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点任务
按照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充分挖掘和用好天津的优势资源,重点发展现代金融、物流、科技服务、商务中介等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发展商贸、旅游、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创意产业、会展经济等新兴服务业,扎实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快速做大服务业总量,加快提升服务业的能级和水平。
(一)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紧紧围绕先进制造业,坚持培育本土企业和引进外来企业相结合,细化专业分工,提高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大力发展为先进制造业各个环节服务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制造业企业内置服务市场化、社会化,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联动发展。
1.现代金融业。
加快推进金融改革与创新,深入实施“两心、两区、一基地”的金融业空间布局,努力建设与北方经济中心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体系和全国金融改革创新基地。全力打造中心城区金融中心,基本形成机构多样、功能完善的综合性金融服务中心;加快建设于家堡金融中心,吸引一批金融机构入驻,集聚效应初步发挥;继续完善和提升东疆保税港金融服务区和空港金融服务区;加快提高开发区金融后台营运基地的规模和水平。到2015年,金融业增加值达到1500亿元,占服务业比重达到18%。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达到3.63万亿,存款余额达到3.4万亿,贷款余额2.6万亿。保费收入突破450亿元。
完善金融服务体系。设立和引进更多的金融总部机构。积极发挥泰达国际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融资、管理、协同和发展职能,开展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组建天津产权交易集团有限公司,推动在津设立全国性养老保险机构总部以及提供全新综合型保险产品和服务的保险机构。打造国际化直接融资服务平台,办好中国企业国际融资洽谈会。发展股权投资基金、船舶、飞机资产租赁基金,开展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渤海产业投资基金和船舶产业投资基金试点。发展商品和金融对冲基金。争取外资股权投资基金试点。推动各类基金聚集发展。支持排放权交易所、渤海商品交易所、股权交易所等发展,发起设立航运交易所等交易市场。加快建设京津金融服务外包园区,积极发展金融服务外包。支持企业上市融资。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支持中小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推广中小企业集合性债权融资业务,积极发展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和典当行,鼓励成立企业信用联保组织和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建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风险补偿机制。鼓励第三方金融支付平台建设。
创新金融产品。做好意愿结汇改革试点。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开展境外人民币贷款业务试点、小币种交易试点。加快保险改革试验区发展,积极开发保障性保险产品市场。推进科技、低碳、农业、消费、产业、航运等六大金融业务。推动离岸金融业务。支持各类新型金融机构开展创新性金融业务。
防范金融风险。坚持持续发展与风险防范并重原则,明确监管机构职能,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各类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机构、特定目的公司、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单位以及资本和金融要素交易所科学治理、依法运营。搞好金融国有资产管理。强化金融机构内控机制建设,提高自身风险防范能力。
2.现代物流业。
着力打造钢铁、煤炭、汽车、生物医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农产品、建材、石化十大专业物流体系,积极推进冷链、危险品、邮政、逆向、应急五大物流重点领域加快发展。以天津港为原点,沿海岸线打造沿海物流发展带,沿京津走廊打造京津物流发展带;沿宝坻区、蓟县形成北部物流聚集区;沿津南、西青形成南部物流聚集区;沿静海、西青形成西部物流聚集区。在中心城区、滨海核心区双城区周边构建市域物流配送环,基本形成“两带、三区、双环”的空间发展格局。到2015年,将天津建设成为中国北方国际物流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港口吞吐量达到5.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800万标箱,航空货邮吞吐量达到50万吨。100亿元批发市场达到10个,年成交额突破5000亿元。
构建“三位一体”国际型港航物流体系。依托滨海新区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和产业优势,以港航物流服务系统为核心,以大宗商品交易为主要平台,以金融及信息服务为保障,构建 “交易+物流+金融及信息服务”“三位一体”的国际型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形成北方国际物流中心的核心区。加快建设工程机械、汽车、金属、煤炭、成品油、农产品、钢材、船舶等大型交易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加快推动期货交割库建设,争取设立全国性期货交易市场;优化整合港口资源,进一步提升航运功能、港口与码头服务功能、集疏运功能、物流枢纽功能;联动发展综合保税区、海港物流区、空港物流区、出口加工区以及内陆无水港等,加快形成服务、辐射、覆盖内陆腹地的保税物流网络;加大对航运金融、航运保险、航运交易、航运咨询、海事仲裁等高端航运服务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在于家堡金融区和东疆保税港区设立物流金融服务中心,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开展涉及国际、国内物流的金融服务,创新物流金融服务产品;培育并扶植若干第四方物流企业,搭建以第四方物流为主体的港航信息服务平台。完善海、陆、空多式联运高效衔接的一体化物流通道体系。加快天津港、东疆保税港、南港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港口吞吐能力和港口货物集疏通道功能,确立天津港口的北方主枢纽港地位。建成天津机场T2航站楼及相关配套附属设施,加强与首都机场的合作,扩展强化航空运输网络,提升国际与国内、干线与支线之间的对接程度,大力拓展航空物流市场,努力构建我国北方航空货运中心。加快推进环渤海京津冀区域高速铁路网建设,加快大陆桥通道建设。积极推动建设专用货运通道,形成客、货分流的专用运输网络体系。加快环渤海地区口岸一体化进程,实现与内地重点城市口岸的直通。
构建多级互通的物流信息化体系。拓展信息技术在企业应用的深度和广度,鼓励和支持企业广泛应用各种物流自动化技术和现代物流管理软件,实现物流作业的自动化和信息化,物流管理的专业化和高效化。大力推动“物联网”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逐步构建跨区域的物联网体系。加快物流园区信息化体系建设,向园区入驻企业提供物流信息发布、物流信息查询、服务信息查询、电子商务、安全认证、软件租赁等信息化服务。加快行业物流专业化信息平台建设,建设一批基于统一框架与标准的货物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加快网络化、智能化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客户、承运商、政府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平台的互通互联。
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大型综合物流企业集团。鼓励物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联合、合资、合作等形式进行资产重组,推动物流资源和物流业务整合,培育管理先进、服务水平高、国际竞争力强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积极发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2015年天津市A级物流企业由目前18家增加到25家,其中5A级物流企业由目前的2家增加到10家。
3.科技服务业。
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为发展契机,加快自主创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稳步提升软件外包等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知识密集、高附加值的高端科技服务业,建设国家高技术服务业基地,大力培育科技服务“小巨人”, 建设研发机构和企业的对接平台,着力打造津西、滨海新区和北辰-武清三大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建成国际化的科技服务与创新基地。全市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超过18%。到2015年,科技服务业企业超过80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超过1500家;从业人员达到20万人。
软件和服务外包业。重点发展信息安全、数字安防、物联网、三网融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C设计等软件服务,抢占信息技术、知识流程、高端业务流程外包等离岸外包市场。加快国家信息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产业化基地建设,建成我国最大的信息安全企业聚集区。
科技中介服务业。建设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手段现代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以科技服务为主要投资方向的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建设和完善包括重点实验室、技术转移中心、工程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孵化器、科技创新基地、基础条件平台等机构,创新服务模式,提升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易规模。加大资产重组和资源整合力度,拓展国内科技信息和咨询市场,建立若干个国内一流的科技咨询机构。
积极开拓新兴科技服务领域。大力发展实验检测服务。自主研发和引进一批实验检测关键技术,重点支持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能源环保、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轻工纺织、工程建设等领域的检测实验室建设。到2015年,国家级质检中心数量达到40家。拓展物联网科技服务。依托北方国际物流平台自主创新产业化重大项目,带动发展一批以射频识别、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激光扫描等信息和网络技术为主要服务手段的科技服务企业,拓展物联网科技服务应用。培育节能环保科技服务。依托中新生态城、泰达低碳经济促进中心、低碳型科技服务园区等载体,提升节能环保科技水平,促进节能环保科技服务发展壮大。积极发展航空航天科技服务。加快国家民航科技产业化基地建设,充分发挥民航大学作用,开拓航空航天科技研发、飞机维修、客服中心等新兴服务,使天津成为我国重要的航空航天科技服务基地。
4.中介服务业。
建立和培育一批知名度高、公信力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中介服务品牌机构,基本形成功能完善、运作规范、辐射力强的中介服务市场体系。到2015年,全市中介服务业门类拓展到60个以上,从业人员增加到50万人以上,会计税务、法律仲裁、咨询评估、广告等重点行业的增加值或营业收入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速,中介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水平进入全国前列。
完善行业体系。以会计税务、法律仲裁、咨询评估、知识产权、人力资源、信用服务、广告等行业为重点,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服务机构集群,发展高端服务业务,打造现代中介服务体系。积极培育和发展行业协会,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的职能作用,加强行业自律。支持行业协会加强自身建设,完善内部管理和运作机制,增强其自主办会能力,提高其在行业内外的公信力。
打造企业品牌。加大政府和事业单位的业务外包力度。积极引进国内外著名的中介机构来津执业,培育一批国内领先、知名度高和公信力强的品牌企业。通过引进专家、委托培训等多种形式,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专业化水平。
促进集聚发展。以商务楼宇为主要载体,制定优惠政策,提供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引导同类中介服务企业集聚,发挥集聚效应,创造商业机会,降低商务成本。
(二)提升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引入现代技术、管理理念和经营模式,丰富服务供给,提高服务质量,培育优势品牌,规范市场秩序,提升生活性服务业的层次和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1.商贸流通业。
积极推行现代流通方式,深入推进内外贸融合,进一步繁荣繁华城市,加快形成“双心、两区、多组团”的商贸流通业布局结构,努力重塑“北方商埠”。到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00亿元,年均增长18%;商品销售总额3.5万亿元,年均增长20%;商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以上。
专栏2 双心、两区、多组团
“双心”:中心城区商业中心区、滨海新区商业中心区。
“两区”:空港国际贸易区、海港国际贸易区。
“多组团”:蓟县、宝坻、京津、武清、宁河、汉沽、西青、津南、静海、团泊、大港等11个新城商贸组团。
打造各具特色的商贸集聚区。加快海河两岸商贸设施建设。推动意式风情区、津湾广场、津门、津塔、嘉里中心、南站、天津湾、塘沽外滩和解放路商业街建设,吸纳特色商贸项目集聚海河两岸,形成独具天津历史人文魅力的海河精品文化旅游商贸集聚区。按照功能完善、设施先进、业态结构合理的标准,加大重量级商业商务设施的集聚力度,整合提升和平路-滨江道、天津站、天津西站、东马路-大胡同、水上公园周边、小白楼、友谊路、解放南路、文化中心等一批现代都市商业集聚区和南京路商务商贸带、鞍山西道-白堤路科贸街、鼓楼、古文化街、食品街等特色商业街。提升23个区域商业集聚区,促进区域商业协调发展。发展商业、旅游、文化有机结合的风情街区,增加餐饮、娱乐、休闲等配套功能,提升服务能级。
推动城市进一步繁荣繁华。按照现代流通方式推进传统批发交易市场的改造提升,促进各类批发企业加快经营转型和服务功能延伸,推广总经销、总代理等经营方式。鼓励企业构建全国性批发代理经销网络,积极发展内外贸结合、跨国经营的贸易企业。积极引进国内外著名商业企业和国际顶级品牌、国内著名品牌,建设旗舰店、体验中心等高档、时尚的中心城市商业、餐饮设施,繁荣繁华城市。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网上购物等新型商业业态,结合门店销售、快递物流等一体化趋势,推动新兴商贸服务业的集成发展。
进一步完善便民生活服务。加快培育大型连锁龙头企业。以大型综合超市为主力业态,积极发展便利店、折扣店等新型业态。建立完善无公害绿色食品流通网络,为居民提供安全放心食品。加快发展便利商业,高标准建设一批小型超市、早点快餐、物资回收等便民商业设施。拓展提升农村流通网络,提高农村便民商业设施的配送比例,商业连锁率达到80%。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天津:电商发展带动产业转型 [2016-11-28 11:39:00]
- 天津老字号桂发祥上市 [2016-11-1 16:56:30]
- 三大主力店签约天津鲁能城购物中心 [2016-11-1 16:57:36]
- 天津商业地产竞争现白热化 [2015-5-8 16:29:17]
- 天津华润万家等74家连锁超市长假最高日销售 [2015-5-8 11:01:49]
- 天津八大商圈部分购物中心销售破亿 同比增长 [2015-5-8 10:54:15]
- 图片资讯
- 更多