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继续为别人贴牌生产,还是打造自己的品牌?这个问题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困扰着深圳慧明眼镜制造厂总经理李照教:为别人贴牌生产,只需埋头生产不必考虑市场,但是赚钱不多而且命运掌握在别人手里;打造自主品牌,既要管好生产又要拓展市场,但是自己支配命运而且利润空间要远比贴牌生产高得多……最终,李照教选择了后者,并且推出了自主品牌“李白”、“SWOOTH”等品牌眼镜。
“深圳眼镜生产企业大多以贴牌生产为主,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之初。”李照教对深圳眼镜生产企业的过去和现状都非常了解,“上个世纪80年代初,承接香港产业转移之势,一些香港眼镜生产企业把工厂和设备搬到深圳来,并且在横岗一带逐渐形成了一个眼镜生产企业群。这些眼镜生产企业从一开始就是依托港商的订单而生存的,贴牌生产对大部分眼镜生产企业来说已经成为一种生产常态。”
“这并不是一个容易作出的抉择,”在日前举行的第二届国际眼博会上,李照教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长期依托OEM生存的企业来说,选择打造自主品牌意味着要走一条铺满荆棘的道路。”在作出抉择之前,李照教犹豫了很久。2001年意大利米兰国际眼镜展上发生的一件事,真正促使李照教下定决心要打造自己的自主品牌。在那次展会上,一家参展的中国眼镜企业由于仿冒外国知名品牌而被取消参展资格,这几乎让所有参展的中国眼镜企业在整个会展期间都抬不起头来。从意大利回来之后,李照教让厂里的设计师设计了自己的“SWOOTH”品牌眼镜,随后在世界各地推销自己的自主品牌。“目前,已经有两个国家的代理商和我们确定了代理关系。”李照教告诉记者,“虽然由于前期推广难度大,利润空间仅比贴牌生产高20%左右,但是我们非常有信心把民族品牌打造成为国际知名的眼镜品牌。”
和慧明眼镜制造厂相比,博登眼镜制造厂的自主品牌之路要坎坷许多。这家同样从贴牌生产起家的眼镜生产企业,从前年开始也推出了自主品牌“赛欧亚”,不断在国内外开拓自己的品牌市场。而作为同行中较早拥有品牌意识的商人,深圳新恒利眼镜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邓洪文在其入行的第三个年头就开始着手创建自主品牌。现在,他已拥有8个自主品牌,以中高档为主,年产量在70万副左右。邓洪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给外国人做代加工一副镜架只能赚15元,贴上自己的标牌后就能挣到30至40元,利润整整翻了一倍多。他说,下一步,自己要再引进一些眼镜设计和营销方面的人才,加强镜架创新设计能力以及加大品牌营销力度。
华强眼镜制品厂董事长张明强在自主研发上先行一步。不久前,该厂设计的可根据头型大小调节镜腿长度的可调式镜架在法国获得设计结构大奖,同时在欧盟与中国内地申请了专利。张介绍说,该厂专门设立了自主研发部门,设计专才达200人左右,主攻方向是生产节能、人性化的镜架。记者了解到,许多深圳眼镜企业均在自主创新方面开始发力,如雅俊、高雅、星辉等大型眼镜制造公司,他们都设立专门资金鼓励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创造,且在行业利润全面摊薄的情况下,均有意下大力气开拓国内市场。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珠海:“经济第一镇”的产业再突围 [2017-4-13 14:53:40]
- 珠海:商业街多数处于亏损状态 仅一成在营业 [2014-6-25 8:47:36]
- 珠海:联动港澳打造滨水旅游“黄金海岸” [2014-5-13 14:54:51]
- 珠海:产业聚集效应加速显现 电商生态圈谋求 [2013-9-17 17:08:37]
- 商业“试验田” 华发造珠海最大城市综合体 [2013-9-17 9:27:31]
- 珠海:横琴陷“特区特慢”怪圈 [2013-9-4 8:32:42]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