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井喷”形容今年下半年上海零售地产供应状况并不为过。
根据戴德梁行的统计数据,在上海,预计今年下半年开业的零售地产项目(包括购物中心、百货、商业街区等具备一定体量的规模性商业物业,不包括街铺)总面积将达到249.4万平方米。
这一数字是惊人的,从任何角度来看都是如此。
以今年上半年为例,上海零售地产开业面积为49.2万平方米,而下半年的新增供应量将是上半年的5倍。
如果拉长分析的时间跨度,从2000年至2013年6月底,上海零售地产的累计供应量为1091.2万平方米,但仅今年下半年的供应量,就将接近上海此前13年半累计供应量的23%。
“今年、明年直到2015年,(上海)商业地产的供应量是比较恐怖的。”戴德梁行华东区商铺部主管韦泽铭说,“用‘恐怖’这个词来形容是贴切的。”
租金增长放缓敲响警报
在249.4万平方米的构成中,包括了多个大体量项目。
其中,“月星环球港”项目总面积达到32万平方米,每层购物面积约4万~5万平方米,而由新鸿基地产投资开发的“环贸IAPM”面积也达到12万平方米。
然而,这些即将入市的大体量购物中心也许很快就会发现,它们进入的是一个拥挤并且充满挑战的市场:一方面,零售地产供应量激增,另一方面,始于去年的零售业的萎靡却没有完全走出低谷。
根据仲量联行的研究报告,2012年底至2013年初,整个零售市场的销售额增长开始放缓,即使在被认为消费力相比二、三线城市更为旺盛的一线城市,这一现象也同样突出。
仲量联行的报告称:“2012年底,上海及北京两地分别仅有两三家零售商场实现了销量增长,大部分商场的销售额增长率均有所下降。”“2012年零售业的放缓实际上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零售地产部总监邓汝舜表示。
但在今年,警钟仍然被一再敲响。
戴德梁行的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上海主要商圈项目的入驻率低于近两年平均季度入驻率。作为零售地产“风向标”的租金水平变化趋势,也反映出零售地产正面临潜在的供大于求的矛盾。
据戴德梁行的监测数据,虽然南京西路、南京东路、淮海路、陆家嘴(600663)、徐家汇(002561)五个上海主要商圈的平均租金自2009年年底始终维持上涨趋势,至2013年第二季度,五大商圈首层平均租金达到每天每平方米60.4元,但租金增长率已经出现下降趋势,商家承租能力接近极限程度。
增长放缓的趋势十分显著,除淮海路商圈以外,上海其余四个主要商圈今年二季度首层租金增长率均出现下降,其中南京东路今年一季度的租金增长率为3.06%,但到了二季度,租金增长率仅剩0.16%。
争取生存空间
租金增长放缓的原因,除了同业之间激烈的竞争、零售业的放缓,还有重要的一点是零售地产原有的生存空间,正日渐遭到电子商务的挤压。
“虽然电子商务并不意味着购物中心的终结,但网上零售确实限制了大众零售市场的发展,特别是低端服装品牌的实体店,消费者由于对价格非常敏感,大部分转向了网上购物。”仲量联行的报告认为。
为此,购物中心正在通过调整租户中娱乐、服务和餐饮业等无法在线消费的商户比例,以增加客流量,躲避与电子商务的正面竞争,争取新的生存空间。
“过去两年,在上海的一些分散区域,非传统零售元素(餐饮、娱乐与服务业)在购物中心所占的空间比例从30%上升到了33%;在新运营的商场中,这一比例更是上升至45%。”仲量联行的研究显示。
以今年上半年开业的K11购物艺术中心为例,项目餐饮比例达到36%,服务业比例为12%,两者之和接近项目近半面积。
仲量联行中国研究部上海区董事麦哲文表示:“娱乐、服务和餐饮业等非传统零售元素,正成为租户组合中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部分购物中心的业主已制定战略优先计划,将60%~70%的零售空间专门用于餐饮和娱乐,如影院、游戏厅和卡拉OK厅等。此外,他们积极引进许多专门提供服务的租户,如早教中心、英语培训机构或美容健身中心等无法在线消费的商户。”
麦哲文预计,今年下半年起,零售业销售额增速将会有所回升,“政府非常希望通过推动内需发展国家经济,这应该会对零售业产生正面的影响。”
对那些即将挤入零售地产领域的发展商而言,这也许是为数不多的好消息。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上海实体百货开启年终大促 招揽顾客“有招” [2016-11-28 17:29:01]
- 上海“老字号”还能守住金街吗? [2016-11-22 9:26:55]
- 一座主题乐园 能给上海带来多大消费力? [2016-11-7 14:04:31]
- 上海商场呈现多体验趋势 消费模式全新升级 [2016-11-1 16:54:00]
- 浦东探索购物中心集中退税创新模式 扩大政策 [2015-8-19 11:49:46]
- 上海购物中心多如牛毛 集体遭遇开业延期、招 [2015-8-7 15:07:55]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