。但未来重庆金店肯定会根据发展需要,适时启动扩张。
纵深
老字号缘何经营窘迫
来自市商委的消息称,经统计,我市共有113个老字号,但目前,仅90多家尚在经营,主要集中在餐饮、食品加工、工商业等行业,但多数经营并不理想。效益好的不到20%,勉强维持经营的占了一大半(详见本报昨日B叠09版报道)。
对于为何部分老字号经营窘迫?市商委主任助理孙华培昨日告诉商报记者,首先,“老字号”普遍存在计划经济遗留的体制问题,思维保守,难以灵活经营。其次,在城市变迁过程中,老字号失去原有的黄金口岸,客源逐步流失。另外,企业没有及时进行创新,发展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还有的企业人才流失严重,后继乏人,是多数“老字号”面临的困境。
为推动“老字号”发展,此前,我市出台了《关于保护和促进老字号发展的指导意见》(后简称《意见》)。根据《意见》,我市将加强老字号网点保护、拟打造老字号一条街、同时加强老字号知识产权保护,支持其体制、技术、经营方面的创新。“另外,在今年内,我市还将组建老字号协会。”孙华培说,协会将出面推动企业发展。
建议
应注重创新和市场推广
“很多老字号在发展时,缺乏完整规划,有的是走一步看一步。”市品牌协会副秘书长吴传奎、重庆大学教授曾国平均建议,在做好品牌与商标保护的同时,老字号应做好策划,注重创新。
吴传奎认为,老字号在商业选址、店面装修风格、食品口味等方面,要大胆创新与改革。比如,作为“北京烤鸭”这一名小吃重要调料的甜面酱就从“很甜”变为“微甜”。
曾国平则认为,老字号的没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创新程度不够。老字号在服务上,尤其是服务人员的素质与服务方式上都应保持持续创新,实现“思维的再创新”。
吴传奎认为,老字号企业在进行市场推广时,应充分考虑消费群体的特殊性,同时应与自身品牌定位相吻合。对于政府如何扶持老字号发展,吴传奎的建议是,就资金而言,政府可在税收上可给予优惠,而对部分不接受投资商投资的国有老字号,还可给予门面租金等方面的补贴。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重庆电商规划剑指1.8万亿 农村市场面临物流 [2016-11-11 17:11:51]
- 重庆:打造“一带一路”西南枢纽 [2016-11-1 17:07:54]
- 重庆购物中心布局儿童业态 各大商圈宝贝经济 [2015-8-18 17:03:54]
- 重庆商业地产全面爆发:未来3年新增近3000万 [2015-5-22 15:55:54]
- 重庆“北滨商务带”的崛起 [2015-5-8 17:14:46]
- 重庆今年将增百万方零售商业 购物中心居新增 [2015-3-18 8:54:46]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